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意见》。《意见》提出,惠州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绿色低碳安全发展标杆。加快推进产业绿色化发展,探索创建低碳园区,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园区本质安全和应急救援水平,促进绿色低碳安全发展。
惠州市把“绿色低碳安全发展”作为重要工作。今年召开的中共惠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也提出,着力打造全球石化产业高地、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绿色低碳安全发展标杆和开放包容现代品质城市。
作为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惠州打造绿色低碳安全发展标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快布局以“生态+科技+旅游”多元融合为核心的绿色产业,放大惠州的生态优势。谈到“绿色、低碳、安全、发展”等关键词,惠州具备天然的优势。首先,惠州农村面积广阔,素有“半城山色半城湖”之誉。惠州还拥有惠州西湖、罗浮山、南昆山、象头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惠州市委、市政府在“十三五”期间,大力推动“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和宣传力度,使惠州在珠三角乃至国内具备一定的生态影响力。其次,惠州也是沿海城市,海岸线长度281.4公里,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海洋旅游资源丰富。并且,惠州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惠州曾是华南地区抗日前沿阵地,诞生了华南地区抗日主力部队“东江纵队”,拥有多个红色文化展馆、基地。惠州在旅游资源方面具备先天优势。同时,惠州市辖区内有惠州学院、广州理工学院(惠州校区)2所本科院校,惠州工程职业学院、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此外,还有多家科研机构,高水平人才基础比较好,这些高等院校每年培养的毕业生有一部分留在惠州,参与惠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因此,开展以“生态+科技+旅游”多元融合为核心的产业布局,惠州有一定的优势。加快布局以“生态+科技+旅游”多元融合为核心的绿色产业,可以充分调动惠州市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放大惠州的生态优势,从而充分有效调动辖区内各项资源,使之参与到惠州高质量发展中,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潜能。
二是打造“绿色低碳安全发展”示范项目,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首先,要充分发挥优质企业和示范产业园区的积极作用,积极创建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加快实施新能源、石化、电力、纺织服装等行业的绿色低碳化改造。其次,由市科技局等单位主导,各生产性企业联合开展技术革新,通过关键技术突破、关键环节改进、关键领域创新,在清洁能源、二次利用、污染防治与修复等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与突破,充分激活企业新质生产力潜能。以项目驱动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安全发展专项项目”或“绿色低碳安全发展科技支撑项目”建设,从而打造一批“绿色低碳安全发展”示范项目。
三是大力开展“绿美惠州、惠民之州”宣传和建设行动。首先,要通过多媒体平台的宣传,倡导市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建立健全“绿美惠州、惠民之州”公众参与机制,大力倡导“节俭、绿色、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在镇、村和居民小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推动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提升垃圾分类管理水平。大力发展绿色消费,积极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其次,要建立多元参与的行动体系,开展“绿美惠州、惠民之州”系列活动。鼓励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动员广大职工、青年、妇女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再次,可在教育、制造业等人员密集的行业领域发展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项目和志愿者队伍,深入镇、村、居民小区开展“绿美惠州、惠民之州”全民行动宣讲和志愿活动。
综上所述,惠州需要通过政府部门主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多元化全方位组织和行动,以打造绿色低碳安全发展标杆为目标,进一步激活惠州新质生产力。
(作者单位:广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