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助力惠州农业生产节本增效

无人机“带飞” 农业添“羽翼”

2024年11月14日惠州日报惠州日报
字号:T|T
    我市大力推广植保无人机专业化统防统治。惠州日报记者陈春惠 摄

我市大力推广植保无人机专业化统防统治。惠州日报记者陈春惠 摄

●惠州日报记者陈春惠

日前,在龙门县龙田镇的绿盛柑桔种植园内,一架植保无人机在群山环绕的种植园中“嗡、嗡”地腾空而起,细密的大流量雾滴随之落在绿油油的叶片上……

植保无人机在水稻、蔬菜、果树等农作物上开展飞防作业的场景,在惠州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省时、省工、省钱……优点多多的植保无人机飞防,受到越来越多的农户青睐。如今,有了植保无人机的加持,农业增产更有保障,农民增收更有盼头。

无人机飞防治虫助丰产

“用无人机来打药,变化就大了,打药速度很快,还能省下不少钱呢!”龙门县绿盛柑桔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谭罗生说。眼前,植保无人机沿着设定路线在果园上空来回穿梭,所过之处,如同下了一场细雨,比雨滴还要“精致”的雾状药液轻柔地覆盖在片片绿叶上,很快,连片的种植园就披上了一件轻薄的“防护衣”。

谭罗生的果园经过二十多年发展,种植面积从原来的180亩逐渐扩大到340亩。为促进农业生产,保证柑橘品质,近几年,果园开始采用植保无人机开展病虫害防治。“以前人工打药,两个人一天只能打20亩,而且人工背喷雾器或是用打药枪,药剂用得比较多,也比较浪费。现在,一架无人机一天可以作业100多亩,喷洒雾化农药既安全又省药,能节省大约50%的成本。”谭罗生说。

“龙门全县种植柑橘超15万亩,由于柑橘溃疡病、褐斑病、红(锈)蜘蛛、蚜虫等病虫害较多,因此柑橘施药的次数也会比较多。采用植保无人机,能有效提升施药效率。”龙门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

作为全国首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龙门县近年来积极进行统防统治示范推广,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作业,尤其是针对当地“主打”的柑橘、水稻等农作物,探索试验不同机型、不同亩用药液量情况下的防治效果,筛选最优的无人机机型和施药方案。

说起无人机飞防的成效,谭罗生有着深切感受。目前,果园内种植了茶枝柑、贡柑、年桔,其中以茶枝柑为主,主要供给市场用于制作陈皮、小青柑。“用上无人机后,虫害少了,产量也更有保障,丰产期年产鲜果5000~7000斤/亩,而且果子的品质也更好,很受市场欢迎。”

惠州已拥有植保无人机超300架

近年来,植保无人机以其作业效率高、减少劳动力、不受地理环境限制、节水节药等地面机具无法替代的优势迅猛发展。截至2023年底,我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超20万架,防治面积超20亿亩次,植保无人机的保有量和防治面积均居世界首位。“植保无人机作业对象几乎覆盖了所有农作物,并且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主任彭彬说。

如今在惠州,无人机也越来越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使用无人机进行播种、施肥、喷药等工作,安全性更高,也能提高效率,尤其是在大面积的农田或者地形复杂的山林,只要不是特别恶劣的天气,基本可以提供全天时的植保服务。”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植物保护部部长刘凤沂说。

刘凤沂介绍,在病虫害防治领域,植保无人机应用精准定位和智能飞控系统,综合协调作业环境、飞行轨迹以及载药量运行消耗参数,准确控制药液喷洒量,在提高防治效果的同时,还能减少药剂浪费和环境污染,做到节本增效。

基于无人机植保的优势,近年来,在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的指导下,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积极引导培育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大力示范推广无人机绿色防控技术,为农业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全市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建档立卡29家,拥有大中型药械348台,其中植保无人机312架,开展粮食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679万亩次。

全市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逐年壮大

众所周知,惠东是我市荔枝主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要求不断提升,不少果农将原来传统的荔枝品种改为市场主推、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对植保无人机保障荔枝品质的需求也不断加大。为此,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着力推广植保无人机专业化统防统治荔枝病虫害,帮助果农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大幅减轻果农的工作强度,得到果农的认可。

“今年以来,我们已经服务了十多户果农,服务面积有几千亩。”惠州市盛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盛军说,目前公司拥有无人机7架,主要服务惠东梁化、白花等地区的荔枝果农。

在荔枝树上,无人机飞防一年要运用多次,尤其是在保花保果期及病虫害高发期。“一架无人机一天能作业大约200亩,飞手在远处操作就可以实现整个果园的飞防作业,对施药者来说,更具安全性。”张盛军说。

为达到更为理想的防治效果,近两年,张盛军跟随市场脚步,不断更新升级无人机型号。“更新后的设备载水量、载药量更大,无人机旋桨产生的风压、风场也更大,药物能更均匀地穿透树冠。”与此同时,他还安排农艺师指导果农用药,根据果树不同生长阶段,采用低毒高效农药。“这两年,农户看到用植保无人机防治荔枝病虫害达到了预期效果,更加认可和接受了,不少果农主动打电话来购买服务。”

为了更好服务农户,让农户“解放双手”,惠州市蜻蜓植保科技有限公司则成立了“蜻蜓联盟”,通过服务联盟有效整合粤东片无人机手队伍,搭建线上线下业务平台,为惠州广大种植企业、农户提供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飞防植保服务,托管服务覆盖“耕、种、防、收”全过程。“目前公司有无人机30余架,合作机手200多人,主要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年飞防植保面积15万亩,飞播播撒3.5万亩,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该公司总经理陈俊宇说。

“我市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逐年壮大,无人机植保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刘凤沂说,“接下来,将持续培育壮大无人机植保队伍,提升精准选药、科学配药、高效喷药等专业化程度。同时,针对不同农作物,探索更高效的无人机植保方案,助力我市农业‘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