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会千企”发力赋能典型村培育

开展党建联建共建,搭建资源对接平台

2025年01月02日惠州日报博罗新闻
字号:T|T
    启动仪式上,一批公益项目获授牌匾,将助力结对村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启动仪式上,一批公益项目获授牌匾,将助力结对村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助推“百千万工程”,博罗“百会千企”在行动。

日前,“惠”聚力量 赋能兴村——博罗县“百会千企”助力“百千万工程”共建活动启动仪式举行。本次活动将充分发挥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统筹协调作用,以“党建+”为核心,联合行业协会商会及会员企业、农业银行博罗县支行及辖属网点、各类社工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与“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开展党建联建共建,搭建资源对接平台,强化交流合作,汇聚强大合力,助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蓄势而进、能级提升。

村银企会结对汇聚人才资金资源

博罗县委社会工作部会同县“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农业银行博罗县支行谋划推进此次共建活动,是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具体行动,也是凝聚“百会千企”助力“百千万工程”强大合力的生动实践。

博罗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县委“两新”工委书记张必忠介绍,活动将发挥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力量各自优势,从党建、资金、物资、技术、信息、就业、助学、解困、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人居环境、村风民风建设等方面入手,以点带面,推动一批共建项目落地见效。

启动仪式上,来自罗阳、龙溪、石湾、园洲等10个镇(街)的24个典型村与行业协会商会、农业银行博罗县支行及辖属网点、公益组织签订结对共建协议。根据共建活动方案,活动坚持党建引领、多元赋能、精准对接,从“党建引领·先锋赋能”“银村联动·金融赋能”“行业帮扶·产业赋能”“公益同行·治理赋能”四方面助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蓄势赋能,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助力博罗加快建设千亿级高质量发展强县,奋力打造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

张必忠表示,共建活动要突出基层党建引领、突出社会力量凝聚、突出典型村品牌塑造、突出务实高效管用,发挥“两企三新”作用,依托“百会千企”、银村联动、行业帮扶和公益同行等,大力推动人才、资金、资源等要素向典型村集聚,引领更多社会力量投身“百千万工程”。聚焦强产业、育品牌,打造博罗“百千万工程”独特标识、独特风景,推动乡村产业能级提升、农民增收致富。

“本次共建活动为行业协会与企业提供了一个深度参与‘百千万工程’、践行社会责任的良好平台。”博罗县装饰行业协会会长聂运志表示,接下来将发挥装饰行业的资源优势,制定科学、周密、成体系的计划,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为对接村的产业振兴寻求科学有效可落地的途径,推动乡村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让“百千万工程”典型村进一步强起来、富起来、旺起来。

金融支持十条措施提供更多“活水”

启动仪式上,中国农业银行博罗县支行制定的金融赋能“百千万工程”暨金融支持“百会千企”助力典型村十条措施发布。该行将通过落实党建引领、建立高效联动机制、成立金融服务专班、配套专项授信额度、打造专属服务体系、推出专项融资产品、提供专业资金服务、加大数字金融赋能、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支持保障机制十条措施,充分激发县、镇、村发展活力与潜能,为行业协会及会员企业到“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投资兴业提供更多“金融活水”。

接下来,农业银行博罗县支行及辖属网点将在精准摸底的基础上,针对典型村的特色资源与发展规划制订“一村一服务方案”,围绕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民生底线“三聚焦”持续加大农村金融供给,大力支持典型村村容村貌环境改善,积极满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经营周转及村民生活消费的融资需求。建立联动协调机制,打造专属服务体系,创新专项信贷政策,实现以融促产助力典型村全面发展。

“人才与‘金融活水’是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资源。”罗阳街道田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金柳说,共建活动为田牌村提供了“百会千企”和银行授信的支持,将为该村的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理注入鲜活动力。

以公益项目激发乡村基层治理活力

启动仪式上,博罗县博仁文化志愿者协会、石湾镇志愿者协会、长宁镇志愿者协会发起的“共建美丽庭院 同享品质生活”志愿服务项目、“文艺赋能 志愿‘童’行”服务项目、“助民生 暖民心”聚力百千万惠民下乡项目等公益项目获授牌匾,将助力结对村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青少年儿童‘看护难’的问题,在周末与寒暑假期间十分常见。”石湾镇志愿者协会会长李永基说:“我们将依托共建工作,携手当地书法、美术、音乐协会为适龄儿童提供公益兴趣班,让他们度过平安、快乐、有趣的周末和假期。”

“我们将聚焦家风美、环境美、庭院美、生活美、布局美的目标,以提升庭院环境为抓手,在推动寨头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推动志愿服务精神蔚然成风,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博罗县博仁文化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吴炳菊说。

作为助力基层治理的重要社会力量,接下来,多家公益组织将积极发挥专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在社会动员、回应社会服务需求、参与基层治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托“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聚焦“一老一小”困境群体关爱、绿美乡村等公益服务项目,统筹各方公益资源下沉基层,整合行业协会商会、志愿服务组织等社会组织积极开展爱心帮扶等公益服务,深入开展助力“百千万工程”实践活动。

与此同时,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党员先锋引领、村民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伍,引导辖区党员群众主动参与基层治理,培育一批邻里守望、纾难解困、乡风文明、环境保护、应急救援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助力基层治理效能提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卢泓宇 通讯员王子沫 张园 关锦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