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审议2023年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

整改促进增收节支超2亿 挽回损失700万元

2024年12月27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12月25日召开的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2023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通过整改,已促进增收节支21086.75万元,挽回损失707.17万元,推动建章立制9项,追责问责8个单位、11名责任人员。

整改情况

推动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今年7月,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2023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并印发《惠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2023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的决议》,要求市政府高度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扎实做好整改工作,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情况。

12月25日,市审计局局长欧阳絮梅在作《报告》时说,市政府狠抓审计整改落实,要求各县(区)、各部门增强做好审计整改工作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推动“治已病”和“防未病”相结合,坚决维护审计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截至12月16日,《关于2023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指出的49个问题中,要求立行立改的23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要求分阶段整改的21个问题,已完成整改9个,正在整改中12个;要求持续整改的5个问题均在整改中。

欧阳絮梅介绍,通过建立审计整改“回头看”机制,压实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加大审计督促检查力度,市审计局联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等主管部门对有关县(区)开展审计整改督导,检查重点、难点问题的整改进展情况,深入分析问题症结,指导改进整改措施;对未按要求整改到位的问题,纳入市委巡察、市政府督查范围,督促相关单位加大整改工作力度,加强部门协作和上下联动,促进审计整改质效双提升。对于审计移送问题和线索,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主管部门均予以核实处理,推动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财政管理

非税收入上缴财政19946.04万元

关于4个市直单位、17个区级单位催缴非税收入不到位,涉及金额5.13亿元问题,《报告》指出,已责成有关单位采取措施催收,加大执法力度和罚没收入管理力度。截至12月16日,已上缴财政19946.04万元(含滞纳金),进入司法程序追缴1006.85万元。

对于预算管理不严造成超预算、无预算支出问题,市自然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等21个单位已在编制2025年度预算时进一步加强支出管理,提高预算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同时加强相关人员业务培训,确保在预算范围内开支各项费用。

《报告》介绍,2024年度有75个项目预算存在执行率低的问题,根据工作实际已取消35个,其余40个项目,截至12月16日已累计拨付1452.94万元,由市财政部门调整收回86.31万元,剩余3172.52万元正在按进度拨付。接下来,有关单位将加大项目推进力度,不断提高预算执行率。

此外,审计发现部分单位存在政府采购不规范、未按规定公开招标等问题,《报告》介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市交通工程造价站、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等单位立行立改,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重点民生和惠企利民政策落实审计

相关民办学校已严格执行摇号招录政策

在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办学不规范的问题整改方面,市、县(区)教育部门通过书面提醒、约谈学校负责人、暗访调查等方式指导、督促相关学校落实整改,2024年秋季学期起,相关民办学校已严格执行摇号招录政策,停止违规招生行为。

关于生育津贴审核发放不严的问题,市医保局立行立改,已向23人补发生育津贴10.74万元,向11人追回多发生育津贴4.21万元,向2家医院追回多支出的医保基金0.13万元,并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

代建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审计

核减虚高造价630.17万元

关于3个项目不按招标文件和中标人投标文件的内容订立合同,造成虚高造价630.17万元问题。《报告》指出,已责成市代建项目管理局与项目设计单位签订补充协议,核减虚高造价630.17万元,避免财政资金损失。同时,修订各类合同示范文本,由法律顾问对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

关于4个项目虚高造价或多计费用87.61万元问题,市代建项目管理局已撤销3个项目的3份变更签证,涉及虚高造价62.61万元由施工单位自行承担,已协商1个项目的设计单位依法签订补充协议,修订设计费结算条款,扣减概念方案设计费25万元。

《报告》指出,在市植物园一期项目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方面,已强化对设计单位履约履责和服务质量管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林业局先后约谈设计单位,将其列为重点监督检查对象,督促其严格严谨开展设计工作。关于未达约定条件提前支付1360万元工程款问题,市林业局已向施工单位追回相关工程款在提前支付期间产生的活期存款利息1.13万元。关于未按照合同约定处罚绿化养护单位问题,市林科所已组织相关单位完成苗木补植并通过验收,根据合同服务标准及有关考核条款规定,已对绿化养护单位未按约定补植花苗的行为给予扣分及罚款0.7万元。

在G205国道改造惠州段竣工决算审计方面,多计建安工程结算价款,涉及金额649.74万元,已责成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会同市交通造价站据实决算,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已于2024年5月向施工单位追回多付工程款649.74万元;多计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33.41万元的问题,已责成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会同市交通造价站据实决算,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已于2024年5月向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追回多付勘察设计费、监理费等共57.43万元。

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审计情况

市属国企累计盘活不动产90多万平方米

在市属国有企业审计方面,市审计局重点审计了6家国有企业集团及有关下属企业深化改革、资产管理等方面情况。关于部分土地和房产闲置问题,《报告》指出,已责成市国资委组织所属国企认真研究,分类建立资产盘活项目库,持续推进存量资产盘活。截至12月16日,已累计盘活不动产123宗、面积90多万平方米。其中,通过租赁方式盘活不动产111宗,租金收入从原来的748万元/年大幅提升至2479万元/年;通过资产处置或政府收储方式盘活不动产9宗,收回资金近4亿元。

关于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整合下属企业不彻底问题,截至今年12月16日,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已完成9家、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已完成1家企业的工商注销登记;正在积极推进3家企业办理清算和工商注销手续,推动4家企业吸收合并为2家,消除内部同业竞争,整合企业层级和管理架构,提升经营效益。

在林业资源保护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方面,关于“一卡(折)通”制度落实不到位问题,博罗县、龙门县立行立改,2024年度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均已按要求采取“一卡(折)通”方式发放;审计指出的15宗“以罚代管”违法用林地块,已完成复绿4宗,已依法延长临时用林期限1宗,剩余10宗已责令相关责任人(单位)限期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对于未完成执收的7宗案件,已追缴罚款5.54万元,剩余20.18万元拟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建议

扎实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

“虽然我市目前的审计整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从审计整改的具体情况看,部分单位的整改工作推进力度、整改质量仍有待提高,部分问题未能得到全面纠正。”欧阳絮梅介绍,接下来,市政府将扎实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以有力有效审计整改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虽然今年我市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整改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单位设定的整改时限过长、审计整改工作推进力度仍需加强;将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还不够充分,对审计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各相关部门举一反三、从体制机制上查找问题原因、推动建章立制做得还不够,跟踪督办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要压实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主体责任,加强未整改到位问题督办,推进整改全面落实。对拖延整改和整改不到位的部门和单位,查明原因,加大追责问责力度,确保审计查出的问题逐项落实,切实维护审计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深化源头治理意识,加强对审计查出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的分析研究,既要纠正具体问题,更要举一反三,推动整改标本兼治。

“提升审计质效,强化审计监督力度。”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持续实行审计工作关口前移,加大对重点项目、重大资金的审计力度。推进数智强审,提高运用数据分析发现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能力,多方位提升审计效能,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通讯员钟笑盈 翟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