把书放在触手可及之处

2024年08月04日惠州日报书苑
字号:T|T

很多人常把“没有时间”当作不读书的理由。其实,想读书的人,再忙也有办法安排读书时间;不想读书的人,时间再多也不会用来读书。所以,是否读书,与时间基本无关。

读书首先需要自觉意识。真正的读书人都不是“逼”出来的。看看“囊萤映雪”“悬梁刺股”“负薪挂角”“凿壁偷光”等古代流传下来的那些关于读书的成语就知道,只要认识到了读书的价值,只要有想读的意识,一切都不是借口,一切都不是问题。

有了读书的自觉,还得为自己设定一个读书的目标。也就是说,可以大致要求自己每年要读多少本书,取得怎样的效果。如果只是想读书,但总觉得今天太忙,明天再说,那么,日复一日,到了年底,便会发现一年又要过去了,可想读的书,几乎没怎么翻开过。有目标的状态和无目标的状态相比较,就会知道自己原来还是可以多读一点书的。

最关键的是,实现目标还应有过硬的措施。所谓的措施,也就是如何解决“没有时间”的问题。在这方面,汉朝学者董遇有个“三余论”: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北宋文学大家欧阳修更有一个“三上读书法”:马上、枕上、厕上。现代人生活内容丰富,远非古人可比。工作量大了,好玩的事多了,活动的范围也广了,出门的话可以一年四季畅游环球,不出门的话一个手机便足够消磨一辈子的光阴。这样看起来,读书的难度似乎增大了。但我觉得,要解决读书的时间问题,这事并不复杂。其中一招很管用,便是把书放在触手可及之处。

比如在办公室,可以把需要读的业务工作类书籍放在办公桌上。一个人工作再忙,每天总会有片刻空档期。在这个时候,闲下几分钟了,随手拿起桌上的书,好好地看几页,既是一种休息,又是另一种工作。它让你从繁忙的工作中暂时解脱出来,让思维进入了另一个天地。也许,这几页书,突然和你工作上的某个堵点相遇了,刹那间碰撞出了灵感的火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即使没有发生这种情况,日积月累,也将逐渐有所收获。

在家里也同样是这个道理。在书房或卧室,随时准备要读的一本书,只要有了空闲,便翻一翻,看完一本再换一本。不管你要做家务还是娱乐健身,饭后、睡前总会有这样的空余时间。如此一年下来,怎么也可以读完几本书。当然,在家里,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尽情阅读“闲书”,多方汲取文化养分。一个人读书太单一,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的问题,广泛涉猎,大有裨益。

即使在旅途中,也同样可以在手提包里放上一本不怎么占空间的小书。不要时刻惦记手机、依赖手机,适时把视线从手机屏幕转移到书上,或将发现别样的精彩。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往往也是读书的最佳时间,此时,身边这本小书也许可以成为你最好的伙伴。

把书放在显眼处,随手可取,让它时时提醒你不要错过了日常中的阅读时光,“没有时间”的问题便不再是问题。当然,这个做法贵在坚持,要有看到这本书长久没动就心里不踏实的想法。这样,就会倒逼自己挤出时间去看完它。读完之后,要记得及时换一本新书放在这个位置。这样形成了习惯,选中的书便慢慢被消化了。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书放在那里只是摆设,那再好的计划最终也将落空。

(李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