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下班经过期湖塘路,总能看到一片火红的夕阳里,一棵高大的古榕树下,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手持剪刀,为顾客细心地剪发。他那热情的态度,专注的神情,和三五个坐在身边聊天的路人,一条默默守护在摊前的土狗,以及头顶婆娑的树影,夏日里绚丽多姿的晚霞,共同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心动不已,流连忘返。
我听说,起初的他是孤独的,只一人一树一剪一椅和一只大水壶陪伴左右。渐渐地,他那娴熟的手艺传开了,来往顾客日益增多。每天,日头刚刚爬过楼顶,他的理发营生就开始了。虽然这里位置偏僻,条件简陋,常遭受风吹雨淋之苦,可他凭借出色的手艺和低廉的收费,收获了一帮粉丝。与那些富丽堂皇的美容店动辄五六十甚至上百元收费的理发师对比,他只收10元钱,但理发手艺和服务态度能差到哪儿?如同人们吃饭,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论大酒店还是路边摊,味道好才是硬道理啊。于是,在他小小的理发摊前,顾客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有的还成了他多年来不离不弃的“铁粉”。
后来,他见有的顾客排队等候没地方坐,有的顾客希望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理发后的模样,还有的顾客希望理发时免遭风雨之苦。于是,他从家里找来几只小凳,又搬来别人淘汰的一把旧梳妆台,还从旁边的废品收购店淘得一把可折叠的方形遮阳棚,从而大大改善了理发摊的条件,满足了顾客的不同需求。尽管周边理发店的收费一涨再涨,可他十年如一日,十块钱雷打不动。他想,总有些人日子过得紧巴,能帮别人省一点是一点。这样一来,他的顾客更多了,他的热情也更高涨了。近两年来,由于附近修桥修路的原因,这一带机器轰鸣,尘土飞扬,通行不畅,可在古榕树下,在这小小的理发摊前却始终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
今年初夏时节,理发摊前多了一位女主人,脚下还多了一条米黄色的土狗。每当他为顾客剪发时,身后的她左手拿一条白毛巾,右手持一把大蒲扇,时而擦去他额头的汗珠,时而轻摇蒲扇,为他和身边的顾客送上一丝清凉。而横卧脚边的土狗也不闲着,时常露出亲昵好客的笑脸,间或摇动蒲扇般的大尾巴,以它特有的方式招揽每一位客人,默默守候着理发摊。
一日,我有事加班,路过期湖塘路时太阳即将下山,理发摊也送走了最后一名客人。在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里,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沓新旧不一的钞票,认真数过一遍又一遍后,乐呵呵地将钞票交到她手上。她笑眯眯地接过钞票,与他相视一笑后将钞票小心放入自己的口袋中。接着,她熟练地解下男人的围裙,悉心地为男人擦去头上和脖子上的汗水,让男人坐下来喝水歇息,而她则开始打扫卫生,收拾桌椅。待把这个小小的摊点收拾得干干净净,把所有家当都封存妥当后,两人才相依相偎,缓缓离去,连同身后那条土狗,一起消失在黄昏里。
幸福是什么?幸福不过是男人手里的一把剪刀,女人手里的一把蒲扇,或是某个相依相伴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