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图书馆开展“阅·光同行”文化助盲服务系列活动

让视障者“看见”世界

2024年10月17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无障碍电影展播、非遗小课堂进校园、盲文读物轮换……今年10月15日是第41个国际盲人节。为更好地丰富视障群体的文化生活,营造扶残助盲的良好新风尚,近日,惠州市图书馆深入社区、走进校园,面向社会开展“阅·光同行”文化助盲服务系列活动,以触手可及、丰富多元的文化服务举措点亮视障群体的阅读之光。

多措并举丰富视障人群文化生活

在惠城区江南街道,居民们戴上眼罩,与视障人士一同聆听电影画面讲解,“观看”无障碍电影《举起手来2》,享受“观”影乐趣。

无障碍电影展播免费预约上门,不仅满足了出行不便的视障人士文化需求,还通过影视展播和残健共融的参与模式,传播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全社会对视障群体的关注、尊重和理解,营造残健共融的良好社会风尚。

“这一次的体验很特别,尝试从视障人士的视角去‘看’电影,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会联想到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有很多不便,充满着许多挑战。我以后会对他们给予更多关注和帮助。”街道居民张先生感触颇深。

“小朋友们感受到了吗?这是我们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和印刷史上的‘活化石’——雕版印刷术……”跟随市图书馆馆员的讲解引导,一块块木板上凸起的文字,以及一个个刻着图案的瓦当正在惠州市特殊学校启明班学生的手中被细细摸索,他们通过手指间的触摸深刻感受着雕版印刷的独特魅力。

这是惠州市图书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技艺体验为载体设计的“非遗小课堂进校园”活动,让视障群体在知识讲解和手触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除了传统文化技艺体验以外,市图书馆还为市特殊学校服务点轮换了数十册盲文读物,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阅读需求。

“十分感谢市图书馆的到来,不仅为启明班的孩子带来了无障碍电影,还为他们更新了图书,普及了非遗知识,让他们体验到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市特殊学校李老师开心地说。

文化助盲服务项目累计举办活动108场次

近年来,市图书馆聚焦视障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于2019年推出了“阅·光同行”文化助盲服务项目,2021年与中国盲文图书馆结对共建,成为“中国盲文图书馆惠州市支馆”,实现文献资源、培训资源和活动资源共享。

通过改造视障人士阅览室,配备视障专用一体机、无障碍影音数据库等无障碍阅读资源与设备,市图书馆为到馆视障读者提供一对一引导服务,开展“预约借书”“无障碍电影”和“盲文图书”免费送上门服务,在馆外设立阅读推广点,常态化开展听书推广志愿服务等。同时,市图书馆还在重要节庆举办才艺表演、听书分享会、专题讲座、公益培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视障群体搭建互动交流平台……

多年来,市图书馆从线上到线下,不断创新服务举措,致力于为特殊群体提供更好的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据统计,“阅·光同行”文化助盲服务项目累计举办活动108场次,服务视障人士8660人次,入围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22个单位主办的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中的“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推荐名单事迹展示,获评2022年度“广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广东地区2022年-2023年阅读推广展示项目”等国家级、省级、市级个人和集体荣誉24项。

接下来,市图书馆将继续发挥职能作用,不断优化服务内容和形式,着力打造精准化、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切实保障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权益。

惠州日报记者龚妍 谭琳 通讯员陶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