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博罗县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担当脊柱健康守护者 撑起患者生命“脊梁”

2025年01月16日惠州日报特刊
字号:T|T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博罗县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团队。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博罗县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团队。

    脊柱外科主任姚仕奋与团队一起讨论病例。

脊柱外科主任姚仕奋与团队一起讨论病例。

    脊柱外科护士长龙婷指导团队为患者做护理。

脊柱外科护士长龙婷指导团队为患者做护理。

    姚仕奋和谢翰在手术中。

姚仕奋和谢翰在手术中。

在人体这座精密而复杂的“生命大楼”中,脊柱不仅是支撑大厦的坚固承重梁,更是连接生命活力与希望的“第二条生命线”。其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乃至家庭的幸福指数。

在有着“世界长寿之乡”美誉的博罗,面对当地患者日益增长的脊柱外科诊疗需求,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博罗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博罗县人民医院”)自2023年10月设立脊柱外科以来,便以守护区域百姓脊柱健康为己任,以创新为翼,以精准为刃,将“暖心服务”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处细节,为众多饱受脊柱疾病困扰的患者重新挺直生命的“脊梁”,回归高质量的生活轨道。

患者所需落在实处

开设脊椎外科 填补县域医疗空白

在博罗这片长寿之乡,有着众多高龄老人,对于脊柱专业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但在2023年之前,博罗县内并无脊柱外科,且因脊柱相关手术多为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当地往往无法开展。当地居民若需要进行脊柱相关手术,不得不长途跋涉前往市区甚至广州等地的医院,患者和家属极为不便。

博罗县人民医院的骨科自20世纪70年代开设以来,一直是医院的重点学科之一。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2017年6月12日,博罗县人民医院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关系,并于2017年12月27日成为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这也为骨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实现了与广东省重点专科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医疗资源共享。

2021年,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积极响应需求,委派骨干人才姚仕奋前往博罗县人民医院支援骨科发展。博罗县人民医院党委聚焦百姓就医所急、所需、所盼,在深入了解当地对脊柱外科的迫切需求后,经过充分筹备,于2023年10月18日正式成立脊柱外科,由主任医师姚仕奋担任科主任和学科带头人。这一科室的成立,不仅填补了博罗县在脊柱外科领域的空白,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专业的医疗服务。

如今,脊柱外科已经运行一年有余,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科室现有开放病床43张,技术力量雄厚。科室团队由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组成,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人。科室骨干均曾在国内知名医院骨科进修、学习,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技能。

科室不仅在人员配置上精益求精,还在技术上不断创新。现已常规开展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术、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等多项高难度手术。同时,科室还积极引进和应用微创技术,如显微镜下颈椎病的减压融合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侧前方脊柱融合术等,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姚仕奋和护士长龙婷的带领下,脊柱外科团队以“精准、微创、高质量”为锚点,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化和针对性的医疗服务。科室成立以来,已经成功收治了众多脊柱疾病患者,包括脊柱创伤、老年人腰痛、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畸形和脊柱肿瘤等。针对老年性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常规开展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局部麻醉下即可实施,手术时间短、过程快,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优点,让这类患者足不出县即可得到良好的诊疗。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脊柱外科总出院患者达到922人次,总手术546台次,其中四级手术444台次、脊柱内镜手术78台次。这些数据的背后,是科室团队辛勤的付出和不懈的努力。

医疗技术握在手中

医疗服务不断提质 各地患者慕名而来

“成立至今,我们的患者群体迅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已康复患者的口碑推荐。”姚仕奋介绍道。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科室不仅迎来了患者数量的显著增长,更在技术层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姚仕奋带领团队紧跟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技术,积极探索并实施新技术、新项目,现已具备完成几乎所有脊柱手术的能力。

2024年4月,42岁的韦雪(化名)因电线杆压伤导致全身多处严重外伤,紧急送往博罗县人民医院救治。经过多学科联合会诊,患者病情逐渐趋于稳定。然而,面对需要进一步进行的脊柱手术,患者顾虑重重,希望转至广州相关医院治疗。

考虑到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和长途转院的潜在风险,姚仕奋亲自与患者深入沟通,耐心解释,介绍该院医疗团队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经验,最终成功赢得了患者的信任,患者决定留在博罗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为确保万无一失,姚仕奋带领团队对患者病情进行了多次细致入微的讨论,精心制定了一套详尽的手术方案,并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风险点进行了充分预判和预案准备。2024年4月19日,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手术团队顺利为韦雪实施了手术。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韦雪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作为县级医院新成立的脊柱外科,获取患者的信任需要时间沉淀,更需要通过治疗效果和术后体验来赢得口碑。”姚仕奋提到。也正是在团队围绕患者所需,合力提质医疗水平的背景下,脊柱外科除了在传统手术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外,还积极开展先进术式。

84岁的田婆婆长期饱受腰腿痛、双下肢麻木及间歇性跛行的困扰,因畏惧手术未及时就医。随着症状加重,她双下肢乏力、麻木加剧,甚至出现尿失禁,生活严重受限。尽管知道需手术治疗,但高龄与多基础病让她对手术充满顾虑。家属得知博罗县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擅长各类脊柱微创手术后,于2024年5月6日带田婆婆入院。

经详细检查,田婆婆确诊为腰椎椎管狭窄伴马尾综合征,需手术治疗。鉴于传统手术风险高,他建议采用创伤小、出血少的UBE(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神经减压术)微创技术。5月8日,在充分准备与麻醉科评估后,脊柱外科成功为田婆婆实施UBE手术,有效解决了其尿失禁问题,大幅提升了生活质量。术后次日,田婆婆便能在胸腰支具辅助下下地行走。

“我们以微创理念为先,常规开展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手术、经皮椎体成形术、UBE微创手术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避免了传统手术给患者留下的创伤和并发症,减少了患者的损伤和痛苦,还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姚仕奋介绍,2024年该科共完成UBE手术60台次。

在交通事故、工伤等创伤患者救治方面,脊柱外科同样表现出色。科室于2024年4月19日成功完成博罗首例后路胸椎4椎体爆裂性骨折伴脱位切开复位融合内固定术+后路胸12椎体爆裂性骨折切开复位融合内固定术,至今,医疗团队已成功完成了多例胸腰椎严重创伤者的救治,如爆裂性骨折、骨折脱位等,在救治该类患者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能够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这也改变了以往严重脊柱创伤者只能前往大医院就诊的情况,让这类患者在博罗便可得到治疗,不仅减轻了患者的就医经济负担,免除了来回奔波,更方便了家属的陪诊和照护。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2月23日,脊柱外科再次实现技术新突破,成功完成惠州首例射频消融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这一新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还提升了科室在惠州脊柱外科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姚仕奋说:“我们科室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更多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

人才培养放在心上

精心培育团队 构建科室“发展之梁”

脊柱是“生命之梁”,人才则是科室“发展之梁”。对于新成立的博罗县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而言,人才培养无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姚仕奋深知,要提升团队的整体医疗水平,必须夯实理论基础、临床实操,并紧跟医学技术的发展步伐。为此,姚仕奋带领团队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会议,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技术。在手术实践中,他更是手把手教导团队医生,确保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从而提升手术技能和临床应对能力。

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学博士谢翰在回顾团队建设历程时,特别提到:“姚主任亲自上阵,手把手地传授技艺,毫无保留,这才使得我们整个团队成长异常迅速。”作为县域内成立的首个脊柱外科团队,医务人员曾经面临经验不足的挑战,姚仕奋发挥核心作用,不仅承担了所有四级手术的重任,还亲自指导团队医生,促进团队在理论和实操上的共同进步。

“姚主任总是乐于分享最新的医学理论与技术,并定期组织团队内部授课,助力每位医生快速成长。”谢翰提到。在姚仕奋的悉心指导下,团队进步迅速,如今多数手术已能由团队内的医生独立完成。尽管如此,姚仕奋仍然会在每一台手术时守护在侧,在悉心指导医生之余,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与顺利。

此外,姚仕奋还非常重视团队医生的对外交流与学习,积极组织他们参加省、市级医院举办的相关学术会议。2024年12月27日,博罗县人民医院成功举办了“国家级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规范化诊疗培训班”暨惠州市市级继续教育项目“骨质疏松症:跨学科视角下的预防与治疗”暨“2024年惠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委会年会”,活动不仅提升了科室的学术影响力,也为团队成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对于未来,姚仕奋有着更高的目标。他计划将科室的医务人员逐一送出去进修、学习,让他们能够学到更多的新技术,回来造福当地百姓。“我的目标是让每一位医生都能独当一面,让更多的百姓受惠。”姚仕奋说。

术后护理融在点滴

深化优质护理 给予患者亲人之暖

走进博罗县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的病房,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环境、精心设计的宣教内容,随处可见的是步履匆匆但细致入微的护理人员。

在脊柱外科,大多为卧床患者,护理工作量大、任务重,且不少患者病情变化快,对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在护士长龙婷的带领下,一支专业有高度、服务有温度、执行有力度的优秀护理团队,正致力于深挖专业内涵,深化优质护理,为患者提供专业、舒适的护理服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落实健康宣教,龙婷与护理团队不断探索和创新。龙婷深知,对于病床上的患者来说,传统的宣教方式往往效果不佳。于是,她多处学习借鉴其他医院的优秀做法,并上网寻求更便捷的宣教方式。最终,她找到了“一码通”的宣教方案,将原本在医院走廊上展示的宣教内容“打包”在一个二维码中,放在了病房内。

“我们科室的患者基本都是躺着的,宣教的二维码放在走廊上会大大降低宣传效果,但是放在病房内,病人拿着手机就能扫码查看。”龙婷介绍道。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宣教效果,还方便了患者随时随地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出入院注意事项以及医保结算等相关内容。

除了宣教方式的创新,龙婷还要求护士们务必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专业的康复指导。她要求护士们每天详细交代患者需要完成的床上康复动作,并逐一监督进行,确保指导到位。“我们希望病人能够通过正确的康复锻炼,缩短住院周期,更快地恢复健康。”龙婷说。

此外,脊柱外科护理团队还非常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和生活照顾。对于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家属不在身边时,护士们都会及时进行处理,并给予患者关爱和鼓励。“你们有事随时叫我们,不要怕麻烦!”这是科室护士们对患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于他们而言,患者是他们肩上扛着的责任,也是他们内心时刻牵挂的“亲人”。

社会责任扛在肩上

发力科普宣传 从源头预防脊柱疾病

《脊柱侧弯怎么办》《如何更好地防治常见的脊柱疾患》《玩手机的正确姿势》《脊柱健身操》……在博罗县人民医院的视频号上,脊柱相关科普视频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健康话题,以直观、易学易懂的方式普及脊柱保护知识,赢得了大量关注与好评,不少科普视频被转载发布在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县级融媒号上。

“一方面,我们致力于不断精进技术,解决县域内所有脊柱相关疾病患者的难题;另一方面,我们更希望从源头入手,通过科普宣教,让县域内的脊柱相关疾病患者数量越来越少。”为帮助更多普通人保持脊柱健康,姚仕奋和脊柱外科团队一直在健康科普传播的最前线。

针对骨质疏松这一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隐患,姚仕奋特别强调:“骨质疏松是导致老年人骨折、骨裂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很多人对此并未给予足够重视,导致不少老人因轻微摔跤而遭受严重伤害。”因此,博罗县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工作,通过健康讲座、义诊活动、科普文章和科普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大众传递骨质疏松的科学诊治理念,提高公众对脊柱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从源头上预防脊柱疾病的发生。

同时,科室还注重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诉求,为患者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服务。姚仕奋表示:“我们希望能够力所能及地为患者解决问题,真正为当地百姓做实事。”

对于未来规划,姚仕奋对科室医务人员提出了三点明确要求:一是要有医德,科室内所有医务人员需时刻为患者着想,及时处理并解决他们的问题,并尽力帮助他们节省医疗费用;二是要有良好的技术,只有技术不断精进,才能真正为患者谋健康;三是要有良好的服务,通过优化诊疗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等方式,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获得满意的就医体验。

姚仕奋还透露,科室将加大科普宣传力度,让更多患者了解博罗县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的专业实力,并联合多学科共同为博罗脊柱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诊疗服务。他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让更多博罗脊柱相关疾病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诊疗服务,从而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提升就医体验。

“一个好的医生,应该是把他这个领域的病人,越看越少。”姚仕奋带领的脊柱外科团队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他坚信,通过科普宣教与技术革新的双重努力,博罗县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将为广大患者点亮健康之光,播撒希望之种。

科室名片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博罗县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是一支由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组成的专业团队,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突出微创特色,致力于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本着严谨为医、以人为本的专业态度为广大的患者服务。

脊柱外科姚仕奋主任医师从事骨外科专业20余年,专注于脊柱外科工作,具有丰富的脊柱外科经验,主刀完成各种脊柱手术超过三千例。近年来致力于将传统手术微创化、精准化,大力发展脊柱微创手术。在姚仕奋的带领下,医院脊柱外科已常规开展UBE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脊柱外科常见病种。未来,脊柱外科将不断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搭建一流就医平台,倾尽全力,做到常规手术规范化、微创化,高精手术精确化,安全化。

文 惠州日报记者伍磊

通讯员张璐

图 通讯员叶毅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