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诚并不等同于毫无保留地说出所有想法,而是在表达自己的同时考虑对方的感受和接受能力。”“自信自律是社交礼仪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它不仅有助于展现良好的个人形象,还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这些句子出自“广东最美志愿者”、惠州“道德讲堂”宣讲师、高级礼仪培训师胡枫撰写的《职场礼仪实用手册》一书,该书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全书立足于“律己敬人”的写作宗旨,从形象礼仪、服饰礼仪、社交礼仪、餐桌礼仪、接待礼仪、办公礼仪等10个方面探讨职场礼仪,是一本内容全面、深入的礼仪学习指南,对于广大职场人士提升礼仪意识、处理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传统礼仪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拓展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素来讲究礼仪,《礼记》云“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简明扼要地说明了礼仪对于个人素质、修为的重要性。进入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和工作半径的不断扩大、公共场所活动的增多,传统礼仪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拓展。比如,多人一起走路时,不要在道路上长时间边走边聊,以免阻碍交通、造成交通事故;到银行等地方办事时,除了不要插队,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求职面试时,要注意语言交流和非语言沟通;与人约谈事项时,要尊重差异、有效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时间。
本书是胡枫长期从事礼仪推广、教学的总结和实践结晶,不仅涵盖了传统礼仪的精髓,更融入现代职场的最新趋势和需求,是职场人士的良师益友。在第一章“形象礼仪”中,她从仪容礼仪、仪表礼仪、仪态礼仪、表情礼仪等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如发型设计、口腔清洁、妆容设计、着装要求、坐姿站姿、微笑交流等。在第八章“办公礼仪”中,她提到,要重视工作汇报、事项解说、会场布置等。在讲到“电子邮件礼仪”时,她说,首次与对方沟通,要致以问候语、介绍自己的身份和联系方式;要简明扼要说明事由和目的,文字要简洁;还要注意保密,以防信息泄露。这些细节,都是大家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作者都进行了提示。
对外交往要学会正确“避坑”
近几年来,随着对外交往和出国工作旅游日益增多,一些人常常与外国人打交道。在涉外交往中,如何做好涉外礼仪?胡枫为此专门辟出“涉外礼仪”一章,提出要注意以下关键问题:外貌形象、行为举止、不卑不亢、文化差异、尊重隐私、女士优先、入乡随俗等。作者还特意列举了一些文化差异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眼神交流在一些文化背景中被视为建立信任和展现自信的重要方式,而在另外一些文化背景中则可能被视为侵犯隐私或者挑衅的行为;微笑在一些文化背景下被视为友好和善意,但在另外一些文化背景下则可能被视为不诚实、虚伪的表现;抚摸孩子的头顶、拥抱孩子,在我们眼中是表达喜爱的身体语言,但在一些文化背景下是具有冒犯性的。作者为此提醒:在与外国人交往的时候,要注意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身体语言习惯等,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正确“避坑”,全面系统掌握涉外礼仪,促进国际交流和合作。
为了增强本书的可读性,胡枫还在一些章节后面设置了“延伸阅读”,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回答了读者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日常服饰搭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拥抱礼是否适合中国人,敬茶之后怎样选择添茶时机等。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根据不同的场景、场合,给了很有参考性的答案。
(祁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