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廖巍谈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坚持制造业当家 着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2024年09月03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蓬勃发展的惠州新材料产业园。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摄

蓬勃发展的惠州新材料产业园。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日前,市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活动走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廖巍接受采访时表示,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坚持制造业当家,聚焦稳增长、促转型、提质量、增效益,推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重大改革任务部署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落地见效,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神,着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聚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塑造发展新引擎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近年来,惠州聚力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两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先进制造业的核心作用持续增强。

今年1~7月,我市两大产业集群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4.2%,合计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4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64.6%、40.2%,同比提高0.2、1.1个百分点。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排名第7)、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排名第62)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百强产业集群”。12家企业入选2024年省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实力百强,入选企业数量全省第二。

“接下来,我们将以《意见》确定的惠州发展战略定位——建成全球石化产业高地、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为目标,锻长板、扬优势、育新板、夯基础、优平台、强主体,不断增强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廖巍表示。

高标准建设大亚湾石化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石化产业集群。以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延伸产业链条,引进石化中下游细分领域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碳二、碳三、碳四、芳烃、电子化学品等千亿级产业链。

联动广深佛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进一步推动超高清视频、5G及智能终端、新型电池、基础电子等优势产业提质升级,实施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行动,推动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集聚发展。

新型储能产业是我市发展的重点产业,目标是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现已拥有较完整的产业链,集聚了亿纬锂能、德赛电池、欣旺达等110多家产业链规上企业,产业规模超千亿。着重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向高端化发展,积极谋划发展氢能源产业和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

同时,我市将持续大力推进“3+7”工业园区建设,提升产业平台承载能力和水平。引导新增工业项目往工业园区内集聚集群发展,加快基础设施、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鼓励现有行业头部企业布局未来产业前沿领域,加快推动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发展。

全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育壮大发展新优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我们将加快布局先进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来做强优势产业、做优传统产业。”廖巍表示。

加快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跃升。发挥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牵引作用,通过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有效投资、提升发展质效。廖巍介绍:“我们计划全年推动600家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投资300亿元以上。”

目前,我市已累计推动2279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49%;拥有国家级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项目25个。

“我们将加快提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水平。”廖巍表示,将继续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项目、数字领航企业;引导制造业企业数字化“链式转型”和“链式改造”。推进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全年计划推动450家规上工业企业、220家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是链接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的关键环节,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泉。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和GDP比重分别为36.4%、14.6%,分别比2023年末提高0.9、0.3个百分点。

“当前,惠州正在加速迈向2万亿工业大市,结合我市‘2+1’现代产业发展实际,亟需快速壮大软件信息服务业,以有力支撑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的发展。”廖巍表示,要着力于引进、培育和壮大,推进“三年倍增”工作,推动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三年内数量和规模实现翻番。

在具体举措上,惠州将从产业链上找突破口,着力引进服务于惠州本地制造业企业的软件信息技术服务商落户惠州。通过开展产业链供需对接会,推动制造业企业牵手中小微软件企业“保订单”,扶持更多惠州软件企业上限纳统、做大做强。引导重点制造业企业向生产服务型延伸,鼓励企业剥离软件业务成立软件公司,推进研发设计、品牌培育、技术服务等业态独立发展,促进惠州软件产业发展壮大。

惠州日报记者谢宝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