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铸党魂、学习增斗志”党员进党校提级培训班学员开展分组研讨。市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建立市级网约车司机党群服务阵地,全市2万多名网约车司机有了专属的“家”;成立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学院,精准对接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组织培训,为新就业群体蓄力赋能;住宅小区推行快速登记小程序,助力快递外卖员送货“提速”……近年来,惠州聚焦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实施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惠‘新’行动”,引导网信、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邮政管理、工青妇等部门和街道社区有效参与,针对新就业群体的所想所盼、所需所急,推出系列暖“新”服务,构建新就业群体身边的服务圈,寓引领于服务之中,团结凝聚起广泛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力量。
强党建
多方聚力凝“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
“三天的培训,我们上了情景党课,参加了劳动教育,还参观了革命遗址,接受了革命精神洗礼,整个过程很有感触,收获满满。”今年9月,来自一家网约车公司的党员吴彩育参加了市委“两新”工委举办的“思想铸党魂、学习增斗志”党员进党校提级培训班,“这次学习让我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也激励我要努力做好手头的工作,服务好身边的群众,向优秀的党员靠拢。”
当前,我市“两新”党组织近3000个,“两新”组织党员3万多名,新业态从业人员近8万人。2023年以来,市委“两新”工委着眼“两企三新”普通党员全覆盖培训,以“一个也不能少”的态度和决心,大力推进“思想铸党魂、学习增斗志”党员进党校三年培训工作,成立市委“两新”工委党校、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学院,“量体裁衣”制订各类党员培训计划,推动全市近2万名党员分批进入党校、干部学院接受集中教育培训,不断增强“两企三新”党员意识,激发党员立足岗位干事创业热情。
同时,市委社会工作部坚持组织联建、工作联动、阵地联创、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整合有关职能部门资源,主动将服务下沉到新就业群体身边。
市总工会、市妇联以“党建带群建”,深化“群建服务党建”,立足新业态劳动者需求,在市工人文化宫等阵地常态化开展困难帮扶、法律服务、健康讲座、心理咨询、文体活动等。
市快递行业党委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快递行业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专项行动,推动快递企业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签订集体协议,保障快递员劳动时间、福利、安全和职业培训等待遇落到实处;推进基层快递网点快递员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参保率达98%。
博罗县司法局联合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打造“博罗县新业态劳动者法律援助工作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
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一项项惠民暖心的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广覆盖
推动服务贴“新”
快递小哥、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每天奔走在大街小巷、社区楼宇,是民生服务的重要力量,但长期活动于户外、经常风吹日晒雨淋的他们,也盼望有一处能歇歇脚的地方。
紧扣新就业群体普遍诉求和个性需求,立足该群体工作特点,惠州持续升级打造各类党群服务阵地,针对性配套完善服务设施,让党群服务循着新就业群体生活工作的足迹开枝散叶。
目前,全市1458个党群服务中心、158个惠民驿站持续完善服务设施,地图位置信息全面上线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平台,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的“一刻钟服务圈”,让党群惠民服务在“方寸之间”触手可及。
同时,结合新就业群体工作特点,探索把党群服务阵地建在新就业群体工作生活相对集中的区域。
根据网约车司机定期集中培训的特点,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推动在网约车平台企业的合作企业建立市级网约车司机党群服务阵地。
惠州市网约车司机党群服务中心位于惠城区三栋镇竹仔园翠竹五路,面积约300平方米,设有休息区、充电区、洽谈室、图书角、饭堂、党建文化展示区、卫生间等功能区,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网约车司机“如厕难、停车难、充电难、休息难”等问题,还可以为全市网约车司机提供政治理论学习、业务咨询办理、休憩就餐、安全培训、心理辅导等服务,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有“家”可归、有心可依、有事可为。
走进位于惠城区桥东街道西江社区中海物业惠州公司水岸城二三期管理处的“暖心驿站”,记者看到,驿站配备了服务吧台、便民提水点、卫生间、饮水机、自助打印机、便民药箱等,可为居民群众和新就业群体提供免费饮水、临时休息、手机充电、紧急避雨、如厕等服务。
“忙了一上午,到这里来休息一下,喝口水或者是给电动车充充电,都挺好的。”快递小哥涂伟青主要负责其公司在市区水岸城二三期的快递业务,对于小区设立的“暖心驿站”,他感到非常贴心。
显担当
促进共治融“新”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既是党组织的服务对象,也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市委社会工作部、各行业党委、各街道社区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共同参与到社会服务和基层治理中来,倡议号召社会大众给予新就业群体多一份包容和关心,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让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更美好。
今年6月,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组建了由44名党员带队的500名网约车司机爱心免费送考服务团队,在高考期间为广大学子的顺畅出行提供免费接送服务。
28岁的网约车司机郭宁奇第一时间报名参加,顺利护送一名考生进入考场。在日常工作中,他也会身体力行地帮助有需要的乘客,甚至给情况特殊的乘客免单。“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做点正能量的事。”郭宁奇说。
在惠城区桥东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中海物业惠州公司党支部在住宅小区推行了“中海优行”快速自助通行小程序,有效解决了快递小哥、外卖员送货上门的“最后一百米”问题,营造关爱新就业群体的良好氛围,也为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构建了平台。
“快递外卖员首次登记只需微信扫码、填写信息、授权、亮码通行4个步骤即可验证通过,之后30日内只需扫码确认即通行,实现流程明、人员清、通行快。”中海物业惠州公司水岸城二三期项目经理王云华说,该小程序既提高了小区管理的安全性,又解决小区物业门岗“严管理”与快递外卖员“快送货”之间的矛盾。
“扫码确认就可以通行,比以前现场登记确实方便了。”外卖员小林说,“这个小程序,不仅帮助我们提高了送餐效率,也让我感受到这份工作越来越被大家关注和认可了。”
在大亚湾开发区西区街道新惠社区,关爱新就业群体活动形式多样。今年5月,新惠社区分别在辖区的惠州市捷普商业服务有限公司和彩运物流园开展了“五一”暖心服务活动。社区工作人员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义剪、义诊和心理咨询等服务,并在线上线下号召辖区居民给予新就业群体更多的耐心、支持、包容,积极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大家庭”。中秋节前夕,新惠社区组织辖区新就业群体参与品月饼、投壶和猜灯谜等活动,并为他们送上月饼和中秋祝福,让他们感受到社区的关爱和温暖。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