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把农村公路建设融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及特色产业发展

“四好农村路”成三产融合发展振兴路

2024年08月15日惠州日报惠东新闻
字号:T|T
    宝口镇佐坑村的柏油村道。

宝口镇佐坑村的柏油村道。

暑假,周边城市不少游客选择自驾到惠东县白盆珠镇横江村、白马村游玩。村里平整干净的柏油公路路面标线清晰、行车舒适,时常能遇到管护人员正在进行除草等养护工作,确保路面的美观与安全。而在惠东县宝口镇佐坑村,通过航拍可以看到,柏油路贯穿全村,与两旁稻田形成一幅和美乡村画卷。

农村道路,作为广大镇村的“毛细血管”,它关系到乡村与外部世界的联通,关乎产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惠东县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各级财政累计投入22亿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村组为网点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初步建立,形成了“内联外畅、互联互通”的路网格局。

建立“四好农村路”项目库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每一项都必不可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

8月初,全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惠州召开。据悉,我省正谋划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重点抓好做实“路网、安全、运输、治理、服务、和美乡村、产业提升、就业增收”等八大提升行动,更好服务支撑“百千万工程”建设和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管好农村路是建设“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手段,关乎道路的安全使用和基础运行。10年来,惠东县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实施的领导架构。

在实现通行政村公路硬化和新农村公路硬化建设的基础上,惠东建立“四好农村路”项目库,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地完成了641公里农村公路硬化、207公里通行政村道路拓宽改造、160公里通建制村道路单改双、88公里路网联结、127公里畅返不畅公路改造、1305公里生命安全防护、44座危桥改造、10公里美丽廊道、35公里美丽农村路等工程,进一步完善全县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提升道路等级和服务水平。

2019年,惠东县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荣誉称号。惠东县先后出台了《惠东县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惠东县推进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明确了“县道县管、乡村道乡镇管”的原则,为该县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管理养护工作建立起完善的组织体系及工作机制。

打造有特色亮点“美丽农村路”

一直以来,惠东县致力于让“美丽农村路”成为推动农文旅三产融合发展的“致富路”“振兴路”。

以稔山镇范和村、多祝镇皇思扬古围村、铁涌镇溪美村等国家级、省级古村落为示范招牌,打造“一路一风景、一村一幅画、一县一特色”,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有效融合,展示不同的村风村貌,宣传惠东独特的乡村文化。

要想富,先修路。惠东县把农村公路建设融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及特色产业发展中进行统筹规划,谋求龙头带动作用,力争把优质农村路贯通到农业种植基地、红色旅游景区、滨海旅游区。

通过提升道路通行能力,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村民发展种养、务工经商的积极性,为梁化镇的蔬菜、铁涌镇的马铃薯以及宝口镇、白盆珠镇、多祝镇等地的高山绿茶、横坑茶和岩茶等本地特色农产品提供销售便利。通过联通山区乡镇,提高高潭、安墩、宝口等老区连片开发成效,助推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畅达农村路网的有力支撑下,精心铸就“产业兴旺路”。

此外,惠东县交通运输部门在修路过程中,考虑方便生产生活的同时,注重路域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考虑当地山水林田的景观和生态功能,因地制宜深度融合,实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全面推进旧路旧桥材料循环再利用,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提倡绿色低碳施工,为营造生态宜居的农村环境当好先行者。

各级联动健全完善管护机制

当前,惠东县正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严格把控各个环节,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工程合规顺利推进、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该县今年计划完成131公里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6座危桥改造、67公里村道安防工程、35公里“美丽农村路”,建设范围涉及全县17个镇(街道、度假区、旅游区)。目前,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已完成53公里;危桥改造已完成;村道安防、“美丽农村路”正在选取参建单位;预计12月完成本年度“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季节,惠东在“四好农村路”管护、安全隐患排查等方面,建立了防风防汛道路管护工作机制,由县公路事务中心、各镇办组织管护道班巡查排查全县道路,发现道路安全隐患及时登记上报,并做好现场临时安全警示措施。全县上下加大农村公路管护力度,强化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除险加固,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洪鹊儿 赖金朗 特约通讯员叶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