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评论员
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就保持头号力度和势头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努力打造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作出进一步部署,强调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好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实施“百千万工程”既是广东在新起点上更好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广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抓手。近些年,惠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尤其近两年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重要成果。但同时也要看到,对照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目标,惠州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任务依然繁重。去年,省出台关于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的意见,这既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惠州探索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的重大任务,也是惠州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大机遇。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努力打造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推进“百千万工程”,努力打造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就要高标准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要坚持高标准规划设计,立足代表广东、代表中国,运用系统思维融合资源,着眼整个区域、县域和整村来谋划打造;高水平建设运营,按照百年大计要求,高质量推进最美旅游公路等建设,引进一批高水平项目,打造精致示范样本;高度重视工程质量和造价管理,坚持资源统筹、运营前置,形成投融资闭环方案,确保稳健推进;突出文化、温泉康养特色,持续擦亮罗浮山“岭南第一山”品牌,推动龙门温泉提质升级,打造独具特色的温泉康养产品体系。
推进“百千万工程”,努力打造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就要大力发展强县富民兴村产业。要守牢粮食安全和防止返贫两条底线,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统筹好市县产业资源,落实“四个一”机制,突出抓好7个千亿级产业园区建设,集中发展壮大1至2个园区特色主导产业,打造现代专业化园区;持续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完善精深加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把更多收入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完善资本下乡联农带农机制,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增收致富。
推进“百千万工程”,努力打造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就要着力推进县镇村建设。要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按照城市标准谋划县城建设,全面提升县城风貌品质、宜居水平,增强县城聚人聚商聚产能力;持续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发展壮大一批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优化格局形态;实事求是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加快推进穿城过街的国省道改道,推动镇街高水平建设“第二街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保护好乡村形态和肌理,留住乡愁记忆;加强乡村风貌管控,有序推进空心村改造。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全市上下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坚决扛起使命任务,保持头号力度和势头,紧抓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重大机遇,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在惠州大地开花结果,努力打造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书写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惠州精彩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