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惠州这几位“特殊”考生圆了大学梦

2024年08月15日惠州日报教育
字号:T|T
    四位同学和老师、家长合影。惠州日报记者赖华海 摄

四位同学和老师、家长合影。惠州日报记者赖华海 摄

    雷子轩在舞台上展现朗诵魅力。

雷子轩在舞台上展现朗诵魅力。

近日,高考喜讯陆续传入惠州市特殊学校,小学和初中就读于该校的5位视障考生在2024年全国残疾人单考单招联合考试中脱颖而出,考上心仪的大学。

记者了解到,他们于2012年9月进入惠州市特殊学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惠州本土培养的第一批视障学生。这批学生共有12位,自愿升高中的9位同学全部考入高中,5位考入心仪大学。钟瑜娜和张幸桢被北京联合大学音乐学专业本科录取,熊莉被长春大学音乐表演专业本科录取,文凯旋被河南推拿职业学院针灸推拿专业专科录取,黄贵芬被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针灸推拿专业录取。

日前,记者采访了其中4位同学。一起来听听这4位“特殊”考生的故事——

“音乐是梦想的指南针,我可以用音乐表达自己”

钟瑜娜今年20岁,热爱唱歌和朗诵的她今年如愿被北京联合大学音乐学专业录取,得知自己被录取时她有种喜极而泣的感觉,“这是我到目前为止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

钟瑜娜2岁时,由于视网瘤扩散,需要做手术把双眼球摘掉,让她眼前的世界变得黑暗。但她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苦难打倒,温柔的外表下有一颗乐观而坚韧的心。

她在音乐方面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我觉得音乐是我梦想的指南针,它会指引我一直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爱一个东西就要将它探索到底。”因此,钟瑜娜坦然接受视力障碍带来的不便,在音乐方面比普通孩子更努力,要付出更多。当提到在惠州市特殊学校的日子,她认为音乐老师张恋是她的启蒙老师,用音乐打开自己世界的另一扇窗,耐心地教他们感知乐曲的节奏、学习美声唱法等等,时隔几年,却记忆犹新。因此,钟瑜娜选择继续在音乐方面深造,希望能够通过专业学习对音乐有更深的了解。谈到对未来的规划,钟瑜娜表示自己想去做配音、播音主持方面的工作,她对未来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

品学兼优的她取得了许多荣誉,如2024年广东省第十四届盲人诗歌散文朗诵大赛成人组冠军、2018年获评“广东新时代好少年”、2015年获得惠州市旭日奖“美德少年”等等。

“音乐让我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尽情绽放才能”

张幸桢今年如愿被北京联合大学音乐学专业录取,专业排名在全国排名靠前。在考取大学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能被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录取,她的备考之路相比他人更为艰辛,文科、理科、基本乐理和音乐技能等都需同时准备,只为给自己多条选择的路。这些困难并没有让她退缩,反而激发了她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当遇到困难时,她常常先会独立思考,寻求解决办法,“如果真的想不出来,我会去找经验丰富的同学,因为彼此都能感同身受,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我的处境。”她认为,只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求学路上,她始终保持着这种乐观的态度,与同学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共同渡过了无数个难关,曾获得惠州市第十五届美德少年“旭日奖”等荣誉。

张幸桢从小就喜欢琵琶,在胡小武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如今已经获得琵琶业余十级证书,还曾在惠州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琵琶独奏音乐会。在成长路上,她十分感激自己的音乐启蒙老师在学琵琶十年来给予她莫大的支持。她告诉记者,音乐让她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在大学期间也会继续学习琵琶。

“中央音乐学院离我的大学很近,我也想跟他们一起学习!”张幸桢十分憧憬未来的大学生活,打算走出广东,去北京瞧一瞧。她渴望在大学里结识更多优秀的音乐人,与他们一起探索音乐的魅力。“如果未来能从事与音乐有关的工作,我觉得非常美好!”

“选择音乐表演是因为爱好,我也想从事相关工作”

熊莉是她们之中年龄最小的,今年只有18岁,如愿被长春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录取。钢琴是她的热爱,音乐是她感受这个世界的独特方式。

熊莉的父母都是盲人,或许是受父母遗传的影响,她在2个多月的时候就眼患重疾,双眼视网膜脱落,导致双目完全失明。但熊莉从小便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她在黑暗中摸索着学会独立,帮助父母减轻负担。“她从小就很坚强,也很自觉,自己会偷偷学煲水、煮饭、学琴。”当熊莉父亲回忆起女儿小时候,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言语间难掩激动之情。

“小时候玩耍时路过琴行,我听见了钢琴的声音”,悠扬婉转的旋律,如同繁星点亮了她的心灵。熊莉的父母带着她跑了多家琴行,最终才找到了愿意接受她的一家,她从小苦练钢琴指法,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热爱的钢琴之中,如今已通过钢琴业余十级。未来,熊莉希望能够继续深造,在大学里继续提升钢琴演奏水平,“大学专业选择音乐表演是因为爱好,也想从事相关工作。我希望在大学除了学习音乐之外,再辅修汉语言文学专业,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熊莉寄语同样视障的学弟学妹们,“考试时,老师再也不用不知疲倦地一遍遍朗读试卷的题目了,因为有了盲文打印机!我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眼前的时光,为下一站启程做好充足的准备。”

针灸推拿带来成就感 希望传承中医文化

这个女孩的脸上总是带着乐观温暖的笑容,老师都夸赞她“适应能力强、沟通能力也强”。出生时她不幸得了黄疸,在照射蓝光的过程中伤了眼睛导致后天视障,但她无比坚强。

文凯旋从小热爱古筝。初学古筝时,她不能像健全人一样看着五线谱弹琴,需要将每个音符记在心里,学一首曲子的时间比正常人多两倍。至今为止,她通过了古筝业余七级。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文凯旋也在不断成长,“当我学会越来越多的本领后,我发现这个世界不仅仅是可以被看见,也可以被听见、被触摸、被感受。”

三年前,文凯旋考入广州市启明学校进行高中阶段的学习,第一次接触到了针灸推拿这个领域。白天的时间用来学习文化课,晚上就对中医按摩手法进行练习和纠正,“我能通过一些手法来减轻患者的疲劳,得到他们的认可,这让我很有成就感,我也希望能够传承中医文化!”在高中老师的启发和同学的鼓励下,她渐渐爱上了针灸推拿,这也是文凯旋选择报考河南推拿职业学院的重要原因。在这所学校的融合教育培养模式下,她能够接受专业的教育,更有利于自身进步,毕业即可考助理医师资格证。

在未来,文凯璇希望能继续深造,通过专升本并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打算先积累推拿按摩方面的经验,情况允许的话再开一家自己的推拿馆,希望帮助和服务到更多的人。

搭建爱的桥梁 共绘精彩篇章

在这些视障学生成长的路上,有一双双善意的双手向他们伸出,搭建起一座座爱的桥梁,铺设出一条条通往梦想的道路,让他们脚下的路更加清晰明亮。

文凯璇母亲被惠州市特殊学校的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为“马姨”,老师们都称她为“超人妈妈”,曾获得第四届惠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家长“旭日奖”。她看着女儿和同班的孩子们长大,也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和喜爱。

“他们有需要,我就去帮!”马姨无比自豪地说,“平时学校搞活动,我家离学校近,都是随叫随到的。”比如在一年一度的校园美食节中,马姨会给孩子们准备丰富多样的美食,学生们也高兴地盼着马姨给他们带来好吃的,而马姨就像所有学生的妈妈一样,无私地、不求回报地关心和牵挂着每个孩子。数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坚守,无言的爱化作孩子们成长路上最有力的坚实后盾。

除了父母,还有一个庞大的“后援团”。在惠州市特殊学校,为帮助视障学生更好地备战中考,学校搭建了全方位的支持平台。从课程设置到教学资源的配置,再到心理辅导和生活照顾,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心血,每一位备考老师就像是临危受命的战士。在学校,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孩子们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们的耐心指导。

“于老师是我在盲校里面的一个启蒙老师,是他教会我盲文怎么写;盖老师和魏老师她们两个非常体贴,在生活方面会非常耐心地为我答疑解惑……”张幸桢回忆道。作为惠州首批视障学生的班主任,于书召老师一直陪伴他们,看到他们的成长也倍感欣慰。“孩子们很争气,虽然是视障孩子,但是有毅力有想法。”

“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他们。九年来,他们的点点滴滴都在我们心里。还记得在升中考试前,孩子们在大课间里积极练习跳绳和仰卧起坐等项目,最终在升中体育考试获得全员满分的好成绩。”惠州市特殊学校老师魏亚玲是他们的英语老师,同时也是九年级毕业班班主任,更是对孩子们寄予了厚望。她希望通过他们自强不息的事迹,让更多人关注、了解、接纳并尊重特殊学生,让孩子们能够活出精彩人生。

“因为孩子们看不见,都觉得几何比较难学,立体图形也感受不到,我们给孩子们量身定制教具,比如在尺子的每个厘米处画一条线,让孩子们触摸感受。”盖昊老师在数学科目的教学上,探索出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的方法。除了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在其他学科老师的共同培育下,孩子们也逐渐变得优秀。据了解,不少学生通过中考考上广州市启明学校、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等。正是因为有老师们的温暖与关爱,孩子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脚步虽然缓慢,却格外坚定。

如今,圆梦心仪大学的姑娘们怀揣着梦想,将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奔赴心之所向的远方。

惠州日报记者叶丽莎 赖雨聪(实习)

相关新闻

惠州视障学生雷子轩在“华语行”全国总展演中荣获佳绩

7月26日至30日,第二届“华语行”语言艺术(朗诵)专业成果展演活动全国总展演在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我市13位选手登上了全国总展演的舞台,其中惠州市特殊学校视障学生雷子轩的朗诵作品获得了97.8的高分。

雷子轩虽有视力障碍,却有如此出色的朗诵才华,不知经历了多少努力才能达到。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一次又一次地揣摩,一次又一次地调整,雷子轩通过市级展演、省级展演的层层选拔,最终成功晋级此次全国总展演,与来自全国27个省区市的3200多名优秀选手同台展演。

舞台上,参赛者们盛装登场,热情洋溢,用饱含深情的声音传递着文字的魅力。雷子轩用极富感染力的清亮声音和饱满的情感,朗诵《不朽》主题作品,展示朗诵魅力,深深地打动了现场观众,充分展示出新时代青少年奋发向上、与时代共进的精气神,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内涵。

据悉,“华语行”语言艺术(朗诵)专业成果展演活动旨在以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为重要目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内涵,展示华语魅力,以美育人、培根铸魂。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蓝斐菲 通讯员雎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