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口镇 链接社会力量帮助困难群体

“微心愿”入库 点对点帮扶

2024年11月18日惠州日报惠东新闻
字号:T|T

11月15日,来自仲恺高新区的一爱心企业和慈善团队到宝口镇开展慈善活动,慰问10户困难家庭,入户走访了解困难家庭具体情况,发放慰问金以及大米、食用油、洗衣液等物品。“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社会关爱温暖有需要的人。期待更多爱心企业参与进来,共同用小善举汇聚大力量。”爱心企业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惠东县宝口镇通过广泛组织社会力量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微心愿”解决群众的急切需求,搭建社会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平台,建立“微心愿”库,链接社会资源开展爱心公益行动,吸引了各级爱心组织和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着力构建群策群力新格局。

70项“微心愿”得以实现

“希望家门口小路能得到修整,方便腿脚不便的人出行。”“希望拥有新的文具。”“希望家里能换新的桌椅……”宝口镇党委、政府策划并落地实施了“点亮困难群众微心愿”党建共建活动,党员干部通过入户走访、集中摸排等方式,广泛征集困难群众的“微心愿”。经过细致梳理,整理70项具体而迫切的需求。

“我们积极探索党建共建方式,主动与爱心社会组织、企业建立联动机制,寻求资金或物资支持,为有需要的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密切企业与群众的关系,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百千万工程’建设中来。”宝口镇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宝口镇已建立了群众“微心愿”库,采用点对点帮扶方式,为辖区内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及时帮助。得益于多家爱心企业的慷慨解囊和积极参与,已筹集公益资金约8万元,70项“微心愿”得以实现。目前相关活动仍在推进当中,接下来,宝口镇将继续聚焦民生服务,持续开展认领“微心愿”活动,不断完善困难帮扶机制,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升级打造帮教“微阵地”

在宝口镇有这样一个工作室,由一群热心公益事业的教师自发成立,主要关注义务教育阶段山区留守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致力于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心理辅导。这就是邓梦冰创新工作室。

在每学期开学初,工作室成员分别对自己所负责的留守孩子家庭情况进行摸底调查,100%建立档案。在校内,教师成为留守孩子的代理家长并承担起辅导学业、疏导心理、沟通情感、矫正行为的职能;在校外,工作室成员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努力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拓展活动,帮助和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困难。

近期,宝口镇政府对工作室进行调研,了解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提升相关硬件设施。此前,依托工作室开展了“我为绿美宝口献一策——变废为宝创意手工比赛”,进一步激发学生建设家乡的热情,发挥工作室帮教作用。

“目前我们正向社会各界募集资金支持,让工作室常态化运作起来,打造成为帮扶困难学生、困难家庭的阵地。”宝口镇有关负责人说。

惠州日报记者洪鹊儿 通讯员罗文洁陈怡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