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房顶装上太阳能光伏板。

风光能路灯环保节能。
在高潭镇新联村,村居房前屋后布满了鲜花绿植,村道边整齐的路灯使用风光能发电,村民买菜时习惯用环保袋……这是高潭镇积极构建乡村低碳生活体系的样板,清洁能源、绿化降碳、节约习惯已融入村民生活。
风光能路灯环保节能
年逾七旬的村民罗林水平时独自生活,缺少经济收入。在村委会的动员下,他家的屋顶安装了63块太阳能光伏板,通过太阳能发电,一次性获得了1.3万元的开发费用,合约期内每年还能收1890元租金。这是新联村引进光伏项目为村民带来收益的侧影。
安装光伏板,起初村民都有所顾虑。但村民们看到罗林水获得了切实的收益后,逐渐响应号召,目前已有5户村民也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合计装机容量约180千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为村民带来了11.3万元收益。
除了太阳能光伏板,走在新联村村道上,随处可见环保路灯。“村里安装的都是风光能环保灯,整排路灯没有一根电线,均靠风力发电和太阳能蓄电池来提供能源。不仅满足了村民夜间出行需求,也为村里用电节省了不少开支。”新联村党支部书记罗玉平说。
为了进一步践行低碳出行的发展理念,新联村与高潭镇政府共同引进充电站,年度充电量预计可达80000千瓦时,为新联村及圩镇周边居民提供了便利。
绿化覆盖到房前屋后
在美丽庭院的打造上,新联村充分对标“低碳美学”,将绿化降碳的理念融入绿化美化工作中。据了解,该村村民认领、种植、管护1200棵嘉宝果、500棵桂花、66棵香樟,将绿化覆盖到房前屋后以及房屋集中、排碳集中的区域。
通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邀请专家协助景观设计、镇政府负责收集材料、村“两委”干部负责管理与协调、村民负责提供所需场地和投工投劳的模式,以“激发群众劳动意愿、降本提质注重实效、绿化美化低碳宜居、留存本村乡土风貌”为原则,新联村精心打造美丽庭院示范带,全面塑造美丽乡村新容貌。同时,汇聚社会各界力量,助推村庄美化亮化。村民捐赠5万元用于绿化美化和后续管护工作,并提供桃树苗200棵,春节前将进行集中种植。
村民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村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乡村低碳生活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23年以来,新联村便将低碳节约的生活习惯写入村规民约,严厉禁止村民铺张浪费,要求村民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现在很多村民都养成低碳的生活习惯,包括我自己去超市购物也会带上环保袋,距离合适时尽量走路、骑车出行,少开汽车。”新联村村民罗燕锋说。不少村民还主动将可回收利用的废旧物品美化打造,变成房前屋后的小小景观。
接下来,新联村还将用积分制管理、以劳代工、党员带头引领多种方式进一步探索绿美低碳生活的长效管护机制,把提升乡村风貌、发展低碳产业、打造美丽庭院有机结合,推动低碳乡村建设。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洪鹊儿 通讯员罗培元 李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