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寒冷 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2025年01月15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每年冬季气温骤降时,大家开始各种“花式”取暖:长时间开着燃气热水器洗澡、门窗紧闭的屋内烧炭取暖、车内密闭空间开暖气等。

医生提醒,这些不正确的取暖方式,可能导致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急剧增多,应注意预防。

情形一

长时间在密闭空间用直排燃气热水器洗澡致中毒

1月12日下午4时许,8岁的小胖(化名)在通风不良的浴室内使用直排燃气热水器洗澡。约30分钟,他洗完澡后感觉头晕乏力,随后晕倒,不省人事。几分钟后,家人发现异常,冲进去把小胖抬出浴室。过了一会儿小胖醒来,神志转清,但仍然头晕,于是家人就近把他送到惠城区一家医院就诊,因该院不具备高压氧治疗条件,家人随后把他转到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治疗。

经检查,该院诊断小胖为“急性CO中毒”,遂送入该院高压氧科急诊行高压氧治疗。目前小胖仍在进一步治疗中。

无独有偶,上月中旬的一天晚上9时许,13岁的小青(化名)在家中浴室洗澡,不知不觉就晕倒了。家人发现她晕倒,呼之不应,于是给她按压“心脏”及“人中”。但小青症状无改善,家人立即呼叫120急救,由120转运系统在高流量吸氧下送至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仲恺院区就诊。

该院诊断小青为“急性CO中毒”,立即予高流量吸氧监护、补液等处理,收入该院儿童重症室,并由高压氧科进行急诊高压氧治疗。目前,小青已康复出院。

“每年因长时间在密闭空间使用直排燃气热水器洗澡致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例不少,其中2024年有139例,2023年有144例,而今年元旦至今有8例。”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高压氧科主任朱瑞芳说。

情形二

密闭屋内烧炭导致中毒

朱瑞芳告诉记者,密闭屋内烧炭取暖也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重要原因。

去年1月某天中午,69岁的陈女士在惠城区居住的房间中关闭门窗烧炭取暖。当天下午2时许,朋友发现无法叫醒她,屋内有烧炭痕迹,遂呼120送入就近医院治疗。当地医院考虑患者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给她做相关检查并予以吸氧等处理,后患者转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该院给陈女士进行了吸氧等处理,并把她送到高压氧科进行治疗。经过系列治疗,陈女士康复出院。

“几乎每年都有因在密闭空间烧炭而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例,其中2024年有1例,2023年有9例,2023年4月还有一对40多岁的夫妻烧炭烤衣服去潮湿,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朱瑞芳说。

危害

一氧化碳中毒被称为“隐形杀手”

朱瑞芳介绍,一氧化碳中毒,又称燃气中毒。由于一氧化碳往往无色无味,一般人在意外中毒时无法自我察觉,往往被发现时已进入昏迷状态,酿成重大伤害甚至死亡。因此,一氧化碳中毒被称为“隐形杀手”。

朱瑞芳告诉记者,一氧化碳中毒常发生在寒冷季节的夜间及清晨时分。比如在密闭浴室长时间使用燃气热水器,在通风不良处使用柴火、蜂窝煤、木炭取暖等,在车窗密闭、开着空调的车内睡觉等,都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这是因为含碳物质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一氧化碳,或浓度虽低但吸入时间较长,就会造成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常见症状是头晕、恶心、四肢乏力,严重者会有胸痛、呼吸困难、晕厥、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中毒后往往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都会受到损害。大部分患者中毒较轻或不严重,经过高压氧治疗或住院治疗就出院了,但也有些燃气中毒患者病情严重,甚至死亡。

朱瑞芳说,对于中毒时间短、临床症状轻的患者,建议进行1~10次高压氧治疗;中毒时间长(超过6~8小时)、临床症状重的重症患者,根据病情需要,高压氧治疗可维持4~5周。

预防

正确取暖,注意通风

“一定要正确取暖,谨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朱瑞芳呼吁。

“不使用淘汰热水器,如直排式热水器和烟道式热水器。”朱瑞芳提醒,不使用超期限的热水器,安装时最好请专业人士,不得自行安装、拆除、改装燃具。冬天洗浴时浴室门窗不要紧闭,洗浴时间不要过长,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家人之间也应相互提醒,洗澡15分钟没出来记得敲门呼唤提醒一下。

使用管道燃气时,要防止管道老化、跑气、漏气,烧煮时防止火焰被扑灭,导致燃气溢出。使用燃气灶过程中要通风,使用后及时关好燃气阀门。

尽量不在室内烧煤炭,实在要烧一定要注意通风,使用时要注意人与火盆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车在停驶时,不要过久地开启空调,即使是在行驶中,也应经常打开车窗,使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如驾驶或乘坐空调车感到头晕等不适,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不要躺在车门车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

有条件的情况下,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区域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急救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开窗通风

“一旦发现家人出现轻度燃气中毒,应关闭气阀,禁止明火,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并将中毒者移到通风的地方,最好解开中毒者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畅通,并注意保暖,同时拍打肩膀看其是否有意识。若患者心跳已停止,则应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以争取抢救时间,并拨打120求救。”朱瑞芳说,对于轻度中毒者,通过急诊治疗很快就能出院。严重的,则需送往高压氧科进行特效治疗,否则可能会留下后遗症。

若发现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时,在患者胸骨下三分之一的位置进行按压,频率应不低于每分钟100下;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时,可捏住其鼻子,对着嘴巴吹气,注意要看到胸腔有起伏。每按30次胸外心脏按压,就做2次人工呼吸。此外,市民平时也应注意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方法,在紧急的情况下可马上施救。

惠州日报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张娜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