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全力推动开展“万名专家下基层、服务帮扶促安全”行动

专家指导隐患排查整治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能力

2024年11月20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近日,省应急管理厅组织专家对我市4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开展专家指导服务,重点对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平面布局、建筑结构、防静电设施、消防设施等基础设施达标建设情况进行帮扶指导。

这是全省开展“万名专家下基层、服务帮扶促安全”行动的一幕。记者从市应急管理局获悉,我市全力推动该行动落地落实,助力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其中包括今年以来会同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对大亚湾石化区、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等化工园区的重点企业进行指导帮扶,排查整改隐患问题485项,推动落实“十有两禁”要求,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提升高危化工企业风险防控水平

市应急管理局近日在大亚湾石化区组织召开全市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暨重点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推动化工园区安全生产再上新台阶。

作为危险化学品大市,惠州化工企业数量、规模和安全风险位居全省第一。惠州应急管理部门扎实开展化工和危险化学品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严格实施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全力推动化工园区认定和整治提升,持续探索有效管用的监管举措,以高水平安全护航全市高质量发展。

“结合省‘万名专家下基层、服务帮扶促安全’行动,我市紧盯抓实基层指导帮扶,一方面突出重点抓典型,实施安全生产深度检查,另一方面推动企业升级淘汰落后工艺设备、改造老旧装置及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行动通过法律宣讲、业务培训、隐患排查、专家会诊、应急演练等形式,进一步夯实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基础,提升高危化工企业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为切实提升惠阳区新材料产业园区安全技术保障水平,市应急管理局邀请大亚湾石化区第三方服务机构专家、本地专家以及惠阳区新材料产业园区驻班专家共同参与,围绕工艺、电仪、设备、安全基础管理等方面,以最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对惠阳区新材料产业园区5家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指导帮扶,发现并督促整改隐患问题304项。同时,指导惠阳区制定综合体检服务工作方案,对园区内53家企业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分级分类体检服务指导,发现并督促整改隐患问题931项(含重大事故隐患55项),实现安全生产体检、整改、普法、提升的良性循环格局。

推动企业“会查会改”“真查查真”

为全力推动解决高危企业风险隐患看不到、想不到、排不出、查不出、治不到、改不到等问题,努力破除制约企业安全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问题,市应急管理局聘请国内非煤矿山、金属冶炼、铝加工(深井铸造)科研领域权威机构,对辖区内非煤矿山、金属冶炼、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每年开展2次全覆盖“安全管家服务”工作。

今年以来,对全市16个非煤矿山、2个金属冶炼、4个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开展了批次“全覆盖”会诊,累计发现一般隐患问题298个,梳理分析共性问题17个,指导提升建议13个。

在工贸重点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上,根据省有关工作方案,我市选取重点县、区工贸重点企业28家,通过专家指导服务发现存在重大事故隐患16项、一般问题隐患213项。主要问题包括对有限空间定义不明确,对厂区部分消防水池、生活水池等未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地方是否界定为有限空间不够清晰,员工应急救援设备穿戴使用不规范等。

“我市历来高度重视发挥专家指导服务的作用,将工作落脚点放在排查整治的实际效果上,既指出问题、也教会排查,推动企业会查隐患、会改隐患,真查隐患、查真隐患。”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聘请权威专家深入开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并给出专业指导意见,全市非煤矿山、金属冶炼、铝加工(深井铸造)等行业风险进一步得到规范管控,企业日常监管工作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提升。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特约通讯员李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