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缺成诗

□齐婷婷

2024年12月15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漫步于楼下的小公园,阳光透过金黄的树叶,落下斑驳的光影,清风拂过,光影闪烁。夕阳的余晖洒在石桥上,桥身的石块已有不少残缺。

行至桥下,陡然发现地面上遒劲有力的字,便收住脚步细看一番,“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那是五岁诵六甲的李白。他半生颠沛,游历山川,以神来之笔写下让天下士人为之震动的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时代的激荡让他的才华得到了施展,从而成就了他豪迈的浪漫主义不朽诗篇。

想起近期热播剧《玫瑰的故事》,我远行的思绪被拉回。聪慧美丽的玫瑰是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她在家人的关爱中成长,曾天真地将爱情当作生活的全部。初恋遇到了将事业看得高于一切的庄国栋。后来与方协文又经历了十年婚姻,让她失去了彩色生涯。面对困境,她勇敢地转身离去,因为她有直面自己的勇气和做自己的决心。玫瑰从未否认裂痕,反而为活出更精彩的自己而努力着。

古曲《二泉映月》时而柔缓,时而激昂,像奔流入海的溪流,曲调最终归于平静,是中国民间音乐家阿炳的代表作。这位音乐家幼年因父母而饱受诟病,中年后双眼失明,沿街乞讨。后来,阿炳的一生永远定格在了57岁。阿炳凭着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用生命创造出旷世名曲。

人的一生,谁能无缺。失了花瓣的玫瑰,即使不完美,仍旧美得让人心动,因为缺憾所以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