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冬味已备好

红薯、甘蔗、柑橘等农作物陆续成熟

2024年12月17日惠州日报博罗新闻
字号:T|T
    窑红薯是大多数游客到洪湖村旅游必打卡的项目。

窑红薯是大多数游客到洪湖村旅游必打卡的项目。

红薯香香,甘蔗甜甜。初冬,用味尝出来。在博罗,红薯、甘蔗、柑橘等农作物陆续成熟,好味道已经备好,欢迎游客前来采摘体验。

红薯香香,甘蔗甜甜,人气旺旺

清晨,初冬暖阳升起,阳光洒在大地上,村民已经在田地里忙活起来。在博罗县麻陂镇洪湖村,晚造水稻已经采收完毕,田地里成片的红薯、甘蔗已经成熟,村民在地里挖着红薯、收着甘蔗。

“红薯成熟了,挖些回去,晾晾、晒晒,游客很喜欢。”村民黄阿姨说,每到红薯成熟的季节,她会先把红薯收回家,等待游客前来购买。在洪湖村,红薯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旅游特产,受到游客欢迎。村干部吕爱峰说,乡村振兴战略和“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农业公园建起来、村容村貌美起来、农产品种起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村民家里的土特产变成了争相购买的香饽饽。洪湖村的红薯就是其中之一,因为粉糯香甜,备受游客喜爱。

农产品变成旅游产品,这是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农事的体验则是乡村旅游的更深体验,也是一种新尝试。在地里窑红薯,是大多数游客到洪湖村的必打卡项目。游客在村民的指导和帮助下,垒窑烧红薯,带来无尽的童年回忆和乡村生活的满满参与感。

洪湖村土地资源丰富,种出来的农特产品质量有口皆碑。这为农特产品变为旅游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冬时节,洪湖村的水果甘蔗也陆续成熟,清甜爽口的甘蔗颇受欢迎。

产业兴旺带动村民增收

就地取材,就地体验,对于广大农村而言,这是一种销售方式的转变,也是一种思路的转型。

农旅体验项目给村民带来了农产品的销售,给乡村带来旺盛的人气,是增收致富的一条可行路子。在博罗县,乡村振兴战略和“百千万工程”的实施让乡村变美的同时,也让村民在美中求发展,在产业兴旺的参与中实现增收致富。

乡村旅游的参与无疑是这场求变之旅的重要一环。村民种植的柑橘、红薯、蔬菜、瓜果成为了受热捧的农特旅游产品。民宿、田园综合体的进驻,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让村民成为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村民张罗起了农家乐、家庭民宿,成为乡村旅游的经营者。

在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博罗县的福田、长宁、横河等乡镇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民宿经济、露营经济方兴未艾。这些民宿有村民自营的,也有企业投资建设的。民宿既为村民带来了就业岗位,也为村民农特产品的销售带来了人气。在这场农旅融合、求变之旅中,村民多渠道参与,无论是从业人员,还是经营者、创业者,最终殊途同归,实现收入的增加。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