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旗电子(惠州)有限公司优化用能结构,利用厂房楼顶空地搭建分布式光伏发电面板。惠州日报记者谢宝树 通讯员王树基 摄
惠州日报讯 (记者谢宝树 通讯员王树基)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惠州新增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惠州上榜的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分别是龙旗电子(惠州)有限公司、广东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惠州迪芬尼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艾比森光电有限公司、惠州市金龙羽电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1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为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
多措并举支持企业创建制造业绿色低碳标杆
去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意见》,支持惠州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功能作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更高起点上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并赋予惠州绿色低碳安全发展标杆的战略定位。
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近年来,惠州全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持续推动企业加大绿色发展投入、节能降碳改造及节能环保技术开发应用,扩大绿色低碳产业规模,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推动更多绿色技术、绿色产品走向市场,既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2024年惠州新增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累计39家,新增1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累计4家,新增19家省级绿色工厂和1家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制造名单数量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为支持企业创建制造业绿色低碳标杆,根据今年新出台的《惠州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对新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等称号的企业,最高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新获评省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等称号的企业,最高给予一次性奖励15万元。对获得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称号的企业,最高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充分发挥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着力推动制造业全方位绿色化转型,擦亮新型工业化生态底色,助力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建设绿色工厂,加快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是关键
绿色工厂是绿色制造的核心基础单元,以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为建设目标。此次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的6家惠州企业大部分为电子信息企业。
位于仲恺高新区东江科技园的惠州市艾比森光电有限公司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原材料管理、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运输等多个环节,通过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制造出了更低碳、更节能的LED显示产品。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惠州市艾比森光电有限公司供应的超过50块大屏分布在奥运会各个关键角落,凭借高清画质和卓越的显示效果,为现场观众营造出沉浸感十足的观赛体验。
另一家国家级绿色工厂龙旗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是龙旗集团重要的生产制造基地。惠州龙旗专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汽车电子以及各类新型智能穿戴、家居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与服务,惠州工厂总建筑面积近30.5万平方米,其中厂房面积20万平方米。
惠州龙旗不断优化用能结构,充分利用厂房楼顶空地搭建分布式光伏发电面板,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所发电能作为补充用电,自发自用。此外,该公司还使用了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钛金空气能循环加热式热泵热水机,充分利用余热和空气能,进一步减少了不可再生能源投入。
记者了解到,在智能硬件制造项目规划设计之初,惠州龙旗就融入绿色建筑技术特点建设厂房和配套宿舍,并预留可再生能源应用场所和设计负荷。经对配套宿舍的建筑全生命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类指标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绿色建筑水平为一星级。惠州龙旗还积极开展既有设备设施节能改造,积极应用先进成熟的节能技术和产品,优先选用节能环保设备,新采购的通用设备普遍达到能效1级。
此外,惠州龙旗积极推动工业生产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结合业务及产线需求,以内部自研配合先进技术引入推动数字化管理覆盖,建设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智慧工厂集成系统,开展了车间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改造,完成381台生产设备联网,建成5G专网及专用的5G NR基站,形成SMT数据采集、AI工艺行为识别、能耗在线监测等六个工业应用,实现生产设备物联化、生产过程监控实时化、生产过程决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