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举办6场演唱会,吸引近20万人观看

惠州演出经济如何 从“高光”到“长红”

2025年02月26日惠州日报深读
字号:T|T
<p>    邓紫棋演唱会现场。</p>

邓紫棋演唱会现场。

<p>    邓紫棋演唱会现场座无虚席。</p>

邓紫棋演唱会现场座无虚席。

<p>    场馆工作人员检查设备做好保障服务。</p>

场馆工作人员检查设备做好保障服务。

绝美烟花秀、烟火无人机、瀑布彩带……全场座无虚席,人声鼎沸。2024年底,邓紫棋I AM GLORIA世界巡回演唱会-惠州站在惠州奥林匹克体育场连演3场,超10万人到场观看,成就了惠州文旅2024年末的高光时刻。

“我一辈子都没开过这么大声的演唱会”“惠州刷新了我对震耳欲聋的理解”,邓紫棋的跨年音乐会一度冲上抖音热榜前15,实时关注人数达898.8万,全网关注超3亿。巨大的流量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经济红利。据不完全统计,邓紫棋三场演唱会为惠州中心城区带来了超2.5亿元旅游收入。

当下,文化消费蓬勃发展,演出经济成为众多城市竞相角逐的新赛道。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毗邻广深港等发达城市,区位优势明显,但同时也面临着“虹吸效应”。惠州如何乘势而上,在后续发展中持续抓住流量,让演出经济从“高光”成为“长红”?

热潮

“现象级”人气和流量汇聚

释放经济红利

“有和我一样还在戒断的吗?”尽管邓紫棋演唱会已经过去了近两个月,但仍有歌迷在社交媒体表示,还沉浸其中难以忘怀。

事实上,邓紫棋惠州演唱会,一直是社交媒体上的热点。大麦、纷玩岛等平台显示,演出开始前,邓紫棋惠州演唱会便有超90万人想看。由于想看的粉丝太多,邓紫棋演唱会临时再加一场,由2场变成3场。该跨年演唱会的热度,一度强势冲上抖音热榜前15,实时关注人数高达898.8万,全网关注量超3亿,成为“爆款”话题。

演唱会结束后邓紫棋本人也难掩兴奋,发文赞叹,“太牛了,惠州跨年场是人生中气氛最好的演唱会。”歌迷们的好评更是如潮水般涌来,“几乎每首歌都大合唱,次次有人回应”“最后的《倒流时间》简直是跨年标配”……这些话语生动描绘了演唱会现场令人热血沸腾、难以忘怀的氛围。

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邓紫棋惠州演唱会数据显示,三场演出惠州市域外的观众占比高达67%,其中,跨年演唱会外市观众占比达86%,15~29岁观众占76%。大量外地歌迷涌入惠州,在观看演唱会之余,也带动酒店、餐饮、交通等多个行业的消费增长。

演唱会期间,惠城中心区一度出现“一房难求”景象。“演唱会期间,整个惠城区的酒店都满房了。”惠州佳兆业铂尔曼酒店市场销售总监冯大科说,演唱会拉动效应格外明显,期待惠州能举办更多演唱会。

餐饮行业同样热闹非凡。不少商家为了抓住这难得的商机,除了提供常规餐饮服务外,还售卖粉丝应援周边、惠州文创等产品,吸引众多年轻消费群体购买。

“我们积极同邓紫棋的粉丝后援会联系打造线下打卡点,包括明星形象气模、签到处、人形立牌等多个打卡点。”惠州印象城(惠州市创益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市场推广部经理肖华介绍,2024年惠州已举办多场演唱会,他们已经深谙流量抓取之道。在商场丰富活动的同时,商户们也主动增添明星人形立牌、免费派发明星周边、提供应援化妆等迎合粉丝。

数据显示,邓紫棋跨年演唱会当天,惠州印象城销售同比增长88%,客流同比增长35%,餐饮销售同比增长55%,如捞米鱼同比增长74%、真功夫同比增长66%、蛙喜赞同比增长60%。

此外,还有众多没抢到票的市民游客,齐聚惠州各大商圈、特色街区,一起倒数跨年,极大带动辖区住宿、餐饮、旅游、商贸等二次消费,点燃城市消费新活力。大数据显示,演唱会至2025年元旦4天期间,惠州中心城区累计接待游客近35万人次,全市接待游客145.86万人次。

举措

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

接住“泼天的富贵”

邓紫棋惠州演唱会是一场音乐盛宴,也是一次城市魅力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惠州通过演唱会这一窗口,向外界展示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的独特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深入探寻它的美。各级各部门也全力以赴,接住这“泼天的富贵”,为演唱会的顺利举行和观众的良好体验提供全方位保障。

惠州公安与主办方、场馆、安保等单位多方联动,严格细致开展秩序维护、安全检查、防爆安检、巡逻防控等工作,反复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并制定相关应急预案;针对每场大型演艺活动的实际情况,惠州交警及时发布交通管制措施,设置公交接驳点,以确保活动周边交通安全、顺畅;中国移动将信号保障车开到了现场……

作为场馆支持单位,惠州市体育场馆管理服务中心早在2024年12月26日就在公众号上发布了邓紫棋惠州演唱会最全观演攻略。演唱会期间,更是增人增岗,配齐配足人员力量,统筹做好场馆安保、环境维护、设施保障、入馆指引、秩序维护等工作。首场演唱会结束后,立即组织上百人投入保洁工作,加班至凌晨3时许,次日早上7时又开工连续清扫至下午5时,以干净整洁的环境迎接歌迷入场。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也推出宠粉福利:在惠州机场为远道而来的邓紫棋粉丝们送上暖心小礼物;推出3条惠州温泉游路线,粉丝可凭借演唱会门票抽奖获得免费温泉券;多个酒店推出凭演唱会门票优惠订房活动,甚至推出免费送粉丝到接驳点等福利。

诚意满满的举措收获了粉丝的诸多好评。“以前对惠州了解不多,因为这场演唱会来了一趟,发现这座城市太有魅力了,以后有机会还想再来。”网友“兜兜”表示。

问题

演出市场冷热不均

缺乏过硬硬件设施

2024年,惠州共举办了2024 Dear Jane亲爱的音乐会、2024杨千嬅巡回演唱会、2024张韶涵巡回演唱会-惠州站、邓紫棋I AM GLORIA世界巡回演唱会-惠州站(3场)等6场演唱会,吸引近20万人到场观看。因为场场爆满,市民呼吁加场的声音不绝于耳。

和周边城市相比,惠州在举办演唱会的场次上还有差距。2024年,深圳演唱会开得如火如荼,张学友、刘德华、周杰伦、张惠妹、蔡依林、陈奕迅、五月天、凤凰传奇等,仅大运中心体育场(馆)整体规划就超百场。2023年,东莞共举办周柏豪、梁咏琪、梁静茹、古巨基、侧田等大中型演唱会25场。2024年以来,东莞举办了杨丞林、Dear Jane、林晓峰、关心妍、周柏豪等大中型演唱会超过8场。

“惠州的演唱会确实很精彩,但就是太少了,希望能有更多明星来开演唱会”“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惠州崛起”……记者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官网“网络问政”版块输入“演唱会”“演出”等关键词,共出现30多条搜索信息。在张韶涵、邓紫棋的演唱会推文下面,网友们提出各种请求,希望惠州用好大湾区交通优势,邀请更多知名明星来惠州演出,搅热演出经济“一池春水”。

“为什么近年来奥林匹克体育场外围建筑在重大节日和演唱会都没有亮灯?”“奥体场的凳子可以更换了哦!”目前,惠州具备开展大型演出的条件,其中,投资2.5亿元的惠州体育馆于2004年落成,主馆(C馆)设6539个座位;总投资8.86亿元的惠州奥林匹克体育场于2010年落成,主场可容纳4万名观众。可由于建成时间较长,部分设施设备老化破损,也遭到市民“吐槽”。

“惠州奥林匹克体育场可容纳4万观众,只有一线巨星才能匹配,但相比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惠州面临‘虹吸效应’,吸引力和市场号召力远远不及。”市人大代表、广东卓凡律师事务所主任杨择郡说。近年来,国内文化产业腾飞,不少优秀作品出圈,但遗憾的是,很多大IP没有选择惠州。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缺少过硬的硬件设施。

“以小型场馆为例,为了让音乐剧之王《歌剧魅影》进入广州大剧院,该剧院提前一年开始升级设备,各个灯光、音响切换点的准确度要求达到零点几秒。”杨择郡说,一部好的剧目,对剧院的设备、演出支持技术也有着更高的要求,惠州文化艺术中心在硬件上没有优势,这就导致了它与部分高质量演出失之交臂。

与演唱会一票难求的火爆情况相比,一些小众剧目却显得无人问津,演出市场冷热不均现象明显。此外,本土演艺新势力较为匮乏,对自身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未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打造“演出+旅游”的特色线路,实现文旅体的融合发展。

建议

打开文旅融合新空间

激发消费市场新动能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演艺消费则是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接下来,惠州如何借力各类演出活动打开文旅融合新空间,激发消费市场新动能?

肖华建议,惠州有着很明显的地缘优势,是一座非常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年轻人也很多,可以大力发展演出经济,除了举办演唱会之外,还可多举行话剧、脱口秀等演出活动,满足年轻人的文化需求。

“建议惠州创新旅游演艺营销模式,打造Citywalk、‘特种兵式旅游’等符合年轻人调性的旅游体验线路,并利用网上直播、口碑营销等方式来扩大影响力。”来自福建泉州的观众程先生认为,演艺活动要与文旅惠民活动相结合,同步联动景区景点、特色餐饮、文旅街区等板块,开展凭演唱会门票消费打折、“宠粉”福利等主题活动,带动交通、餐饮、住宿、文创、旅游观光等领域联动消费。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情绪买单。建议惠州出台扶持演出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升级服务、上新产品,进一步唱好文旅融合发展这场‘大戏’。”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委员、科技部部长梁乃锋教授认为,升级服务可以考虑从优化营商环境、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入手,让更多观众因演出活动与惠州结缘后,能够深刻感受到惠州的开放与包容、专业与敬业,以及这份独特的城市温度。

为了更好地发挥演艺经济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梁乃锋建议惠州大力创新消费场景,鼓励演出经济与本地特色文化、夜间经济相融合,增加服务消费的有效供给,持续提升服务供给质量。同时,及时优化交通组织方式,丰富演艺场所周边消费服务业态,为观众享受演艺消费创造更多便利条件。

杨择郡建议,优化现有场馆交通设施与配置,可以通过征用周边道路作为临时停车场、增加接驳车数量与接驳车上下客点,并在社交平台上宣传出行方式和具体线路的建议,吸引外地游客无障碍通行。同时,多元化盘活现有场馆,比如借鉴东莞市市民中心招商引资live house厂牌“太空间”。在场馆的规划考虑上,可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考虑新建场馆。

他山之石

厦门

整合资源,全方位“宠粉”

2024年,厦门演艺经济成绩亮眼,各类营业性演出超3.5万场次,日均近百场,票房收入达8.5亿元,综合经济效益近100亿元,是知名歌手演唱会热门地。

场地资源上,厦门优势显著,有6万个座位的白鹭体育场、1.8万座的凤凰体育馆,还有举办过重要活动的海峡大剧院等不同规模、类型的优质场馆,数量、设施及接待条件俱佳,为演艺发展筑牢根基。

厦门的“宠粉”策略更是关键。文旅部门主动帮艺人宣发,借助官方账号等多平台提前营造氛围,吸引粉丝关注。针对粉丝群体,配套服务周到,设置休息驿站,安排专人接送,让粉丝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

同时,成立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管理协作小组,提升审批效率,规范票务市场,落实安保,加强引导,保障演出顺利进行。交通保障上,通过地铁延时加密、志愿服务等“宠粉行动”,让歌迷抵厦后能开启便捷温馨观演之旅,增强城市对演艺活动的吸引力。

太原

政策扶持,服务保障促发展

2024年,太原举办了32场大型演唱会,吸引近100万人次观演,带动消费41亿元,演艺经济助力城市出圈。

这得益于太原市政府政策与服务保障机制。2024年4月,太原出台了《支持演唱会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创新奖补机制,对合法经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演唱会主办单位,依单场售票规模及收入情况,给予15万至80万元的单场资金奖补,极大调动主办方积极性,吸引更多优质演唱会落地。

服务保障方面,太原成立了营业性演出服务保障工作专班,常态化开展集中调度、现场办公,及时处置突发情况,为演唱会举办提供高效服务保障。例如,在演唱会期间,在市内主要交通枢纽、重点酒店商圈、重点旅游景区开通免费接驳服务,同步加大公交发车频次,延长地铁运营时间,确保歌迷能更加便利地乘车往返演唱会现场,有效解决了观众的交通出行难题。

太原在增值服务方面也是暖心之举频频。歌迷凭演唱会门票可享受晋祠天龙山、蒙山、太山、太原动物园等重点景区免首道门票优惠政策,免费乘坐市内公交、地铁。在武宿机场、太原火车站、南站设置专区,安排专人提供咨询服务,为歌迷发放伴手礼,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歌迷的观演体验,还带动了城市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了演艺经济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

策划 惠州日报记者张旭华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龚妍 戴建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龚妍 谭琳 刘豪伟 马海菊

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龚妍 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