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惠州队为企业提供应急救援服务。

高空绳索训练。

不断提升装备,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碧波潮起满天涯,雄鹰展翅舞蓝霞。在大亚湾石化区这片发展热土上,驻守着一支忠诚担当、朴实无华的平安卫士。他们用热血抒写忠诚,用坚守践行誓言,守护着一方平安。他们就是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惠州队(以下简称“惠州队”)。
这支成立于2014年的队伍,是国内首家以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模式运作的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十年磨砺,他们从青涩到成熟,从大亚湾走向华南,至今已参与处置了250余起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服务企业500余家、6万余人次,用忠诚和奉献担负起党和人民“守夜人”的神圣使命,奋力为大亚湾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和国内一流开发区保驾护航。
应急救援
每一个现场都有他们拼命的身影
海面山岛竦峙,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惠州基地(以下简称“惠州基地”)静静矗立在惠州市大亚湾石化区东部。走进基地,“对党忠诚 纪律严明 赴汤蹈火 竭诚为民”十六字标语映入眼帘,令人肃然起敬。
2014年9月,惠州基地投入使用;2015年4月,作为全国首个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国家级基地正式挂牌。作为全国首个化工园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创新试点工作的成果,惠州队主要承担事故应急救援、物资保障、培训演练、科研开发、技术支撑等职能。
在每一次危机与挑战面前,惠州队都如同利剑出鞘,诠释着“国家队”的职责与荣耀。自成立以来,惠州队立足大湾区、服务广东、辐射华南,先后参与处置了2015年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4·6”爆炸着火事故、2020年珠海长炼石化“1·14”爆燃事故、2022年茂名石化“6·8”火灾事故等油气管道及森林消防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共250余起。
在2022年茂名石化“6·8”火灾事故中,惠州队驰援茂名石化,在现场供水不足的情况下,创新性利用围堰内消防废水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发挥了72米高喷车的救援功能,在控制火势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当地政府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领导的高度评价。
惠州队不仅注重实战,更在科研上精耕细作,编撰的《应急救援管理体系》顺利通过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2篇,核心期刊4篇,专著4部,专利4项。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创新,全面建设应急救援培训学院,向政府、企业、机构,提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整体管理支持与安全生产一站式技术服务。
在全国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竞技比赛中,惠州队屡获嘉奖,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授予“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队伍建设
引进更多人才提高应急能力
惠州队现有100余人,其中一线应急战斗员72人,每位队员都是一柄锐不可当的利剑。
在队伍建设上,惠州队以政治为魂、党建为纲,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入融合。党支部是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党员带头奋战在应急救援、前置备勤、防汛抗台第一线。从“安全生产领域跨国救援专家”董伟,到“最美应急人”梁远峰,一位位惠州队应急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忠诚与奉献。
位于大亚湾石化区的惠州基地,与大海和各化工企业为伴。队员们24小时备勤,每天重复着艰苦的应急训练,每一次应急救援都是一次巨大考验。平时的工作、生活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危险和枯燥,对家人多有亏欠。
为了凝聚团队力量,让家属了解队员的日常工作,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工作,今年8月,惠州基地举办了首次“家庭开放日”活动,邀请队员家属走进基地参观、体验,让队员与家属共度一个难得的周末。“我第一次去爸爸工作的地方参观,看到了很多书本上看不到的救援设备,还穿上了爸爸的制服,听到了很多爸爸和叔叔们的救援故事。原来我爸爸的工作那么伟大,我为爸爸感到骄傲!”现场的男孩子们充满自豪地说。
惠州队今年十年了,这支队伍中有扎根了十年的老队员。近年来,惠州大亚湾石化应急管理有限公司为老队员们科学开展职业规划,努力提高待遇,鼓励大家考学、考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拓宽晋升通道。“我们的盼头更足,工作也更有干劲了!”队员们纷纷称赞道。
不仅如此,为适应新时代应急救援形势发展,全面提高队伍应急救援能力,惠州大亚湾石化应急管理有限公司将原油气、危化队、森林三支专业队伍融合,打造成一支作战能力更强的综合性队伍;另一方面,加强青年人才引进力度,力争今年年底惠州队一线应急战斗员增加至100人,明年增加至120人。
“惠州基地将牢记‘立足大湾区、服务广东、辐射华南’的任务使命,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设新时代更加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惠州大亚湾石化应急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负责人陈强民表示。
发展规划
积极探索“公益化+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模式
“报告,我队一名工人在高压电缆塔上工作时意外坠落,呼叫救援!”“救援队收到!”这是2023年11月24日,埃克森美孚与惠州队合作开展安全应急演练的场景。在施工建设阶段,为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全力以赴保障工人安全,埃克森美孚与惠州队达成合作,实现驻场开展包括安全应急培训、应急救援待命、每日前置备勤等服务。
近年来,惠州队以“平战结合、专常兼备、军事化管理”为治理原则,积极探索“公益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服务模式,为政府及企业提供优质技术及咨询服务,推动应急管理创新成果“共建共享”,在应急管理的“防抗救”及“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方面进行大胆实践,取得了丰富经验和成果。目前,惠州队已与大亚湾石化园区及周边40多家企业签订应急救援服务协议,累计服务企业500余家6万余人次,累计排查并指导整改安全生产隐患1300余项。2023年底,惠州队成功列入国家财政资金专项拨款队伍名单。
此外,惠州基地接警平台为国内第一个纵向可与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指挥平台互联互通,横向可与区公安、消防、环保、交通等部门资源共享的石化区应急指挥平台,满足跨部门统一指挥和协同作战需求,实现了应急管理平战结合的目标。
应急救援装备是应急救援的有力武器与根本保障。近年来,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惠州队不断提升装备,提高应急救援水平:2023年新增区专项1960万元项目配置;2024年8月,惠州基地获中央全额拨付4300万元补助资金。
“公司将分批对惠州队现有装备进行更新、升级,更好地服务政府及企业。”陈强民介绍,得益于各级投入、补助,目前惠州队配备了国内最先进的80米举高喷射消防车、涡喷消防车、全省最高65米大跨度举高喷射消防车,远程供水系统及行业内先进储罐形变检测雷达等先进车辆装备,真正形成远程供水、高位进攻和立体作战能力。
非凡十年铺锦绣,惠州队站在新的起点奋勇前行。据介绍,惠州队正谋划依托大亚湾石化区完善的应急应用场景,结合招商引资发展石化应急产业。力争未来5年实现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达5个亿,年营收达1亿元以上。
▶▷典型人物
有这样一群人,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应急值守,随时准备“赴汤蹈火”,被称为党和人民的“守夜人”。
有这样一群人,无论事故或灾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逆行的身影,以无限忠诚,守护万家灯火,护佑国泰民安。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应急人”。
01
曾缘:军号声中再报到
曾缘,男,汉族,37岁,中共党员,现任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惠州队三大队副队长。
2022年9月,他毅然从“橄榄绿”的军营生活转向“应急蓝”的救援前线,成为一名为生命逆行的应急人。两年来,他参与5家企业7条管道巡线检查60多次;参与各类抢险处置20多次;策划各类天然气、石油演练20余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应急人”的责任与担当。2023年广东省城镇燃气突发应急演练中,他作为执行编辑,天天晚上加班至深夜,圆满完成任务,全省87.7万人次同步线上观摩,获得各级领导好评。他时刻铭记自己曾是一名军人,不忘初心,在演讲和红色讲解员大赛中表现优异。
他始终坚定理想,将应急管理职责视为坚定追求,将竭诚为民作为初心使命,为惠州队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接续奋斗。
02
欧伟源:应急一线勇担当
欧伟源,2015年8月加入惠州队。9年间从应急救援一线到培训演练,再回归应急指挥技术支援,展现了“应急人”的责任与奉献。连续7年获“优秀员工”称号,2020年获“抗疫先进个人”称号。
2015年至今,他参与危化品应急救援和森林火灾救援超100次;培训授课2000余课时,覆盖4万余人次;完成中大型演练策划20余次,协助开展小型演练100余次。
面对国家专业队名单申报和2023年中央补助资金申报重任,欧伟源主动担当,带领团队日夜奋战,凭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三天内高质量完成项目申报。2023年底,惠州队成功列入国家财政资金专项拨款队伍名单;2024年8月,获中央全额拨付4300万元补助资金,助力提升装备及应急救援水平。
03
陈永恒:森林火灾救援显身手
陈永恒,2014年3月从韶关武警退役后入职惠州队,担任森林消防中队队长已10年。4年荣获“优秀员工”称号,3年获“优秀干部”称号。
在应急救援方面,他带队成功处置森林及野外火情共81次。在2023年的两次森林火灾救援中获通报表扬及感谢信。2023年10月,他带队在惠州市第二届森林防灭火业务技能大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
2021年4月,得知大亚湾西区塘布村部分村民小组缺水断水,他迅速组织队伍,与村委沟通后,采用消防车运水模式,每天从早7点至晚10点不间断供水。截至当年5月12日,累计为13个村民小组提供1400多吨生活用水,出动60人次、100余车次,工作160多小时,行驶1900多公里,有效缓解缺水压力,保障了群众生活用水。
04
李荣华:用热血践行初心使命
李荣华是惠州队副队长,同时也是一名中共党员。入职10年来,他从一名战斗员,再到堵漏班的班长,最后成为惠州队的副队长,一直坚守着坚定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素养。
为了提升个人能力,他报名参加了2015年与2016年两届全国危险化学品竞赛,并取得了“团体优秀奖”“化工装置初期火灾处置集体项目一等奖”“团体精神文明奖”等优异成绩。
身为一名危化救援尖兵,李荣华时刻践行着“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先后参与了2015年福建省漳州市古雷“4·6”PX项目爆炸、2020年珠海市“1·14”长炼重整预加氢火灾事故等470多次出警救援及特殊灾害事故的处置,用热血刻绘着“应急人”的最高使命。
05
廖亮青:用心用情诠释使命担当
廖亮青,2014年8月入职惠州队,现任惠州队副队长,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十年以来,他始终坚守初心,甘于奉献,诠释着应急救援使命担当。
十年间,他从未停止过学习与训练。从应急救援理论到装备操作保养、从基础的体能训练到复杂的救援技能,从高温下的实战演练到严寒中的紧急出动,他的每一滴汗水都是对专业的追求,每一次挑战都是对自我的超越。在2023年10月带训《惠州市第二届森林防灭火业务技能大比武》任务中,廖亮青赢得了五项荣誉。
面对火情,他处变不惊,在2023年淡水“2·27”新桥亚公顶森林火灾、惠东稔山牛牯墩“1·27”森林火灾等多次带队救援行动中,他与队友相互扶持,共同克服了无数个难关,只为守护好这万家灯火。
06
彭建玮:担当奉献的实干者
彭建玮是应急公司的“老员工”。工作中,她敬业爱岗,勇于担当,积极投身公司创立与发展,深度参与队伍组建、人才培养、职业化建设。编制了队伍培训大纲,并组织实施队伍三年培养工作方案,每年编制相关调研报告20余篇。建立并丰富了应急救援技术服务内涵、标准化服务流程、规范化管理制度,以及公司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的对外服务体系。
此外,她建立了“安全管理”“应急救援”两大版块21大类近百种课程的培训体系,创立国内应急救援类培训专业品牌,为政府、企业、专业救援队伍提供专业化、定制化培训服务。她还大胆实践采用情景构建式演练,促使演练成为金牌项目,并跨专业、跨领域主导策划大型省、市、区级政府演练40余场。
07
黄建辉:恪尽职守完成各项工作
在工作岗位任职上,黄建辉始终坚持不忘初心,认真、踏实、恪尽职守地完成各项工作,多次被评为公司“优秀员工”。2016年,他夜以继日、孜孜不倦负责跟进惠州市首个安全生产资格考试点建设,以高分通过省专家组验收,为服务石化区企业提供了极大考试便利;新冠疫情期间,他勇当先锋,作为第一梯队网格员,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攻坚克难,被评为“抗击疫情先进个人”;在安全应急培训服务上,他细致地做好每一份培训方案,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评……
他热爱自己的岗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公司事业发展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奉献,兢兢业业。
08
王晓丹:平凡岗位绽芳华
2022年,硕士毕业的王晓丹选择投入到应急事业中,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作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助理工程师,她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扎实肯干,前后多次参与石化区管家服务企业安全检查,建立和规范了公司专利台账。
2023年,王晓丹进入党群人事中心担任劳动组织主管,为公司组织面试20余场,招录新队员将近30人,参与制定完善修订人事各项制度14项;建立量化评估模型,将面试候选人各项素质转化为量化指标,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公司人才需求的燃眉之急。
一直以来,她终保持着爱岗敬业的精神,脚踏实地,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行动诠释了在平凡岗位上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09
张锦涛:履职尽责主动作为
张锦涛大学一毕业就进入了惠州队,为应急救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自担任应急公司纪检专员兼团委书记以来,始终按照党的纪律要求,认真履行监督职责,致力于青年员工的培养与发展。他先后获得“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和“第八届全国净滩公益最佳净滩团队奖”。
作为纪检专员,他严格监督,确保企业纪律严明,同时好学谦虚,不计较个人得失,经常加班加点工作。作为团委书记,他关注公司青年成长与生活,组织开展多项活动,提升青年综合素质,同时致力帮助、解决公司青年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10
周翠容:食堂里的温情守护者
周翠容在惠州队综合服务中心已有8年,从事饭堂管理工作已有5年,主要负责食堂及客房管理。起早贪黑、夙兴夜寐是周翠容的工作常态。
工作中,周翠容始终秉承“食安无小事”的原则,时刻绷紧安全弦、严格把控食材细节。她善于团队协作,执行力出众,在疫情及台风期间,面对供餐压力与人员短缺的双重挑战,她挺身而出,舍小家为大家,克服家中困难,始终坚守岗位,全力保障全体员工及外部应急救援人员用餐需求,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应急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周翠容不怕苦、不怕累、不挑活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凭借着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和不懈努力,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在全司食堂满意度调查中得到了将近满分的好成绩。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匡湘鄂 欧阳德辉 张宇琪 通讯员曾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