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坡居所嘉祐寺旧址修缮工程已完成80%。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摄
苏轼寓居惠州有三个居所——合江楼、嘉祐寺、东坡祠,是惠州的重要“苏迹”。近年来,合江楼异地重建、东坡祠复原,嘉祐寺旧址修缮工程也在进行中。
在2025年惠州市东坡文化月暨“请到广东过大年·一起‘惠’精彩”系列活动开展之际,记者走访嘉祐寺旧址了解到,嘉祐寺旧址修缮工程已完成八成工程量,预计今年3月完成修缮,届时这一市级文保单位、东坡寓惠文化重要载体之一将重新焕发活力。
嘉祐寺是苏轼寓惠期间居住时间最长的居所
嘉祐寺旧址位于惠城区桥东街道原惠州市东坡小学校园内。北宋大文豪苏轼寓惠期间,两居嘉祐寺,前后历时约一年三个月,是其在寓惠三个居所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
据清乾隆《归善县志》和相关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嘉祐寺并入永福寺,清康熙年间迁至河南岸。明万历年间,归善知县林民止于嘉祐寺旧址修建城隍庙。该庙后来屡有修葺,保留了清代建筑的风貌。在最近数十年中,嘉祐寺旧址还一度成为惠州市东坡小学的校舍(惠州市东坡小学已于2022年9月份撤并搬迁至惠州市第二小学)。
宋代嘉祐寺荒凉简陋、气候恶劣,见证了苏轼的内倾自省、成熟升华。在艰难苦厄中,苏轼的思想日渐成熟,创作已臻化境,佳作无数。根据《惠州志·艺文卷》记载,苏轼寓惠写就诗词、杂文587篇。其中大部分是苏轼居住在嘉祐寺期间写下的,《记游松风亭》《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等名篇更是备受称赞。嘉祐寺因苏轼的不朽诗文而闻名,成为惠州乃至广东重要的文史名片和旅游资源。1990年7月,嘉祐寺旧址被认定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惠州民风、民俗和东坡寓惠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嘉祐寺旧址修缮工程已完成80%
因年久失修,近年来,嘉祐寺旧址的梁架、木柱、檀条等木构件出现开裂、腐朽情况,白蚁蛀蚀严重,墙体风化破损,存在坍塌危险。嘉祐寺旧址所在的桥东街道一直积极推动嘉祐寺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工作,争取市、区两级以及各方力量共同呵护“苏迹”。
在2023年惠州市两会上,市政协委员彭亮提交《关于推动嘉祐寺旧址抢救性修复及遗址公园建设的建议》。当年11月,惠城区完成嘉祐寺旧址修缮方案设计,顺利通过省、市文物专家评审,并与省级专家进行了充分沟通,力争在后续活化利用过程中,最大限度保留建筑所承载的历史信息。
在2024年惠州市两会上,市政协委员林月云等人提交《关于活化利用东坡文化资源,打造桥东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的建议》,建议高标准推动修缮保护并活化利用嘉祐寺旧址。这一建议被市政协列为重点提案,并专门给予经费支持。嘉祐寺保护修缮工作由此得以加快推进。
2024年6月1日,嘉祐寺旧址修缮工程开工,建设单位为惠城区人民政府桥东街道办事处,聘请有相关资质的建筑工程公司开展施工。
记者从桥东街道办了解到,嘉祐寺旧址现存建筑为二进前后殿加一偏殿的平面布置,建筑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约532平方米。前后殿间用天井相隔,前后殿内部空间布局保存尚较完整,偏殿则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加建了墙体等构筑物进行空间分隔使用,另偏殿左前端后期加建有二间平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修缮应修旧如旧,再现文物原貌,进行保护性修复原建筑。
“我们在修缮过程中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原有的青砖能用的就用上去,购买青砖、瓦片等材料,并采用古法工艺进行施工,尽可能保持原来的历史韵味。”桥东街道党工委委员谭银兴介绍,经过半年的施工,目前工程已完成80%,预计今年3月完成修缮。
记者在现场看到,嘉祐寺旧址前殿的屋顶、瓦面、墙体修缮基本完工,其中屋顶的龙船脊已露出真容,以黑色为底漆,以红色为主的浅浮雕纹饰,在蓝天白云下显得古色古香。
修缮完成后将进行布展和活化利用
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并进一步指出,讲好以苏东坡为代表的惠州历史名人故事,完成西湖东坡文化陈列馆布展,打造“岭南东坡文化中心”。
据悉,嘉祐寺旧址修缮完成后,将会进行布展和活化利用,争取纳入国家文物局《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总体规划》项目库。
“我们将逐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包括修缮松风亭、打造嘉祐寺入口、新建停车场、修建缺失的左偏殿等,让嘉祐寺旧址与周边的惠州苏东坡祠、归善学宫、水东街历史文化街区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惠州形成更加丰富、更加‘立体’的东坡寓惠文化。”谭银兴说,东坡寓惠五百多篇诗词文赋中,许多是居住在嘉祐寺期间写下的,其在嘉祐寺的生活状态也是融入惠州的写照。嘉祐寺因这位大文豪的文学成就、思想成就、人格魅力而名留千古,希望修缮后的嘉祐寺旧址能开辟相关展陈和举办相关活动,打造成为研究苏东坡文学的高地。
当前,惠州正积极打造贯通西湖、府城、白鹤峰三大板块的东坡文化轴,丰富东坡文化展示与体验场所。有专家表示,嘉祐寺旧址的修缮,对深入挖掘惠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和特色,延续和保存古城格局和风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香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