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志勇工作照。
在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厂区装置间,一个防爆智能巡检机器人在140个足球场大小的范围内活动。它可以自动避障,智能爬坡,代替人工巡检……2022年6月,惠州石化双频5G+工业互联网智能炼厂建成投用,这个智能巡检机器人成为新闻中的热点。这个智能巡检机器人,正是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州石化”)运行七部副经理(工艺)、运行七部第一党支部书记伍志勇与团队的智慧结晶。
进入惠州石化13年来,伍志勇凭借自己的担当尽责和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这个广阔的平台上,持续擦亮共产党员先锋底色。目前,他已荣获惠州石化科技进步奖8项、中海炼化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完成专利申请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今年7月,他获评“惠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带领团队攻关内构件安装,节省外籍专家费120万
“共产党员就应该扎根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011年大学毕业,伍志勇怀揣着“我为祖国献石油”志向,毅然加入惠州石化,立志能源报国。
2015年,国家“十二五”产业规划重点项目1000万吨/年惠州炼油项目进入建设关键期,项目中的催化重整装置工艺流程复杂,差压控制回路繁杂、内构件安装要求严格。其中,装置采用的新型反应器内构件,国内施工队伍丝毫没有安装经验。
伍志勇下定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面对全是英文的图纸和说明书,他坚持阅读原版英文资料,带领团队一句句理解,一项项突破。最终,与约定服务合同相比,项目节省外籍专家开工服务费120万元。装置首次开工投料即达到最佳状态,并保持连续4年平稳运行。
2019年底,为满足市场对高品质汽油的迫切需求,保障华南地区高质量化工产品稳定供应,惠州石化启动建设一套40万吨/年的轻汽油醚化装置。伍志勇临危受命,担任该项目负责人。他亲自谋划方案,全程督导跟进,创新性建立了管道清洁化质量管控体系和“多级确认+抽查”的开工质量管控体系。
2022年,他将40万吨/年轻汽油醚化装置的首次开工立为支部书记项目,并组建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全面吹响装置开工冲锋号。当年8月4日,轻汽油醚化装置顺利产出合格产品,实现一次性开车成功。
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改造省下3000万
10余年来,伍志勇提出技改项目10余项,突破了装置多项瓶颈。2019年,他盯上了炼化装置有名的耗能“老虎”——重整装置四合一加热炉。此加热炉燃料气消耗占装置总能耗70%以上,每小时燃料消耗约等于45个三口之家一年的天然气用量(每户月燃料气量以17标立方计)。而如何降低能耗,当时公司并没有现成的改造方案可以借鉴。
经过调研讨论,伍志勇与团队一致认为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改造大有文章可做。作为攻关组组长,他带领团队通过引入天然气解决露点腐蚀难题,团队自创专利保证燃烧器利旧,节省投资近千万元,加热炉热效率由改造前的91.07%提升至95.20%,各项运行参数达到国内行业领先水平。2021年4月投用至今,这项改造累计节约天然气7604吨,仅此一项就省下了近3000万元。
在工艺优化的道路上,伍志勇始终躬耕不辍。作为项目负责人,他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实施重整装置PSA尾氢循环至再接触优化利用,在仅投资80万元且少量增加能耗成本的前提下,年回收氢气2000万标准立方米,年节约制氢成本960万元。
搭建预警系统准确率高达95%
2022年6月,惠州石化“双频5G+工业互联网智能炼厂建成投用”的新闻引发行业热议。在这则新闻的背后,是伍志勇与团队创新思考、积极探索工业互联网与炼厂安全生产紧密融合的生动实践。
2021年,伍志勇担负5G智能巡检机器人项目实践应用的重任,开启惠州石化“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智能化建设的全新探索。但调研发现,国内各大炼厂均没有上过类似设备。作为项目负责人,伍志勇带着团队着魔似地设计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5月,智能巡检机器人正式上线。该项目是国内炼化企业智能巡检机器人的首次应用,可满足炼化行业全天候多用途无人化巡检需求。
用智能化手段解决现场操作难题,始终是伍志勇一直探索发力的工作重点。他带领团队搭建起基于AI预测模型的高级预警系统。该系统自2022年11月投用以来,多次成功预警装置异常,预警结果准确率高达95%。他开发的高级预警系统和再生自动开停工智能系统在行业内属于首次开发和应用,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并荣获大亚湾2023年度安全生产正向激励持续进步奖。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匡湘鄂 通讯员刘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