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交警扎实推动道路交通“堵点”“黑点”整治工作

系统整治让交通出行更安全顺畅

2025年01月01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交通组织优化调整后,市区安盛路(涵洞)交通拥堵得到缓解。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摄

交通组织优化调整后,市区安盛路(涵洞)交通拥堵得到缓解。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摄

“早晚高峰开车经过安盛路、东升路等路段,发现比以往顺畅多了。”市区三环东路辅路(东升路、纵一路)交通组织措施调整后,市民刘先生感到上下班出行没那么堵了,心情也随之舒畅起来。

交通出行安全顺畅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惠州市将“开展道路交通‘堵点’‘黑点’整治,保障市民出行安全顺畅”列为2024年十项民生实事之一。去年以来,惠州公安交警部门按照“一点一策、精准施策”的思路,协调组织各县(区)政府,以及交通运输、城管、公路、市政等部门,采取系列综合措施对全市10处较为突出的“堵点”和10处较为突出的“隐患点”进行交通组织优化和道路隐患治理,持续提升我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取得明显成效。

三环东路辅路形成逆时针单向微循环明显提升通行效率

市区东升路、纵一路位于三环东路两侧,是马安东江新城片区交通出行和上下三环东路的重要通道。之前,由于车辆习惯选择就近道路出行,导致周边路网利用率低下,影响了旭日路等主要道路的通行效率。

为有效解决好群众安全畅通出行问题,惠州交警部门多次前往实地调研后,决定对三环东路辅路(东升路、纵一路)交通组织措施进行优化调整。其中,纵一路调整为由南向北单向通行,东升路则调整为由北向南通行。

记者走访枝江西路、东升路等路段发现,三环东路辅路已形成一个逆时针单向微循环,连接南侧桥洞枝江西路与纵一路交会路口,增设了中央隔离护栏及行人过街设施;北侧桥洞取消交叉口环岛后,同样增设了中央隔离护栏,通过简化路口减少冲突,并引导货车通过惠州大道进行疏解,周边道路车辆通行效率大幅提升。

“现在,交通组织更加简洁,上下三环两侧匝道原右后方掉头线路减少,交通冲突大量减少,交通秩序提升,安全隐患降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管科民警丘伟桓介绍,三环东路辅路交通组织优化调整后,旭日路(涵洞)、安盛路(涵洞)交通拥堵缓解,其中安盛路通行能力提升约27%,延误时间减少55~70秒。

作为惠州核心商圈之一,港惠商圈业态丰富、人气旺,但周边区域存在车辆随意乱停放、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现象,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影响消费者和周边群众顺畅出行。

惠州交警联合有关部门、商场管理方在港惠新天地北侧建筑前区设置港湾式的士站,大石湖路设置网约车即停即走上下客区域的同时,在商场周边设置4处非机动车停车区域,以及在大石湖路设置机非隔离护栏,螺子湖三路设置中央隔离护栏,加强对日常流动摊贩和停车秩序的管理。

经过综合治理,港惠新天地周边交通拥堵得到有效缓解,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善,高峰期周边道路通行效率进一步提升。

“港惠新天地周边出租车、网约车、电动车有了专门停靠的地方,上下客不会堵到路面正常通行的车辆,整体通行秩序确实好了很多。”市民赵先生说。

惠州大桥南引桥车辆各行其道更安全

惠州大桥连接惠城区江北和江南街道,北端衔接云山西路、文昌路,以立交形式与东江二路互通。南端则衔接下角东路、江边路,并通过江边路间接通往环城西路及滨江西路。

以前,惠州大桥南引桥非机动车匝道路面老化、颠簸不平,便捷性差,非机动车不愿驶入,导致非机动车与汽车易在匝道分流处发生冲突或剐蹭。

去年以来,惠州交警对惠州大桥南引桥的交通安全设施进行优化调整。例如,在南引桥匝道处延长白色实线,新增地面指向标线、导流线、减速带、电子抓拍警示牌等交通基础设施,引导车辆提前驶入对应车道驶离桥面。

近日,记者驾车沿云山西路驶入惠州大桥,只见新铺沥青路面舒适而平稳,南引桥路段明确了不同行驶方向的路线,车辆各行其道,不仅规避了交叉运行带来的安全风险,也提升了交叉口的通行效率。

惠泽大道东江科技园路段完善了沿线村口、路口及周边路段标志标线标牌,增设了黄闪灯、反光立柱、反光道钉等交通安全设施,封闭了沿线不合理的中间隔离带开口,为了满足南旋方向路段行人过街需求,还合理增设了人行横道和安装人行过街红绿灯。

这样一来,惠泽大道东江科技园路段不仅行人过街和车辆通行安全隐患得以有效化解,道路开口和掉头间距规范合理,道路交通出行也更加安全、顺畅、有序。

“经过综合治理后,不仅区域交通组织更为顺畅,交通运行更加规范有序,拥堵情况得到有效缓解,交通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惠州交警介绍,截至上月,三环东路辅路、港惠新天地周边等10处较为突出的“堵点”,惠州大桥南引桥、惠泽大道东江科技园路段等10处较为突出的“隐患点”均已完成整治。交警部门还将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对道路交通进行优化调整,以满足市群民众平安顺畅通行需求。

“目前,全部点位已经完成整治任务和既定目标。”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司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对督办民生实事项目工作高度重视,通过召开督办工作会议、研究完善整治措施、开展专项检查等方式,积极推进项目进度,力争取得工作实效。

接下来,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司法工委将持续跟踪“开展道路交通‘堵点’‘黑点’整治,保障市民出行安全顺畅”民生实事项目,督促相关单位持续发力,做好项目评估和项目总结,实现以点带面、点面共进,推动民生实事办好办实,确保做一事有一事的成效,促进我市交通优化提升。

◎知多D

10处交通“堵点”:旭日一路市场路段、马安东江新城片区三环东路辅路、南坛小学鼎峰分校、金山大道与四环南路交叉口、港惠新天地周边道路、惠阳淡水街道人民路(龙海一路至白云三路)路段、惠东县环城北路与平梁路路口、博罗县罗浮大道与G324线交叉口、三环南路与麦地南路交叉口、小金河大道与丰奎路交叉口。

10处交通“隐患点”:惠州大桥南引桥、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惠泽大道(仲恺东江科技园段)、博罗县金杨路与G220线交叉口、G220线龙门县上东村至板岭路段、仲恺区S120(广和沿江路)、演达大道(惠州学院)掉头口、金泉路、古塘坳大道、惠州大道大树岭路口。

惠州日报记者刘豪伟 特约通讯员钟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