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游京樊谈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强化要素保障与资源保护,为惠州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2024年09月13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惠州。惠州日报记者哈鹏 摄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惠州。惠州日报记者哈鹏 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推动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日前,市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活动走进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游京樊说,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全面学习全会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切实履行好“两统一”核心职责,聚集自然资源保障和保护两项主责主业,以高效率保障支撑高质量发展,以最严格保护守牢资源本底,为惠州加快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蓄势赋能。

规划引领

实现传统蓝图型规划向治理型规划转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强化规划衔接落实机制,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增强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实施支撑作用。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实现“多规合一”,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当前的空间规划已从传统的蓝图型规划向治理型规划转变。”游京樊介绍,传统的蓝图型规划告诉我们未来的愿景,而现在的空间规划告诉我们怎么做。我市科学统筹划定“三区三线”,全市划定了生态发展区面积7050平方公里,占市域国土总面积的44%,城市发展区总面积4300平方公里,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及千亿级园区等重点平台的空间资源供给,构建起“丰脊拥湾,山海联动”的“1+1+1”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游京樊表示,接下来,市自然资源局将深化空间规划引领和治理,始终聚焦山水林田湖海城兼备的国土空间要素特征,构建完善“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筑牢“北屏南湾、一江多廊”的生态保护格局,在高效支撑惠州城市建设同时不断厚植城市生态基底,构建优美城市和优美乡村的空间格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惠州。

要素保障

今年1~7月我市土地供应量居全省第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土地管理,健全同宏观政策和区域发展高效衔接的土地管理制度,优先保障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合理用地,使优势地区有更大发展空间。

土地要素保障水平,直接关系项目的落地速度、建设进度和发展力度。游京樊说,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局围绕“以高效率保障支持高质量发展”核心任务,通过打出“争、挣、奖”组合拳,落实用地指标约1.8万亩,同比增长25.87%。其中争取到省指标3000亩专项用于中韩产业园建设,其起步区建设全部使用国家指标,有效破解用地指标不足瓶颈。

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市土地供应量位居全省第三,其中批复用地约2.7万亩,供应国有建设用地约1.9万亩。推动稔平半岛环岛高速等13个重大项目用地获得国务院批复,推动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二期工程项目等获得用海批复,批准总用海约192.03公顷,其中新增围填海约5.38公顷。

游京樊表示,接下来,该局将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资源要素保障,对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应保尽保,推动资源要素向园区集聚,全力做好“3+7”工业园区及重点项目的土地保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生态保护

全省首创“无人机+执法”低空巡查机制

耕地是城市稳定发展的“生命线”,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耕地保护工作及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系列部署。

“一直以来,惠州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连续4年耕地保护考核位居全省前列。”游京樊介绍,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坚持保发展和守红线并重,始终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全省首创“无人机+执法”低空巡查机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问题。

在海洋生态中,打造考洲洋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获得国家及省级奖励指标合计1026亩。完成10年期红树林碳汇交易,为全国首宗红树林碳汇开发权交易,实现红树林变身“金树林”。

游京樊表示,接下来,该局将统筹做好耕地“多进”和“严出”工作,确保全市每年新增耕地1万亩以上,保障我市新增建设项目需求,严格管控耕地的流失,守牢我市137万亩的耕地家底。持续推进绿美惠州生态建设,加快创建考洲洋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狠抓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任务落实。开展海岸线保护整治专项行动,全面实施海岸线占补、海岸建筑退缩线等制度,打造美丽海湾、守护蓝色家园。

土地综治

7个县区示范项目全面开工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相关改革部署的重要举措,对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发挥着重要的支撑服务作用。

作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的惠州目前情况如何,接下来将如何推动整治提质扩面?

据介绍,当前,我市正扎实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多项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已有5个实施方案通过省厅备案批复,数量为全省最多;全年拟完成投资100亿元,7个县区的示范项目全面开工,各县区已签合同贷款33.73亿元。

游京樊表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在更大空间尺度里,用算大账的形式解决农村发展中的各类空间问题。市自然资源局将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打通融资渠道,引导资金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域集聚,力争今年完成投资100亿元的目标任务。构建形成“良田连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为乡村发展腾挪空间,为老百姓增加收入。

游京樊表示,接下来,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将全面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发挥空间规划的引领和治理、发展要素保障、自然资源保护、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方面多出实招、出新招,为我市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蓄势赋能。

惠州日报记者邱若蓉 通讯员陈佛良 余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