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讯 (记者谢宝树 通讯员吴国志)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35个集群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广深佛惠莞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入选,成为今年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据悉,加上2022年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产业集群,至此,惠州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网联汽车两大优势产业链,双双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此次由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联合培育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将坚持“三纵(乘用车、商用车、公用车),三横(电动汽车、无人驾驶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三核(核心技术、核心资源、核心平台)”的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加快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集群主导产业规模实力全国领先
产业集群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形态,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决策部署,早在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开始搭建集群间相互比拼的“赛场”,从不同行业领域内的领先者中,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选出能承担国家使命、代表我国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近年来,广东省坚持制造业当家,统筹要素资源,全力打造汽车等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目前,广深佛惠莞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规模实力全国领先。2023年,该集群实现汽车产量超500万辆,占广东省96%,占全国16.6%。其中,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量近240万辆,占全国25%。集群汽车制造业统计口径拥有规上企业4223家、主导产业产值1.85万亿,拥有比亚迪、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小鹏汽车、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东风日产、一汽大众、一汽解放、华为等龙头企业。
六市产业链错位发展
广深佛惠莞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在整车、零部件等方面主导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比如,在零部件方面,华为、德赛西威、华阳集团、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优势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聚集,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5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7家。
其中,一批惠州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拔得头筹。如德赛西威的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和车载显示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均居第一,华阳集团的车载抬头显示(HUD)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居第一。
经过多年发展,六市已形成涵盖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如广州、深圳以整车制造及智驾算法、软件为核心,惠州、东莞以汽车电子为基础,佛山、中山重点是传统及新能源零部件产业,产业链有序竞争、错位发展,上下游企业间互动活跃,如小鹏汽车与亿纬锂能等龙头企业间深度合作,积极营造良好企业梯队和产业生态。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要求,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加大对国家级集群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向集群汇聚,推动国家级集群之间、国家级集群与省级集群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跨区域协同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惠州上榜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50强城市
近年来,惠州坚持制造业当家,聚力打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以打造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为目标,锻长板、扬优势、育新板、优平台,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等五大主导产业,先进制造业的核心作用持续增强,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发展。
惠州市与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等地市共同上榜了2023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50强城市,是全国重要的汽车电子生产基地。在智能驾驶(雷达、定位和摄像头)、智能座舱、车载通信系统和汽车线束产业等环节具有较强优势,集聚了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重点企业,拥有45家产业链企业。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推动智能网联等产业发展,2024年以来,该局牵头编制实施《惠州市打造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实施方案》《惠州市贯彻落实广东省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分工方案》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在本市辖区内积极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等工作。
2022年12月,惠州市东江智能网联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在仲恺区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试运行自动驾驶公交线路,采取通勤和定点模式运行,分别开通“社溪线”和“宏溪线”两条线,配备L4级自动驾驶微循环公交车12辆和随车安全员16人。自线路试运行以来,已累计安全运行里程超50万公里,日均客流量约200人次。
据介绍,亿纬锂能、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等惠州企业还入选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百强,其中德赛西威还是我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链主”企业。此外,惠州还有住润电装、住成电装、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博实结等其他数十家汽车产业链企业,与国内众多车企形成了紧密的协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