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公庄巧念舌尖上的致富经

公庄味道,越来越“火辣辣”

2024年12月31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甜豆角、腌萝卜等公庄腌制特产。

甜豆角、腌萝卜等公庄腌制特产。

    厨师在烹饪“鲜辣”的公庄味道特色菜品。

厨师在烹饪“鲜辣”的公庄味道特色菜品。

    扫码看视频

扫码看视频

在博罗县公庄镇,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不会吃辣的人不叫公庄人”。“辣”成了公庄味道的代名词,以鲜辣为主的公庄菜,在客家菜系中独树一帜,深深地抓住了食客的胃。公庄味道也因此成为一种饮食文化,一张地域名片,以及当地人创业致富的好帮手。公庄味道不仅指菜肴的烹饪,还包含了甜豆角、腌萝卜等公庄腌制特产。而今,在公庄镇实施“百千万工程”过程中,公庄味道已不只是美食的代名词,还是兴业富民的推动力。本期《振兴路上》,记者带您走进公庄镇,一起探寻公庄味道。

善于用“辣” 烹出公庄好味道

走进公庄镇,在圩镇中、乡村里以及金龙大道旁,以公庄味道为特色的农家乐、饭店、酒楼散布其中,满足着不同食客的味蕾需求。

今年刚到不惑之年的许志雄是公庄镇寨岗村人。作为地道的公庄人,他从小就接触公庄味道,对公庄菜的烹饪颇感兴趣,不到20岁就怀揣着厨师的梦想外出闯荡。在广州、深圳等地从事餐饮时,他一直接触的是粤菜、客家菜,对两个菜系的研究颇有心得。

近20年的颠勺掌厨经历,让他对做菜有了自己的理解。作为客家菜系的公庄菜,他烹饪起来自然更不在话下。在外打拼了10多年后,他背上行囊回到公庄,开始创业,注册并经营着食锦香农家乐,烹饪地道的公庄味道。

“鲜辣”是公庄味道的特色。在许志雄看来,“鲜辣”以“鲜”为重,“辣”为特色。“鲜”就是食材新鲜、生态,用好食材才能烹出公庄味道。公庄镇山好水好,孕育出好食材,这是公庄味道“鲜”的保证。为了让“鲜”表现得更好,许志雄自己经营了一家农场,坚持绿色种植和养殖,用自家种植的绿色瓜果蔬菜、养殖的鸡鸭鹅等,让鲜味更加突出。“辣”在公庄味道的烹饪中,更多的是用心调味。“公庄的辣不似四川的麻辣,而是根据不同食材的特点调料。”他说,公庄人善用“辣”的不同方式为食材增色,为烹饪加分。

公庄钵仔肉是公庄菜的代表,辣椒、蒜蓉、豆豉爆炒后,与精选的五花肉充分融合,鲜、香、辣,让人回味无穷,堪称下饭神菜。公庄酸辣猪大肠也是一绝,独有酸辣做法让人“食过返寻味”。萝卜杠煲鸡,巧妙地利用辣椒去腥提香,让鸡肉充分吸收辣椒的辣味、萝卜杠的酸味,别有一番滋味。公庄菜的这三个代表菜,以各自的烹饪方式,展示着公庄“辣”的不同方式,受到了食客的喜欢。

近年来,许志雄发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百千万工程”的大力推进,公庄的生态美与乡村美提质升级,基础设施愈发完善,吸引了越来越多游人前来公庄游玩。旺盛的人气,自然给公庄味道带来新的商机。他说,近年来,旅游订餐的人数多了起来,这是餐饮业的一个好现象,也是公庄味道香飘更远的好预兆。

像许志雄一样,不少公庄人凭着公庄菜这门手艺和公庄味道这块招牌,开始了在烹饪界的创业。而今,以公庄味道为特色的餐饮店,不仅在公庄及周边乡镇蒸蒸日上,甚至在博罗县城、惠城区等地也火了起来。

精通腌制 成就公庄“这个味”

提到公庄味道,除了烹饪特色,以公庄甜豆角为代表的腌制特产不可不提,他们在公庄味道中有着重要一席。

在公庄镇三中路,全镇三家生产、销售公庄腌制特产规模最大的特产店都聚集于此。每家店里都摆满了腌制的公庄特产,品种琳琅满目。时下入冬,他们依旧在忙碌着,工人在加紧制作腌制品。

斋皇甜豆角是其中一家。记者来到店里探访时,老板娘黄绍群和工人都忙得不可开交,黄绍群忙着招呼客人,工人在忙着切菜头、分装甜豆角、做萝卜生、腌制萝卜杠等等。黄绍群是嫁来公庄的外地媳妇。嫁到公庄的10多年,她和丈夫、家人一直操持着这个店。从一窍不通到现在的腌制能手,她对这里的公庄味道有着自己的体会。

甜豆角是公庄腌制特产系列的典型。黄绍群说,甜豆角都是用当地种植的豆角腌制,一般以五月角、八月角居多。“腌制甜豆角时要放冰糖、醋,还有辣椒。这样,甜豆角有甜,有酸,还有些许辣味,成就了公庄甜豆角的独特风味。”

“就喜欢这个味道。”顾客刘少忠说,每次过来公庄,他都会买一些腌制特产,既为自己品尝,也会送亲朋好友。这次他选购了六罐,分不同组合装的,有甜豆角、腌萝卜,还有辣椒酱。

在公庄人的眼里,似乎没有不能腌制的蔬菜。时下,大头菜上市,他们开始忙着腌制大头菜。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管腌制什么,他们都会习惯放些辣椒,让腌制特产中更有“公庄味”。在腌制品中,泡辣椒、公庄秘制辣椒酱也是畅销品之一,很多游客买回去做调料,让菜品增鲜。

和许志雄一样,黄绍群也感受到越来越美的公庄,周末和节假日游客越来越多。“我们酸豆角销到了外地,除了本省外,省外也有客人让快递过去。”黄绍群说,今年,她店里的甜豆角是畅销品,有时一天能卖两三百罐。

时下,走在当地的街头巷尾,处处可见这样的公庄特产店,店里品种齐全,摆放着酸豆角、腌辣椒、腌蒜、腌茭头、萝卜生等达十多二十种,咸、甜、酸、辣……各种味型应有尽有。这些腌制特产备受游客青睐,也成为了公庄味道走向各地的纽带。

公庄味道是当地的一张名片。以公庄味道为依托,在实施“百千万工程”过程中,公庄计划以公庄特色农副产品及本土美食为切入点,链接更多优势产业资源,为镇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通讯员公庄宣

图 惠州日报记者哈鹏 钟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