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着力推进城乡校际优质党建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100所学校党组织结对共建

2024年09月10日惠州日报惠城新闻
字号:T|T
    惠城着力推进城乡校际优质党建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协同发展,让孩子们享有更优质更公平的教育。

惠城着力推进城乡校际优质党建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协同发展,让孩子们享有更优质更公平的教育。

    今年秋季新投用的惠城区鹿鸣学校。

今年秋季新投用的惠城区鹿鸣学校。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日前,惠城区召开2024年教师节座谈会暨党建引领百校共建行动部署会,会上通报表彰2024年惠城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

会议还部署推进惠城区教育系统100所学校基层党组织开展为期2年的结对共建,促进学校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高质量推进城乡校际优质党建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协同发展,让惠城的孩子们享有更优质更公平的教育,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一流中心区。

中高级职称和优秀教师人数稳居全市前列

现代化一流中心区的建设,需要一流的教育质量作为支撑。“目前,惠城区各类学校基层党组织有309个、党员5321人。抓好学校党建,关键是发挥300多个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5000多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区委书记曹洪彬说,要以党建引领百校共建为契机,深化大党建、大思政、大安全、大教研,促进学校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城乡校际优质党建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协同发展。全区党员教师要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

曹洪彬说,各级各部门要聚焦人民满意抓教育改革,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改革,巩固“双减”成果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以党建引领百校共建行动为突破口,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倾斜力量补足偏远镇在教育方面的短板;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加强校园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法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目前,惠城有1.7万名教师,其中中高级职称教师和优秀教师人数一直稳居全市前列。会议提出,要在全区范围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严格控制社会事务、行政事务进校园,切实为中小学教师减负,让他们安心教学;要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推行“党建+”模式实现以城带乡、以优促强

“如何抓党建引领教育综合改革”是部署会的热点和关注点。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融入到优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供给、增进民生福祉?

近日,区委组织部和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党建引领百校的实施方案》,旨在破题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水平不平衡问题。2024年9月至2026年8月,惠城区教育系统100所学校基层党组织开展为期2年的结对共建,其中公办学校74所、民办学校26所。

会上对党建引领百校共建行动进行了部署。结对学校将通过“党建+思政”“党建+护校安园”“党建+教学教研”等模式,实现以城带乡、以优促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扎实推进结对共建学校党的建设、思政课建设、校园管治以及教学教研等各项工作。

通过打造一批城乡校际结对党建工作示范点,将组织建设与跨校跨领域联动发力,将思政课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作风建设与师德师风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解决教育领域热点问题以及师生、家长急难愁盼问题。

在结对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方面,各结对学校于10月30日前完善一套党组织管理机制、规范一系列基础党务工作。同时,将共同推进一个基地建设,结对学校党组织共同推进“立德树人”校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建设,包括开展党群服务活动、特色校园文明实践活动;打造红色教育宣讲窗口、“一站式”服务窗口、校家社共育红色平台以及学生实践锻炼平台等;组建优秀教师宣讲队、少先队员童声宣讲队、家庭教育讲师团等,做好宣讲工作;打造“一校一品牌”特色服务项目等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牵头学校党组织充分利用先锋人力资源库力量,每两个月至少解决1件共建学校在美丽校园、教育教学、师生健康、校园安全、公共卫生、后勤服务等方面家长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

在结对打造“党建+思政”协同育人共同体上,主要聚焦联合开展一系列“大思政”活动。各结对学校每季度要互派党员教师观摩、交流和促进共建学校思政活动。包括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为学生上“思政第一课”“党课”,党建引领团员、少先队员参与文明宣传、文明引导,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实践活动等。

在结对深化“党建+护校安园”工作模式中,结对单位将联合助推一系列“大安全”活动,重点关注校园周边环境隐患排查整治、校园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和卫生、加强防汛防风防溺水宣传等。

围绕结对推动“党建+教学教研”深度融合,牵头学校党组织将联合推进一套“党建+教学教研”模式,每季度开展一次党员教师互学、互鉴活动,包括线上线下的教研活动、党员教师座谈会、学科组会议等,共同提高教学教研水平。

牵头学校牵头实施教育人才辐射行动,至少互派3名以上党员教师交流学习,通过“师徒结对”,指导帮带、跟岗学习,培育一批“种子教师”。

创建15所区基础教育党建工作示范校

今年秋季学期,全区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76所,其中公办学校139所、民办学校37所;在校生225462人(不含市直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21383人)。惠城区坚持以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学前教育发展普及普惠区等为抓手,仅2023年投入30多亿元用于发展教育,全力打造教育强区。

回溯“十四五”以来,惠城以“增位提质”为中心,大力推动教育惠民实事落地落实,建设公办幼儿园24所、新增学前学位8055个,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占比91.4%,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100%;5个镇建立了“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率先在全市实现资源中心镇域全覆盖。新建、扩建惠州中学实验学校等20所公办学校,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位35160个;整合小规模学校及教学点43个;集团化办学工作积极推进,成立9个义务教育集团和9个幼教集团。

发挥党建品牌引领作用,目前惠城全力支持15所区基础教育党建工作示范校、20所“立德树人”校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试点学校、区中小学校名书记工作室创建,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营造争先进位的氛围。

以“强师工程”为动力,惠城已成立区级名教师工作室17个、名校(园)长工作室3个,名班主任工作室35个,学科教研工作坊56个,积极开展校本教研、联片教研、说课评课、优质课大赛等活动,教科研力度不断加大。2023年,超600名党员教师在市级以上教学比赛、教育科研项目、教学论文等方面获奖。

以“五育并举”为重点,惠城持续开展教育质量监测,选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参与“送教下乡、送课下乡、送培下乡”活动。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因地制宜丰富和提升课后延时服务内容与质量,多元发展特色教育,新增省级体育特色推广学校16所。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谢菁菁 通讯员梁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