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略谋划布局在惠新能源产业,为惠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清洁可靠的绿色能源。 ——刘波

惠州高质量发展的蓬勃脉动为我们企业未来的发展增添了信心和动力。 ——王成

德赛取得的成绩,是惠州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姜捷

应用埃克森美孚行业领先的技术助力惠州建设全球绿色石化产业高地。 ——潘子强

为惠州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恒力力量”。 ——杜玺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持续聚焦质量提升和技术创新,带动形成千亿元规模的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集群。 ——刘金成

惠州制造业基础雄厚,在AI时代大有可为。 ——陈涛

为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不断注入更多绿色、低碳、智慧的“欣”动能。 ——梁锐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与更多惠州企业携手共进,共同打造更加完善、更具活力的产业生态。 ——夏春亮
在2月6日召开的惠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动工仪式上,9位企业经营者代表现场发言,同时播放了企业经营者代表发言视频短片。代表们讲述了企业发展成果、规划及相关建议,发言热情洋溢、令人振奋,充分展现了企业经营者代表助力惠州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波
战略谋划布局在惠新能源产业
广东省能源集团在惠州布局了一系列能源项目。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波在发言中表示,2024年省委、省政府专门为惠州出台了两个重磅文件,支持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和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为集团深度参与惠州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和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
刘波介绍集团在惠州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时表示,2024年以来,集团在惠州布局的大亚湾综合能源站全面建成投产;LNG接收站一期项目投入商业运营并实现天然气贸易在惠纳税纳统,提前实现向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稳定输送超高压蒸汽,LNG接收站二期项目获核准,LNG接收站外输管道项目全线投产并提前两个半月通气,助力惠州实现天然气“县县通”。
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热电冷联产项目也正加快推进,建成后将满足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园区及周边企业供热、供冷等需求,有力促进园区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
刘波表示,2025年,集团将加大LNG接收站二期、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热电冷联产等在惠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同时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战略谋划布局在惠新能源产业,为惠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清洁可靠的绿色能源。
●TCL科技集团首席运营官王成
助推惠州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深切地感受到惠州高质量发展的蓬勃脉动,也为我们企业未来的发展增添了信心和动力。”TCL科技集团首席运营官王成说,惠州是TCL总部所在地,也是TCL最重要的产业布局地,TCL最大的显示模组、智能终端产业基地均位于惠州。2024年TCL在惠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39.7亿元,增长18.8%;产值942亿元,增长14.7%。
当前,惠州正在建设新型工业强市,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王成说,TCL将继续扎根惠州,与惠州同呼吸、共命运,持续加大在惠投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产业生态,为惠州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惠州超高清视频产业集群的链主企业,王成介绍,TCL将保持战略定力,聚焦实体经济,做大做强核心产业集群,继续加大在惠州的产业投资布局,完善产业链生态建设,推动惠州超高清视频产业集群向更高层次发展;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助力新型工业化建设,持续加大在惠企业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积极参与双循环,推进全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全球产业布局,通过做大全球业务带动国内材料、器件、装备等出口,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优势。
●广东德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捷
今年在惠3大项目将建成投产
“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573.85亿元,同比增长17.6%,利润总额、已缴税金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保持了持续向上的发展态势。”广东德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捷介绍了德赛去年的成绩。
他表示,德赛诞生在惠州、扎根在惠州,伴随改革开放和惠州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成长壮大。一直以来,德赛坚持以“智能汽车电子+新能源电池”为战略主航道,德赛西威、德赛电池两家上市公司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德赛取得的成绩,是惠州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姜捷表示,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加速调整和重构,德赛将坚定扎根惠州、投资未来,加大在惠州的投资布局。2025年,德赛西威惠南二期项目将加速全面投产,德赛电池惠南二期项目和龙门制造基地将建成投产。
●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子强
推动世界级CCS集群示范项目落户大亚湾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一期项目推进情况备受瞩目。会上,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子强表示,得益于惠州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产业生态系统,当前该项目推进非常顺利。近日,该项目聚乙烯装置试生产顺利产出合格颗粒,接下来其他生产装置将陆续进入试生产阶段。
潘子强称,中国是埃克森美孚增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埃克森美孚大亚湾研发中心即将开始运营。该中心是埃克森美孚在北美总部以外首个配备中试装置、融合高附加值产品和应用方案及工艺开发的综合性研发中心,具备世界级的研发能力。
此外,惠州乙烯一期项目还带动投资总额约150亿元的多个配套项目落户惠州,埃克森美孚还努力促进更多本地下游产业的高质量投资落地。
2024年,省委、省政府专门发文支持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潘子强表示,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与埃克森美孚在中国的发展目标高度契合,当前正在大亚湾推动一个世界级规模的CCS集群示范项目落地。该项目将应用埃克森美孚行业领先的技术,助力惠州建设全球绿色石化产业高地,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恒力石化(惠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杜玺
实现产业链上企业合作共赢协同发展
恒力石化惠州产业园投资150亿元,建设年产500万吨PTA生产线,历时两年时间完成建设并稳定达产。
“恒力石化惠州产业园战略定位清晰,不仅是恒力集团重要的强链项目,同时也是大亚湾石化产业的重要补链项目,是恒力深耕惠州的首个项目,也是布局华南地区的首个生产基地。”恒力石化(惠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杜玺说,“恒力效率”和“恒力速度”是恒力集团一直以来的行动准则,“早审批、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离不开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这是政企协作共谋进步的又一个成果,更是恒力在惠州这片热土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杜玺介绍,恒力惠州产业园项目投产后,大亚湾石化区芳烃产业链初步形成,项目的生产原料来自园区链主企业中海油的“隔墙供应”,产品输出给新材料产业园及周边下游企业用于生产聚酯新材料等。上下游企业紧密协作,有效降低了合作方的成本,实现了产业链上企业的合作共赢、协同发展,实现互惠互利。
“恒力始终坚持开放合作的理念,不断促进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杜玺说,我们坚信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将日益紧密,为惠州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恒力力量”。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成
助力惠州新型储能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新型储能产业作为国家能源转型、惠州“2+1”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成说,亿纬锂能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在惠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持续聚焦质量提升和技术创新,带动形成千亿元规模的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集群。
“我们积极拓展新型储能市场,储能电池业务快速发展。”刘金成说,2024年前三季度,亿纬锂能的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12月,行业内单体规模最大的超级储能工厂——亿纬锂能60GWh动力储能电池超级工厂建成投产。2025年,在仲恺潼湖规划建设30GWh储能电池pack项目,助力惠州新型储能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刘金成介绍,亿纬锂能创新研发628Ah超大电芯,重新定义储能系统,通过电池大型化减少电池数量以及系统零部件连接全面标准化,降低成本和发热风险。接下来,将紧跟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提升电池核心技术水平,支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投身海外生产基地建设、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奋力开拓海外储能市场、拓展“新能源+储能”应用,力争拿出更好的成绩单,为惠州“2+1”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注入亿纬能量。
●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涛
建议惠州驱动AI赋能产业升级
“2024年,胜宏科技凭借战略、技术和品质优势,在AI、算力、服务器、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赢得发展先机,成为全球顶级科技企业英伟达、特斯拉、亚马逊、微软的重要合作伙伴。”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涛在发言时表示,2024年公司核心优势助力业绩持续增长,利润增长66.83%~84.70%,资本市场认可度提高,出海战略推进成效显著,员工薪酬福利实现攀升。
AI是当前全球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陈涛表示,惠州制造业基础雄厚,在AI时代大有可为,建议惠州驱动AI赋能产业升级,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强AI在各领域的研发与应用,形成AI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新业态,让惠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在AI时代更具竞争力。
“目前,惠州有20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6家市值超百亿,对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这些企业是惠州的产业脊梁。”陈涛还建议,市委、市政府集中资源扶持龙头企业突破技术壁垒,以“头雁效应”带动产业链发展,提高产业链条创新活力,构建共生共赢产业生态。
人才也是陈涛关注的重点。“胜宏科技的发展成就源于‘人才强企’战略,人才聚则企业强、企业强则城市旺。”陈涛建议,惠州应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充分挖掘惠州独特的文旅资源,让秀美山水、人文胜景、多彩生活成为吸引优秀人才来惠旅居生活的招牌、创新创业的名片,为惠州产业兴旺、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欣旺达集团联席总裁梁锐
做大做强新能源与智慧能源产业
欣旺达创立于1997年,现已发展成为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领军企业,是3C消费类电池领域的隐形冠军,跻身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储能系统累计装机量居全国前列。
“欣旺达在博罗启动建设欣旺达惠州新能源产业基地,多家子公司陆续将重要业务落户量产。”欣旺达集团联席总裁梁锐说,得益于惠州优越的营商环境及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视,欣旺达惠州基地2024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年总产值继续保持正增长的同时,实现了连续五年总产值超百亿的历史突破。
惠州基地依托欣旺达自身在储能、超充、数字化等方面的行业积累与技术优势,实现整个园区的综合能耗降低10%~20%,绿色能源占比达80%,打造出集团首个“近零碳智慧园区”。梁锐说,欣旺达已在博罗地区建设了多个“光储充检一体化”示范站,200MW/400MWh 独立储能电站项目也即将开工建设,切实地为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不断注入更多绿色、低碳、智慧的“欣”动能。
“2025年是欣旺达落实集团五年发展战略的开局之年,集团内部制定了系列的战略路径助力公司加快迈向世界500强。”梁锐说,欣旺达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为惠州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惠州乐庭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春亮
战略产品过去五年 销售复合增长率30%以上
“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惠州乐庭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春亮分享企业发展经验时说。
过去十年,乐庭智联专注电线电缆领域,实施“高度聚焦”战略,通过持续创新投入,成功从以消费类电子电线为主转型为以数据通信线为主,在高速通信线、汽车通信线、工业机器人及拖链线产品市场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乐庭智联应用于人工智能服务器的224G高速通信线已成功交付一些国际龙头企业;10G汽车以太网线也大批量供应给新能源车企。该公司现拥有专利五百余项,其中已授权或申请中的发明专利88项。战略产品过去五年销售复合增长率达到30%以上。目前,该集团2024年合计新摘取约18万平方米土地,拿地总面积达23万平方米,着力打造该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制造中心和人才科技园区。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与更多惠州企业携手共进,共同打造更加完善、更具活力的产业生态。”夏春亮认为,在高质量发展中,产业协同发展至关重要,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乐庭智联就与惠州本地多家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协同创新,在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冯丽均 刘建威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 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 杨建业 罗剑业 刘炜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