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在中药房配药。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 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并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等要求。惠州将如何推动全市医改向全面深化转变,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近日,市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活动走进市卫生健康局。
“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锚定‘打造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惠州样板’目标,以改革创新精神奋力开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局面。”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徐蓉接受采访时表示,市卫生健康局将聚焦加强民生保障的工作任务,推动卫生健康工作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贡献卫健力量。
全力凝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合力,擦亮城市发展健康底色
改革创新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近年来,惠州市卫生健康系统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通过夯实高质量发展政策保障、推进高水平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等举措,有效提升惠州医疗服务能力。2023年,全市县域内住院率、市域内住院率增幅均居全省第一。越来越多常住居民留在本市域内、县域内就医,患者在“家门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徐蓉表示,市卫生健康局将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有关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要求,坚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扎实破解群众就医防病的难点、堵点问题,努力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局将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以扎实的成效践行“两个维护”。解决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把“两个维护”真正落到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际行动上。
市卫生健康局将更加自觉把改革摆在突出位置,勇于破除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障碍,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推动全市医改向全面深化转变,增加优质医疗服务能力供给、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服务品质,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我们还将更加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力凝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合力,擦亮城市发展健康底色。”徐蓉说,该局将在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持续发力,加快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和均衡布局,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诊疗新格局,加速推进卫生健康领域“百千万工程”,切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惠州实践筑牢健康根基。
拓展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医养结合”。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局整合闲置资源拓展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助力打造环“两山”示范区世界级康养目的地。当前我市正以开展基层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两院一体”试点模式为蓝本,计划建设不少于7个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每个县(区)不少于1个。目前已在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和龙门县等4个县(区)建设5个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这5家试点单位通过新院建设或旧院改造增加养老功能,以资源集约化的方式将医疗服务深度融入养老服务中,无需重复购置医疗设施设备,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可操作性强,有助于形成我市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经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我市高位推进构建多元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目前初步形成托幼一体、用人单位福利托育、社区普惠托育试点、医育结合、民营办托的多元化托育服务体系。截至今年7月31日,全市共有托育机构(含开设托班的幼儿园)521家,可提供托位30085个;全市托育千人口托位从2020年1.5个提高到目前的4.9个,提前完成省下达我市今年千人口托位4.6个的目标。
“接下来,我市将拓展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徐蓉表示,将进一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整合“两院一体”试点工作,加强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建设。持续推进托育机构优质服务示范点创建工作,力争到2025年底,每千人口拥有托位数不少于5.5个,建成1所承担指导功能的示范性、综合性托育服务指导中心。
打造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
目前,市中心人民医院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金山院区一期)、市中医医院东江新城院区二期建设项目均如火如荼建设中。
近年来,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我市积极申报打造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
市中心人民医院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金山院区一期)、市中医医院围绕创建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开展的东江新城院区二期建设项目,均已于2022年动工建设,规划总建设面积分别为130976平方米、60846平方米,编制床位数分别为750张、500张。
徐蓉介绍,接下来,围绕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发展要求,我市将加快推进市中心人民医院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工作,使市中心人民医院成为粤东片区优质医疗服务、医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高地。市中心人民医院金山院区(一期)预计2025年12月底投入使用。
同时,我市将推进市中医医院建设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推进名院、名科、名医“三名”建设,力争2025年内把该院建设成为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全国百强中医医院。
我市还将推进“数字中医”示范区建设,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以市中医医院为核心,辐射各级医疗机构开展数字中医服务项目,建设数字中医体系。支持惠城区、惠阳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争取在下一周期,全市80%的县(区)创建成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区),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
惠州日报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苏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