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假期龙门各温泉吸引大量游客。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融心 摄
随着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的深入推进,龙门充分利用优质的旅游资源,致力打造一条条精品旅游线路,广迎各地游客。今年国庆假期,龙门县旅游热度不断攀升,全县各景区、景点亮点纷呈,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永汉镇作为龙门旅游业的龙头和旅游重镇,在国庆期间文旅氛围浓郁,展现出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旅游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为龙门县打造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贡献力量。
国庆假期永汉文旅景区持续火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中,龙门县旅游强镇永汉镇依靠丰富的温泉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黄金期,美丽风景绘就“美丽经济”。今年国庆假期,永汉旅游业更是呈现出新一轮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各景点景区持续火爆,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10月6日,记者来到永汉镇南昆山温泉大观园欢乐水世界大堂看到,各地游客络绎不绝,有的在办理入住手续,有的在排队进场,园内更是阵阵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来自深圳龙岗的游客叶先生告诉记者,他对龙门永汉的生态环境、温泉资源、酒店服务等都非常满意,以后有机会还会带家人来游玩。
“今年国庆假期的游客量基本达到了我们的预期。10月1日至5日,景区客房都是爆满状态。客人主要以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游客为主,大部分以家庭为单位出游。”南昆山温泉大观园副总经理陈海介绍,园区有79个温泉池和水上乐园,还有漂流、冰雪世界、骑马、山地车等丰富多彩的体验项目,连日来吸引了大批珠三角地区游客慕名前来。假期前5天,景区600多间客房就已订满。
随着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此时的永汉有着不同于白天的魅力。漫步在永汉圩镇增龙路上,街道两旁灯火璀璨,不少游客正开启“寻猫之旅”,开心地寻找一只只憨态可掬的猫形塑像,并不时驻足拍照打卡。
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永汉镇推陈出新,着力做强做优做大旅游经济,聚力推进康养产业发展。永汉镇的发展是龙门全面实施“旅游+”和“+旅游”战略,推动各类新兴业态发展的缩影。
多年来,龙门以“品牌化、特色化”发展理念,从顶层设计、规范管理、品牌提升、文化赋能等多角度入手,依托星罗棋布、绵延百里的地热温泉和优质的森林生态资源,以粤港澳大湾区一流的“温泉+森林”旅游资源,打造国际康养旅居目的地,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以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奠定厚实基础。
探索“低空经济+文旅场景”新业态
日前,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会议提出要推动旅游业与千行百业相互赋能,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保护好利用好各类文化资源,引领旅游提升品位、丰富内涵;深入做好旅游与乡村、工业、商务、康养、赛事、演艺等领域的结合文章,充分释放相互叠加的聚合效应。
在以旅游资源丰富著称的龙门,相关探索一直在进行,尤其在近期更是大动作频频。
9月23日上午,龙门县人民政府与广东奥飞主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举行,总投资约20亿元的奥飞国漫温泉乐园项目落户龙门。这是龙门推进“百千万工程”及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的又一成果。
据了解,该项目由奥飞主题文化科技公司、中交集团、惠州市产投集团合作投资建设,项目选址龙门县永汉镇,将打造集商务休闲、亲子度假、温泉养生、主题餐饮于一体的国际级森林温泉亲子旅游度假目的地。该项目投资体量大、发展潜力足、带动能力强,契合龙门发展定位,将辐射带动全县旅游事业发展,为龙门奋力打造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注入新动力。
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龙门县并未止步于此。近期,该县还举办了低空经济及文旅产业招商推介活动,邀请广东省无人机行业协会、广东数字政府研究院及无人机企业代表前来考察交流,探索“低空经济+文旅场景”新业态,拉动更深层次产业合作及商业创新。
推介活动中,与会人员围绕低空经济与文旅场景应用新业态、旅游资源宣传推广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也是推动龙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龙门县委常委、副县长李锋表示,龙门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与各企业有着坚实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希望各企业家通过实地考察,找到企业自身发展与龙门发展的契合点,推动低空经济在龙门落地和发展。
强化“温泉+”全产业融合发展
温泉作为龙门旅游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惠民富县的“黄金泉”“幸福泉”。目前,龙门县内有中国五星级温泉4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5家,拥有13家大型温泉企业和约260家温泉酒店民宿。面对新的市场需求,温泉如何摆脱同质化发展困境、淡季如何突围,这些都是龙门旅游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直面的问题。
为此,近年来,龙门县以“品牌化、特色化”发展理念,从顶层设计、规范管理、品牌提升、文化赋能等方面入手,打造了“龙门十三汤”温泉品牌,推出了“龙门三伏浴”等特色产品,深受广大游客喜爱。其中,“龙门三伏浴”便是温泉与中医药文化、康养等元素融合的成功范例,为龙门温泉产业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新路径。
日前,华南理工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院长、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专家智库首批专家委员吴志才接受采访时提到,要让产业对周边乡村乃至整个区域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还需要“温泉+”全产业融合发展。当前,“温泉+文旅”主要从产业链的方向来构建,这意味着跳出温泉做产业,从“温泉景区”朝“生命健康”产业转型。这样形成的大温泉康养产业体系能集“旅、文、医、养”四位一体,以旅游作平台、文化作核心,发挥医药及康养价值。“温泉+乡村”关键在于从温泉带村,到示范带融合,再到广大的农村消费。打造一流的健康农业,互相配套、联动发展,可以从点、线、面任一角度创新发力。比如聚焦“点”,打造景村联动结对新模式;聚焦“面”,可用温泉结合农事节庆等,以巧妙的结合方式,实现区域的协同发展。
在今年举办的“龙门三伏浴”首浴活动上,龙门县副县长张新文在活动中表示,接下来,龙门将继续深入挖掘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资源,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将森林、温泉和中医中药文化深度结合起来,提升原有产业品质,吸引各类高端品牌酒店、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入驻,打造以康养为优势,以森林、温泉为特色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