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社地派镇直播间首播

主播带网友“云”上探寻地派山茶

2024年10月11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橙妹直播天团”主播与古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记祥探讨地派山茶文化。

“橙妹直播天团”主播与古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记祥探讨地派山茶文化。

山清水秀孕育出悠悠茶香。龙门毛茶,又称为毛叶茶、可可茶。在龙门地派镇古洞村,一株株百年树龄的毛茶古茶树生长在深山密林之中,所制成品也被人们称为“地派山茶”。10月10日,惠州日报社地派镇直播间首播,“橙妹直播天团”通过“云采茶”的方式,带领广大网友探寻龙门山茶文化、了解地派镇茶产业发展情况。这是惠州日报社通过“镇直播间”展现党报党媒主动担当作为,助力“百千万工程”在基层深入实施的又一次具体行动。

无污染生态环境造就地派山茶优良品质

地派镇在龙门县北部,处于群山之中,竹林丰茂,山林凝翠,风光优美。优越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地处热带潮湿的气候,孕育出独特的可可茶品种——龙门毛茶。

龙门毛茶古茶树何处寻?在直播中,惠州日报社“橙妹直播天团”携手古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龙门县潘嘉圆茶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潘记祥一同走进山林,徜徉于一垄垄依山绿涌成浪的茶树之间,在美好的自然风光中,向网友们推荐龙门毛茶。

“我们古洞村气候和地理环境非常好,森林覆盖率超过90%,村周边有个水库,加上土壤富含硒元素,因此这里种植的茶叶内含物质非常丰富,香气很容易就散发出来,也比较持久。”谈及古洞村产茶的优势,潘记祥向主播和网友们介绍,村里种植的茶树完全按照有机茶叶的种植方式来管理,不使用化肥农药,并采用人工除草和采摘,种出来的茶叶特别甘甜清香。正所谓好山好水出好茶。目前,古洞村山茶种植面积约1300亩,依山绿涌成浪的茶树,终年饱食山水富氧,正是无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地派山茶与众不同的优良特质。

在潘记祥看来,通过充分利用古洞村优越的自然条件,种植出优质茶叶,不仅可以打响当地茶叶品牌,提升龙门县茶产业知名度,也能进一步吸引外出年轻人返乡就业,助力古洞村实现乡村振兴。经过多年发展,目前,龙门县潘嘉圆茶业专业合作社已形成茶产业链,涵盖培育、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除带动村民种植茶种“鸿雁”外,潘记祥还倾注大量心血培育和推广本土珍稀野生毛茶,致力将毛茶产业发展成当地的特色产业。

为乡镇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大自然赠予了地派人幽幽茗香,也为地派发展山茶产业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地派镇聚力‘一村一品’,做好‘茶’文章,为当地农产品向文旅产品转化奠定了基础,也为地派镇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蓄势赋能。”在本次近1小时的直播过程中,“橙妹直播天团”主播不仅向收看直播的14万名网友介绍了古洞村茶叶种植情况,也进一步推广了地派镇茶文旅融合发展情况。在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的进程中,地派镇紧紧围绕“生态立镇、旅游旺镇”发展定位,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差异化高质量发展道路。地派镇相关负责人认为,惠州日报社“镇直播间”能第一时间多角度全方位传播地方乡村面貌、风土人情以及发展变化等,为助力地派农文旅高质量发展引流,对宣传推介地派很有帮助。

惠州日报社“镇直播间”是专注于镇街发展、乡村振兴的网络直播平台,致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服务。惠州日报社“镇直播间”可开展政务直播、新闻直播、活动直播、带货直播、文旅直播等一系列直播活动,展示我市镇街发展成果,动员聚合更多资源力量参与共创镇街美好未来。在直播形式上,除了开展室内直播外,还把“直播间”开到火热的社区中、开到希望的田野上,零距离直击、沉浸式体验镇街热气腾腾的发展气象。同时,还会邀请镇街领导、创业精英、项目代表、网红主播等,共同探讨发展话题、推介优势资源、推动交流合作。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