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漫漫

□王艳青

2024年12月22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立冬刚过,闺蜜小希便邀我至院中一隅,那里巧妙设下围炉煮茶之地。

金黄的银杏叶轻摇,银杏树下摆放着一张胡桃木长桌,岁月在其表面勾勒出不规则的年轮轨迹。桌上,三座泥红陶炉静静伫立,炉里炭火发了疯似地燃烧,炉上放着一盏泥白色的短把手陶壶,陶壶旁边的钢丝网上挤满了板栗、红薯、花生和橘子,一个个被烤得焦香四溢,温暖了整个院子。茶香袅袅,烟火气息满满。

谈及茶,我恍若穿越至唐代,茶文化鼎盛之时,陆羽隐于山林,潜心撰写《茶经》。晨起他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蘑鞋,山林小道旁的草间露珠随着他的脚步入农家、采茶园、觅清泉。时人称谓今之“楚狂接舆”。因有陆羽的痴迷创作,才有了流芳百世的《茶经》。茶人们品茶之味,明茶之理,爽心悦目!这与端来一瓢一碗,几口灌下,那意境自然大不相同。

陆游笔下,也有茶香缕缕,尤在《雪后煎茶》一诗中。晚年他归隐故里,尘事皆忘,唯茶是伴。一次雪后,他来到井边取雪,放好炉火,就地煎茶。炉里炭火烧得旺,像极了软柿子芯在流淌,炉上陶壶里的茶水翻滚,浓浓茶香扑面而来。端起杯子品上一口,宁静的晚年生活惬意十足。随后作诗:“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85岁的他已至暮年,尘念尽抛,这份闲适与超脱,让后世无数人向往。

论茶香普及,朱元璋也算功不可没。昔日贫寒的朱元璋,于一个冬日踏入古刹寻求温饱。他衣衫褴褛,寒风中瑟瑟发抖。庙中老和尚心生怜悯,从后院轻捻一把嫩绿的茶芽,投入古朴陶炉慢火烹煮。碗中滚烫的茶水飘着淡淡的茶香,朱元璋喝下这碗茶后,顿时浑身暖和起来,精神振奋了许多。他没承想,一把不知名的叶子在水里煮上一番,竟有如此醇香浓厚的味道!直至后来他当上皇帝,依然对那碗茶念念不忘。由此茶文化从达官贵人普及到平民百姓间。

从古至今,几千年里总有茶香漫漫。有一盏茶相伴,日子也飘散着香气。茶香悠悠醉人心,文化瑰宝永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