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特色水族社,养鱼妙趣横生。
学校通过“四声五味”提振学生精气神。
在师生心中,惠州现代职校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学校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精准的升学方向。
教育新闻中心编 联系电话:2859283 值班主任 曲哲 责编 林琳 视觉 梁雁仪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细微之处的温暖往往能够带来深远的影响。惠州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惠州现代职校)在2024年将许多想法和计划落地于一些温暖的小事,体现在对师生的关怀上,也体现在学校治理的每个细节中。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也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日前,记者走进惠州现代职校,与学生们口中有求必应、有愿能成的“神灯校长”叶治斌面对面,听他分享学生如何在惠州现代职校温暖的氛围里经风雨、见世面、学技识、长本事。
温暖的教育故事 公众号里的现代故事激励人心
微信公众号是一所学校宣传的窗口。惠州现代职校的微信公众号除满足信息发布、家校沟通、教育资源共享、校园文化建设、招生宣传以及校园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外,还在今年新开栏目“现代故事”,专门分享一些励志的师生故事。
在众多现代故事里,记者对22级计算机应用(职教高考)1班学生方龙印象深刻。面对职教高考,方龙曾充满焦虑迷茫。他想学,却不知道如何高效备考。这时,学校免费增开第七节课和周末培优班,这些课程涵盖了职教高考的重点难点,还通过模拟考试、错题讲解等方式查漏补缺,逐步建立起知识体系。老师们更是为方龙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帮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方龙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全面提升。他开始懂得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如何高效利用学习资源,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自信。而这些宝贵的经验,将成为他未来人生道路上宝贵的财富。
方龙的故事只是惠州现代职校无数高考班学子奋斗历程的缩影。在学校支持、老师付出以及学生上进的合力下,越来越多学子在这里实现大学梦。在2024年“3+证书”高职高考中,惠州现代职校368名考生参加考试,平均分与上一届相比提高了20.61分,在全省增加3万余考生的激烈竞争下,该校依然保持着分数年年上涨、成绩步步提高的势头。
温暖的倾听 榕树下的解忧信箱让学生大胆表达
许久不到惠州现代职校,校园环境更加优美。2024年,学校提出“起步,与大学同步”的办学主张。徜徉在这个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单体占地面积最大的中职学校里,用“生生不息”来形容最为贴切。校园里100多棵榕树挺拔而立,它们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更是学校精神的象征。学校将这些榕树定为“校树”,寓意着“像榕树一样生长”,承载着对未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景。
记者发现,有的榕树下放置有信箱。叶治斌介绍,2024年3月,为给学生提供一个勇敢表达心声、参与学校治理的平台,学校创新性地设立“榕树下,听心声”,在榕树下放置解忧信箱,鼓励学生将心事、烦恼或是对学校的建议写成信件投入信箱。
学校的这一举措迅速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他们纷纷来信,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迄今为止,学校已收到2000多封来自学生的信件。学校对来信高度重视,安排专人定期收取并回复信件。经过调研和论证,许多建议被采纳并付诸实施。如2024年11月,扶摇小球馆启动;学校成为第一所开设水族社的中职学校;由学生自主创立的英歌社迎来了首批成员……这些举措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硬件设施,更显著提升了校园生活的品质与学生的幸福感。
温暖的成长环境 “四声五味”校园提振学生精气神
其实“榕树下,听心声”只是惠州现代职校众多温暖举动中的一个。惠州现代职校希望学生能把学校当家,成为学校的主人,也希望尽可能多地给学生留下青涩美好的回忆,让他们记住母校。
中职生大多来自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群体,他们常被贴上“双差生”的标签,内心容易产生失败感和自卑心理。为提振学子精气神,学校提出打造“四声五味”校园,“四声”,即心声、书声、歌声、笑声;“五味”,即职业味、企业味、惠州味、文化味、人情味。
学校通过现代少年、现代小团君、最美现代讲述人、无运动·不现代、素质积分银行、校园集市、耕读劳动、拾心花园、口袋诗词、榕树合唱、草地灯光音乐会等系列品牌项目或活动,使学生“说出来”“动起来”,提高学生精气神,让“四声”校园声声入耳、“五味”办学味味于心。当然,还有很多独属现代人的浪漫:“拾光牧场”的免费发呆、国潮国风日的成人礼、校园开放日的非遗打铁花、运动会开幕式的火壶表演、运动会期间派发的鸡腿与水果、冬至的第一场“雪”、劳动日的为树“穿冬衣”、赠予全校师生的生日蛋糕、免费提供给全校师生使用的共享单车、儿童节请全校师生吃的雪糕、每周四为22级高考班免费奉上的营养汤……景美情长,师生在现代畅享美好的校园生活,感受在惠州现代职校特有的温度。
无体育,不教育;无运动,不现代,体育是最好的教育,而运动是学子们放松发泄最好的方式之一。学校建有室内体育馆、游泳馆、小球馆、能同时容纳16000人的体育场,篮球场17个,羽毛球场12个,标准足球场2个,网球场1个,健身房和力量房3个,室内羽毛球、乒乓球馆1座,规划建设100米障碍跑道、溜冰场、攀岩墙等;开设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试点将公共体育课由2课时/周增至3课时/周,发挥学校20多名“兵教师”的优势,将军体拳项目纳入男生多的班级体育课中,同时将游泳、定向运动、八段锦等项目纳入学生体育必修课程。
学校开设有50多个学生社团,让学生在体验式、参与式的学习及活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学习习惯、健康生活、审美情趣与艺术表达。学校还把纪律整顿活动和劳动实践教育特色课程融入成长与习惯养成中,助力学子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旨在培养兼具爱商、情商、智商和财商的“四商”之人。
24艺术设计与制作班学生郑熳玉说,自己曾经是班级里的小透明,是学校那句“让学生成为自己”鼓励了郑熳玉,她开始在老师的鼓励下讲班会课、参加演讲比赛,参加运动会。回忆一路成长,她感触良多:当所有人都在否定我时,惠州现代职校好似在跟我说要自己发光,而不是折射别人的光芒。
24幼儿保育3+证书班的胡锦蕙,曾经也是非常不自信的人,总觉得成绩不好就很失败。来到惠州现代职校后,学校提供了很多展示的机会,胡锦蕙争取参加各种活动,自身潜能被挖掘。她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绽放耀眼的光芒。对未来,胡锦蕙坚信,那颗充满信仰的种子终究会在惠州现代职校生根发芽,并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茁壮成长。
温暖的育人基地 校内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达10000平方米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创新推出了系列举措。
惠州现代职校大力推行“一业一品”,即每一个专业观看一部职业电影、开设一个学生社团、遇见一位好的老师、完成一次企业研学、孵化一项产教融合品牌、协同一家校企深度合作单位、联动一批校外实习就业企业、开展一次专业成果汇报展示、树立一名优秀毕业生典型。
为打破产教融合壁垒,构建完备的产教融合体系,惠州现代职校还成立了广东现代产教集团管理有限公司,并在园区外围精心布局商业共同体,不仅提升了学校的经济效益,更为“双师型”教师培育提供支撑,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提供平台。
学校通过点、线、面的方式,建有10000平方米的校内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社会培训、技术服务、技能竞赛、创业创新以及部分专业的真实生产等功能。学校还打造了一批产教品牌,其中,中西面点专业孵化“学心日记”品牌,幼儿保育专业配套“现代拾光牧场”亲子园,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创立“现代”汽车服务公司实体,中医护理专业建设“荟缘堂”理疗养生馆……实现社会、行业企业、学校资源、人员、技术、管理、文化等全方位实质性深度融合。
在2024年惠州市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的激烈角逐中,惠州现代职校学子共参加了14个赛项,经过比拼,最终斩获一等奖7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10个、优秀奖7个,并荣获优秀团体奖与优秀组织奖,充分展现了该校师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温暖的升学通道 中职生也可以出国留学
2024年9月,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宏伟蓝图下,惠州现代职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跟时代步伐,成功入选教育部发起的首批“中国-东盟千校携手计划”项目学校名单,标志着学校在建设具有较高国际化水平的职业学校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为广东省唯一入选的中职学校,惠州现代职校以非凡的勇气和前瞻性的视野,在国际化办学道路上勇立潮头,拓宽了学子们的升学路。
围绕“以世界眼光审视职业教育,以国际标准培养技术人才”的国际化办学理念,该校积极引进并消化吸收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打造“汉语+文化+专业+产业”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模式,对接国际标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核心竞争力。目前,该校接洽的国际高校已有4所,为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9月,惠州现代职校与泰国博仁大学合作开办的中泰国际合作本科班顺利开班。学校已与泰国的皇家理工大学、博仁大学、德国的柏林护理学院达成了合作意向,与韩国的大学也在积极接洽中。
叶治斌深知中职教育发展已过渡到“就业与升学并重”的双导向,学校努力畅通中职生的升学通道。基于“专业+文化基础+技能+志愿填报”的人才培养思路,学校的护理、计算机应用、艺术设计与制作、机电技术应用、法律事务等多个专业方向开设有“3+证书”高考班,以语、数、英三门基础文化课为主,再根据学生特长和志愿配套“X证书”专业培训课程,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有精准的升学方向。
职普融通高考班则是融入三年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学生管理、教学进度、考试安排均按照普通高中同步进行,三年后,符合高考报考条件者可参加全国普通高考和“3+证书”冲刺全日制本科大学。
学生还可以通过“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班升学,学校在计算机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护理、计算机平面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六个专业,开设有“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班,其中计算机应用专业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高职院校对接惠州工程职业学院;护理专业高职院校对接广东南方职业学院;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高职院校对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现代职校为表彰在职教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子,决定在22级高考班施行考取公办本科2万、民办本科1万、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专科5000元的奖励政策。
温暖的终身学习力 “问学现代大讲堂”提升师生专业素养
学生在校园学习三年就可以了吗?并不是!惠州现代职校认为,在学校期间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也至关重要,这不但能帮助他们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还能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使他们在职业生涯中保持优势。
“问学现代大讲堂”就是惠州现代职校依托自身专业优势,整合职业教育与社会资源倾力打造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自2022年12月启动以来,该项目已稳健运行逾两年,坚持有计划地为师生及融合企业提供持续性的终身学习服务,迄今已成功举办线下文化技能讲座22场,服务学员超5000人(次)。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汇聚了国内外专家学者、行业精英,深度探讨教育政策、教学改革、职业发展、心理健康、应急管理、传统文化等多元主题。顾伯平、张耀荣、陈优生、邓庆宁、刘苍劲、吴友存、陈汉铨(泰国侨领)、何资桥、姚屏等名家大咖轮番登台,分享真知灼见,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场“思想的盛宴”。通过参与活动,学员们的专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视野得到极大拓宽,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持续增强。如今,“问学现代大讲堂”已成为惠州现代职校的一张亮丽名片,并荣获惠州市教育局2024年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该项目不仅激发了师生的学习热情,更点燃了“书香现代”的星星之火,同时也促进了职业教育与全民终身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学校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叶治斌说,未来,“问学现代大讲堂”将继续秉持“师生成长成才、学校持续创新”的终身学习理念,不断优化项目体系,丰富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在这里收获知识、启迪智慧、实现成长。
温暖的教师关怀 “校九条”赋能教师持续成长
惠州现代职校的暖心举动不仅面向学生,老师们也被温暖包围。作为一所重视教师培养的学校,惠州现代职校将教师成长融入学校发展中,一直坚持“办学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持续为教师成长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给予每位教师全面发展的机会。
该校将技能专业课教师定位为“教师+员工+师傅+股东”,体现了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深刻理解和前瞻布局。教师不仅承担传统教学职责,还通过参与教学研讨、科研项目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学和学术水平。学校鼓励教师在企业兼职,以增强职业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使课程更贴近市场需求。为让教师向“师傅”角色转变,学校要求教师积极投身于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中,将课堂所学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不断锤炼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实操技能。学校还通过产教融合公司,让教师成为股东,参与企业创新,促进教师成长为复合型人才,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包括学历提升、职称晋升、科研能力、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详尽的三年提升计划,不仅为教师们搭建了自我审视与规划的平台,还为他们铺设了通往更高层次学历与职称目标的坚实阶梯。此外,学校还通过建立健全教师成长档案、实施定期考核与反馈机制等方式,对教师的三年提升计划进行全程跟踪与指导。
为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增加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深化师生关系。2024年,该校首推“师生同考一张卷”举措。老师变身“考生”,和学生共赴考场,以一张试卷为媒介,探索教学相长的无限可能……
为全方位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职业发展,该校自2023年9月起,精心构建了以教育教学实绩为核心的“努力看得见”薪酬评价体系,在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又在该薪酬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匠心推出“校九条”,从普涨工资、提供无息购房购车贷款、加大培训力度等方面编织了一张有温度、有高度、有态度的教育网,构建了一个美美与共的和谐教育生态,全面升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归属感。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范文燕 通讯员李美琼 罗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