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事童议”儿童观察团走进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以“一米视角”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建言献策。

我市坚持从儿童视角出发,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营造可感可及的儿童友好成长空间。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儿童正像这盎然走来的新年,代表着希望与未来。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让儿童拥有更多、更优质的成长空间,既是城市魅力、活力和创新力的生动呈现,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自奋力创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以来,我市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治理以及民生民意的点点滴滴,坚持从“1米高度”看城市,推动适儿化公共设施升级,打造“儿童友好”活动空间,拓展儿童参与城市管理、社区活动平台,塑造“惠你成长,童创未来”的“儿童友好”之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已从“理念”变为亮点纷呈的“实景”,一批批可知可感的“儿童友好”场景正在惠州大地徐徐展开。
凝聚争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全共识
今天的儿童,将是明天国家建设的接班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的重要举措,也是惠州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重要实践。
国家层面历来重视儿童成长与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到2035年全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超过50%,100个左右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目前全国已有93个城市获得了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试点名额,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节点枢纽、深圳都市圈重要成员的惠州也须奋起直追。
从惠州发展本身来看,惠州创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市常住人口已达到604.29万人,18岁以下(不含18岁)儿童有152.78万人、占比25.28%,高于全省(22.76%)。儿童生长生活的环境是否友好,直接影响着这一百多万儿童及其家庭。
眼下,惠州正吹响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号角,而城市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社会各领域全方面的高质量发展,也包括了儿童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关爱儿童就是关注未来、赢得未来,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彰显的是制胜未来的战略眼光,提升的是惠州发展的综合实力,展示的是惠州城市的温度与独特气质,也必将有利于惠州汇聚各类高端人才等资源,为打造广东新增长极厚植环境支撑、产业支撑、人才支撑。
创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惠州势在必行、志在必得——成为全市人民的上下共识。
奏响惠民之州创建儿童友好城市最响音
2024年,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46个成员单位铆足劲把各项创建工作往实处推进,共同奏响惠州创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最响音。
惠州拥有深厚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着无数包括亲子家庭在内的游客前来打卡。在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中,惠州市以“一米视角”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儿童亲近自然首选地”这一地方特色定位,星级酒店和民宿不断升级改进儿童设施,以亲水营地、山林温泉等推出特色亲子服务,精心为儿童设计充满趣味与寓教于乐的儿童友好旅游路线,打造儿童友好度假品牌,为粤港澳大湾区儿童构筑亲近自然生态的成长空间。
惠州市坚持从儿童视角出发,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营造可感可及的儿童友好成长空间。成立市级“惠事童议”儿童观察团,参与城市治理,提出适儿化建设意见;举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让少年儿童玩转黑科技,点燃科技梦;结合儿童需求特点,推进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空间、公园绿地的适儿化改造。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美丽圩镇”“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等城乡重大专项建设中充分考虑儿童需求,打造一批儿童友好项目,并通过整合社区服务场地,因地制宜融入儿童友好元素,丰富儿童服务功能和服务载体,完善儿童“一刻钟”生活圈。
惠州通过构建新时代儿童福利关爱服务新格局,在探索“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和“困境儿童心理关爱”等方面得到民政部的充分肯定。我市落实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对全市范围内困境儿童进行精准摸底排查,建档率达到100%;全面建立起纵向到底的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救助网络,成立了爱心妈妈联动工作机制,招募爱心妈妈,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建立了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关爱制度、防辍劝学制度、心理疏导制度等;在全省率先开展困境儿童心理健康筛查,打造儿童心理健康服务平台,设立了惠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建立危机干预管理系统。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惠州既有惠东渔歌等多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客家侨都”,客家文化在惠州有着深厚的底蕴,惠州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坚持“非遗进校园”,打造更富惠州特色、更具惠州温度的发展路径。精心打造惠港澳台侨特色服务合作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提供学习教育交流合作等丰富多元的服务项目。“惠你成长 童创未来”——2024粤港澳大湾区少儿艺术花会、“湾区寄艺 清风画语”惠州亲子绘画大赛等多彩活动,为粤港澳大湾区少年儿童搭建交流展示平台。
一桩桩一件件惠童实事工程的稳妥推进,进一步构建了儿童友好城市的立体图景,让儿童友好成为惠州城市发展“新名片”。
书写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发展新篇章
“儿童友好”促城市美好,2025年我市将持续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往深里走,以儿童更好成长为目标,打造更多儿童友好空间,让广大儿童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断探索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惠州路径”。
创建儿童友好医院,坚持儿童优先和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从儿童视角出发,构建安全舒适多样的空间环境,通过新建1家500床位的市儿童友好医院、在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新建一栋儿童健康大楼、在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成立儿童罕见病中心等,切实为儿童提供专业化、多样化、体验性人文关怀的服务。
开展儿童友好社区(乡村)建设,鼓励新建小区和有条件的老旧小区参与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增加社区儿童“微空间”,提供适龄儿童步行路径和探索空间,营造更加儿童友好的社区公共生活。此外,加强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与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功能衔接,努力打造5分钟“家门口”儿童友好核心圈。
拓展儿童人文参与空间,用“书香力量”陪伴孩子快乐成长,建设儿童友好图书馆,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阅读需求,并对市图书馆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对少儿图书馆进行装修改造,建设愉快阅读与趣味空间相结合的儿童友好图书馆。
建设儿童友好学校,为儿童生存和发展提供“理念友好、空间友好、成长环境友好、教育服务友好、课程实施友好”,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此外,我市将持续因地制宜灵活推进儿童友好企业、街区、商圈、公园、实践基地、科普场所、出行项目等各类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为广大儿童创造安全、绿色、快乐的成长空间环境,让儿童友好成为惠州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
擘画粤港澳大湾区儿童友好城市新蓝图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也为惠州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大力发展儿童友好事业,也带动了儿童友好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以惠阳区为例,惠阳区儿童产业结构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涉及的儿童用品种类齐全,涉及儿童产业的规上企业有28家,2024年实现工业产值超18亿元。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能带动教育、托育、健康等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新的供需增长点,助力传统产业升级,增加城市吸引力。为此,惠城区正谋划成立“惠城区儿童友好产业联合会”助推儿童友好产业发展……当产业发展增添“儿童友好”动力,必将推动产业生态“增效提质”,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放眼未来,惠州将把“儿童友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前瞻谋划发展好儿童友好产业,提升新质生产力,以“一米高度”托起城市未来发展,实现“儿童友好”与“城市发展”双向奔赴,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儿童友好标杆城市。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马海菊 通讯员黎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