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市图书馆成了不少年轻人“充电”的好去处。惠州日报记者哈鹏 摄

在一家咖啡工坊,青年学习冲咖啡。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摄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青年夜校成了不少年轻人“夜生活”新的打开方式;刷爆惠州年轻人朋友圈的惠享书房,环境优美,不仅可以免费看书借书,还可以自习、休息,每周还会开展不同主题的阅读推广活动……近年来,惠州这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又活力时尚的城市,不断拓宽为青年服务的文化平台,搭建多元复合的业态,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年轻人文化学习或娱乐休闲需求,增强城市对青年的吸引力。
“青年夜校”成为年轻人的“心灵滋养地”
“咖啡豆的种类,可以分为阿拉比卡豆、罗布斯塔豆和利比里卡三大类。”日前,一个宁谧的夜晚,在惠城区中科信业产业园三楼咖啡工坊,惠城区青年夜校之咖啡兴趣课开讲。伴随着浓郁的咖啡香,10多名青年一起探索咖啡的世界,享受惬意时光。
“我们可以通过咖啡杯测来鉴别咖啡的好坏、风味,我邀请几位同学一起来操作。”老师的话音刚落,扎着马尾的刘晓芬就举起了手,兴致勃勃地品测咖啡,整堂课上她都十分投入和享受。
“我对咖啡又爱又恨,恨是喝了会睡不着,爱是喜欢它那种需要沉淀下去才能品味到的独特味道。”性格活泼的刘晓芬来自江西赣州,目前在一家公司任人力资源管理,“我来惠州一年多了,平时的生活就单位、居住的小窝两点一线。”此前,朋友看到惠城青年公众号的青年夜校上有这个课程,刘晓芬就和朋友一起报名上课,“这样的课程很好,一杯咖啡的价格,能认识新朋友,又培养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今年以来,青年夜校在我市青年中火出了圈。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满足青年多元化成长发展需求,拓宽共青团服务青年阵地,今年以来,团市委积极链接各级团属资源,解锁“青年夜校”新模式,持续“助燃”青年新生活。在今年4月市级成功举办第一期“青年夜校”后,采取“1+4+13”的推广模式,即在1个县(区)、4个试点镇(街)开设“青年夜校”,再向13个青年阵地逐步延伸覆盖,有效满足青年在兴趣培养、技能提升、娱乐交友等方面的需求,为青年成长成才搭建广阔平台。
青年夜校在课程设计上,紧紧聚焦青年人需要什么就开设什么的原则来设计,价格亲民、课程多样、社交丰富、氛围轻松。每期课程结束后,结合实际情况和青年反馈不断丰富课程内容、优化授课形式,吸引更多青年参与,切实让青年夜校成为广大青年的“充电站”“服务站”“交友站”。截至目前,全市范围内已开办“青年夜校”课程218门、服务覆盖青年4263人次。
除了青年夜校外,我市的各级文化场馆每年也会推出公益培训、恵民大讲堂等活动,让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走进千家万户,惠及广大青年。
“颜值”与“内涵”兼具 惠享书房宝藏书店吸睛
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市图书馆里的惠享书房每天座无虚席,静寂无声,大家都埋头在自己的书籍或电脑前,认真地学习着。同样,坐落在东江公园内的“清风集”“明月颂”惠享书房,也都常常书友满座,成为读者们心灵休憩的港湾。
不仅是惠享书房,近年来,惠州街头涌现出越来越多“颜值”与“内涵”兼具的宝藏书店,现代时尚的装修设计、轻柔温馨的氛围营造、丰富多样的图书配置,成为青年人的热门打卡地,如愈欣书店、惠州“泊书店”(原购书中心)、西西弗书店、上野书屋、覔书店、一滴水图书馆等等。
张艳是本地人,毕业后回到了家乡从事教育培训行业,也是一个典型“书虫”,对书店有一种特别的情愫,曾专门跑到南京去打卡过各个先锋书店,现在她经常同朋友去惠州新开的书店探店,找寻自己喜欢的书籍。“书店也和城市一起在成长,越来越能摸准年轻人的需求。”张艳为惠州“生长”出各具特色的宝藏书店而自豪,“惠州也有了不少特色书店,一杯咖啡一本书,就可以沉浸一个下午。”张艳也是惠享书房的常客,“去那里,不只是看书,也可以加班写课件,因为那里氛围好,大家互不相识,互不打扰,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时抬头想懈怠一下,看到大家都在努力,就更有动力了。”
除了提供场所和书籍,各具特色的宝藏书店针对年轻人的需求,还推出了不同的文化交流活动,满足年轻人的松弛感、社交感、氛围感、存在感,已不单是年轻人获取知识的地方,也是享受文化、沟通交流的场所。
惠州市图书馆持续加强“惠享书房”建设,打造“惠享·阅四季”活动品牌,每周在各惠享书房开展不同主题的阅读推广活动,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优质、多元的阅读推广、文化交流和分享活动,以高品质文化供给,充实公共文化空间内涵,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高质量发展。
惠州日报记者马海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