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全国先进工作者朱厚为党员干部讲奋斗故事,在镇委党校举办培训班为党员干部充电,安排党员业务骨干为新入职党员干部一对一帮带……今年以来,一场场培训活动为石湾镇党员干部的成长铺就一个个坚实阶梯。近年来,石湾镇瞄准师资、阵地、形式等关键要素,做好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从不同群体中培育优质师资
“咱们就是要听党话,到一线去,好好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努力,练就一身真本领!”新中国成立后,石湾镇铁场村第一位获得县级以上党委政府荣誉表彰的共产党员朱厚,通过讲述自身的奋斗历程,激励石湾镇的党员立足本职、创先争优。
据了解,朱厚钻研改造当时国有工厂的机器,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于195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并受邀参加全国群英会轻工业系统先进经验交流会。在与石湾镇党员干部的授课与交流中,朱厚分享经验的同时,鼓励年轻党员干部为党的事业、人民的幸福作出更大贡献。
为了做好党员干部的培训工作,石湾镇建强师资队伍,结合百人讲师团,邀请高水平讲师进入该镇师资库,着力从不同群体中培育优质师资,多渠道选聘企业专家、优秀领导干部作为客座讲师,实现各类师资优势互补。目前,该镇遍访各行政村寻得“三个第一”人员共35人,邀请其担任兼职讲师。
构建“党校+基地+教学点”培训阵地
建好阵地是做好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石湾镇利用“党校+基地+教学点”培训阵地,为党员干部提供多元化的培训内容。
学理论,悟思想,练本领。在石湾镇委党校以及各村(社区)分校,培训活动侧重理论学习以及党的新政策、新思想的宣讲,为党员干部筑牢思想之基,练就过硬本领;而现场教学点更多以场景浸润和实践育人,让党员干部在耳濡目染和实践中,长见识、增本领。
在党员干部培训中,石湾镇充分发挥1个镇委党校主阵地作用,利用14个村(社区)党校分校,重点打造3个教育培训基地(镇党群服务中心、石湾镇科技产业园党群服务中心以及红色文化展厅)和一批现场教学点(茹屋炮楼、惠民医院等),构建“党校+基地+教学点”的培训阵地体系。去年以来,依托“1+3+14+N”党校培训阵地体系,共开展了118期党员进党校三年专题培训,培训人次4780人,截至目前完成两学一考率达76%;组织了48场特色党员培训,参与人次达1700余人;举办了470多场党群活动,服务达15000人次。
一对一帮带新入职党员干部
新入职的党员干部是干事创业的新生力量,具有可塑性强、有冲劲等特点。如何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干事创业热情,迸发出更强的力量?石湾镇实施“新时代年轻党员干部成长工程”,采取“1+1”传帮带方式,组织新入职的党员干部参加1次系统化培训班学习后,安排1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基层经验丰富的党员业务骨干作为一对一帮带导师,注重政治帮带、能力帮带、作风帮带。自开展“新时代年轻党员干部成长工程”以来,该镇共培训年轻党员干部42人。
同时,该镇还创新培训模式,联合兄弟镇(街),通过提级、交叉培训等形式,到县、市委党校以及各镇街党校教育站点、特色产业公司参观学习,在接受党纪教育洗礼的基础上,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时代精神,进一步升华思想认识。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通讯员石湾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