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讯 (记者李芳娟)创新服务模式、整合多方资源,提升就业服务水平与成效。今年前7个月,惠阳区新建淡水、秋长、三和、镇隆、新圩、秋南6个标准化就业驿站,辐射辖区9个镇(街),高效搭建求职者与用工企业的对接桥梁,助力2500余人实现就业。
这些驿站选址考究,均位于辖区人流密集、企业云集的交通枢纽地带,旨在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将就业领域的惠企稳岗政策送到企业“厂门口”。
惠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中心主任余慧勇介绍,就业驿站的服务对象广泛而全面,覆盖了应届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等各类求职者群体。驿站提供一站式综合就业服务,涵盖职业咨询、信息公示、便民服务、政策解读、求职登记、职业导航及岗位精准推荐等,全方位满足求职者的多元化需求。同时,还积极收集并发布企业用工信息,搭建起信息共享的广阔平台,实现就业政策、岗位空缺与求职意向的精准对接,显著提升就业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为进一步促进人才与岗位的深度融合,驿站定期举办小型职业推介会、招聘会及面试交流会,为供需双方搭建起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在服务模式上,惠阳区就业驿站开创性地采用“政府引领+市场驱动”的双轮驱动模式,灵活整合各方资源,确保服务的专业性和高效性。此外,驿站实施“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的服务策略,打破地域限制,让求职者无论身处何方都能轻松触及丰富的就业资源与服务。
目前,就业驿站还全面升级为“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不仅覆盖了职业规划的蓝图绘制、技能培训的能力提升,还延伸至岗位精准匹配与创业全程指导,满足了不同求职者的多元化需求。这一创新举措,精准对接了不同求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了从“找工作”到“谋发展”的全方位赋能。尤其针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惠阳区就业驿站提供了个性化服务,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了解重点群体的就业情况,并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截至7月底,惠阳区就业驿站共服务重点群体1686人次,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271人次、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41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