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听证稿)》听证会举行

建议建立电动自行车统一管理平台

2024年08月23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市民自觉把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公园指定区域。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市民自觉把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公园指定区域。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为规范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8月21日,惠州市公安局举行《惠州市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听证稿)》(以下简称《办法》)听证会。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组织、美团骑手、退休人员等组成的10名听证代表,针对电动自行车通行、停放、充电和细化处罚尺度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惠州公安交警部门和《办法》起草小组对听证代表的意见、观点进行了详细记录,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惠州公安交警部门表示,他们将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及公众代表意见和建议,对《办法》进一步修正完善并出台实施细则,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能力。

听证代表建议建设违法事件智能分析系统

为广泛、深入听取社会各界及公众代表意见,加强与有关单位及公众代表的沟通交流,惠州公安交警部门对《办法》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等进行听证。

出席听证会的10位听证代表和2位旁听人,既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也有来自社区、电动自行车生产和销售企业、行业协会、物业管理企业的代表,还有使用电动自行车从事快递或外卖等网络配送服务的从业人员代表和普通群众代表。

听证会现场,听证代表们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围绕电动自行车登记、通行、停放、充电以及监督管理等常见问题积极建言献策。“逆行和闯红灯是电动自行车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市人大代表、惠州市公民伙伴社工服务中心总干事钟英红建议,通行规则要增加不得逆行和驾驶电动自行车应遵从交通信号灯、标识标线的指示,服从交通警察指挥条款。同时,禁止在机动车道或者消防通道内停放电动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正确使用灯光等,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建议增加晚间上路行驶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规范佩戴安全头盔和正确合理使用灯光的条款。”惠城区政协委员、惠州市振华工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振钗认为,晚间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较多,需要加强对电动自行车驾驶员的培训力度和监管。

为此,钟英红还建议,我市公安交警部门应当建立电动自行车统一管理平台,将电动自行车的备案和对特定行业电动自行车的实时监管纳入统一管理平台。此外,还需建设违法事件智能分析系统,智能发现各类车辆违规事件,尤其是骑行不佩戴头盔等行为,在发现事件的环节减少对人工的依赖。

规范停放及充电,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在此次听证会上,如何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及充电,避免产生消防安全隐患,是听证代表热议话题之一。《办法》提出,已建住宅小区、住宅建筑应当根据实际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车站、医院、商场、公园等大中型公共场所应当配套建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

“电动自行车充电应当确保安全,禁止在公共门厅、楼梯间、电梯轿厢以及用于居住、办公等人员聚集的室内场所等地点充电。”钟英红建议,电动自行车充电,应当保证电源匹配,设置专用插座,敷设固定线路并穿金属管保护等,配备灭火器材。不得私拉电线和插座进行充电。

同时,电动自行车密集的农贸(农批)市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企业、城乡结合区域和住宅小区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集中充电设施。集中充电设施也应当符合技术标准,具备定时充电、自动断电、故障报警等智能充电控制功能,同时安装电器火灾监控和可视监测系统,并由充电设施运营方设专人对集中充电设施实行定期检查。

还有一些听证代表提出,对于消防车无法进入的地下停车场等区域,应该考虑禁止电动自行车停放及随意充电。

对配送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强制性宣传教育

加强对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等交通参与者的宣传教育,是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方法之一。

“建议将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进学校、进企业。”惠州市马相华交通安全公益推广中心党支部书记、理事长马相华认为,我市要对快递、外卖等配送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强制性宣传教育,每个月有计划对新进员工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内容包括闯红灯、逆行、随意变道、边开车边接打手机等常见交通违法行为,不断提高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识。

记者发现,相较于此前公布的《惠州市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办法》在交通违法行为处罚上作了一些修改。

其中,备受市民关注的驾驶人或者乘坐人员未佩戴安全头盔的处罚,从“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警告或者五十元罚款”变更为“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给予口头警告,责令改正,并登记相关信息;再次违反且经责令改正仍拒不改正或者造成危险后果的,处二十元罚款”。

目前,全市电动自行车存在“量大面广”情况,安全问题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接下来,惠州公安交警部门将尽快梳理听证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立足惠州交通实际和市民出行需求,进一步优化完善《办法》,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发布实施。

惠州日报记者刘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