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城航拍图。 博罗宣供图

惠州博罗产业园区。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内的企业。

博罗企业自动化生产车间。

最美旅游公路县道223线长宁澜石桥至横河罗塘桥段风景如画。

“回首2024,我们苦练内功奋勇争先;展望2025,我们干字当头向高攀登。”2月26日,博罗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县委副书记、县长邱志彪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回顾了2024年在县域高质量发展中的实干历程,展望了2025年向上突破的发展愿景。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3万余字。记者在梳理报告时发现,“发力奔跑”“砥砺前行”“干字当头”“苦干实干”“拼命硬干”“奋力拼搏”“争先进位”“向上突破”等一系列充满实干与精气神的关键词高频出现。这无不透露出,博罗在县域高质量发展中的干劲、拼劲、冲劲。
正是有了这份向上向强向优的决心与斗志,2024年,博罗在练好内功中争先进位,交出一份顶压前行、量质齐升、不断向上突破的发展答卷: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50亿元,达952.24亿元;全国百强县再进3位,最新排名66位,2022年、2023年、2024年连续三年共进位23名。
奋斗成就梦想,实干创造未来。2025年,博罗将以战斗的姿态和冲锋的状态不断争先进位、向上突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奋力在县域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博罗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强实体
链长制“链”出百亿级产业集群
罗浮春早,奋楫争先。2025年春节假期结束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在博罗县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仪式上,130宗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总投资425.9亿元,数据居各县区之首。这是2024年博罗县域高质量发展火热状态的延续。
像火热的项目建设场景一样,2024年,博罗的工业经济势头强劲,工业投资增长10.5%,2021年以来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平均增速达30.9%。与此同时,197家企业实现“小升规”,规上工业企业总量达1249家,均居全市第1;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8%、增加值增长7.9%,工业增加值对GDP增长贡献达73.2%。经营主体持续加快增长,新登记经营主体1.78万户,存量达15.85万户,其中企业主体增长7.7%。
实体为本,产业为先。2024年,博罗县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制造业家底更加厚实稳固。这一年来,博罗县以实的举措、强的干劲,聚力推动链长制的实施,推动重点产业聚链成群,“链”出百亿级产业集群。在博罗的产业蓝图中,支柱产业齐头并进,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四大支柱产业分别实现产值648亿元、153亿元、319亿元、175亿元,分别占总量36%、8.5%、17.7%、9.7%。其他重点产业也在不断成长,电动车产业产值超150亿元;入选第二批广东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现代食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值117.8亿元,增长8.5%;生命健康产业规上企业增至51家,实现产值53.5亿元。
产业发展不只体现在产值上,更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在盘点博罗县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成果时,一个个翔实的数据让人振奋:2024年,博罗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2家,存量突破700家,比三年前翻了一番;专精特新企业175家,其中“小巨人”企业3家;创新型中小企业总量达331家,增长20.8%;推动125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新增131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总量567家。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博罗强”。报告中指出,“制造业当家,始终是博罗发展的四梁八柱,始终是博罗争先进位的坚实支撑,始终是博罗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新的一年,博罗将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心无旁骛地做强做大产业园区,加速项目落户投产见效,真正练好工业强县的看家本领,锻造先进制造业的钢筋铁骨,挺起博罗制造业当家的产业脊梁。
2025年,博罗坚定不移打造千亿级园区主平台高地,全力锻造产业核心竞争力。其中,着力打造现代化产业平台。深化惠州博罗产业园区“四个一”模式改革,持续推动资源要素、产业项目向园区集聚,力争全年供地新开工项目、供地新投产项目均超过30宗,实现规上工业产值450亿元以上。同时,加快产业链强链壮群,做大做强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支柱产业,培育更多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培育更多产值超50亿元、超100亿元的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上下游招商,力争引进项目280宗以上、总投资460亿元以上。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力争新培育高企36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0家、“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1家。持续加大“个转企”“小升规”支持力度,力争推动“小升规”200家以上。
练内功
项目不断赋能发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还在于项目的不断赋能,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2024年,博罗县一如既往地大干快上抓项目,发展动能不断积蓄。回望这一年推动项目加速奋进的历程,实干之声依旧殷殷在耳:集中1个月连开8场制造业复工复产调研及稳增长座谈会,为企业发展、项目推进排忧解难;加速推动重点项目,152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0.7亿元,其中64宗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2.7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0个百分点以上。聚焦“五张清单”推动项目落地见效。供地新动工项目37宗,总投资129亿元;供地新投产项目44宗,预计年产值364亿元。
以项目为王,积蓄发展动力。新的一年,抓好供地未动工、在建未投产和招商未落地等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安排169宗重点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27亿元,力争全年工业投资突破30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亿元以上。围绕引领区、园区平台等重点领域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及早谋划“十五五”重点项目。
无论产业、项目,还是经济社会发展,营商环境颇为重要。博罗一直致力于营商环境的打造,推动营商环境全面优化。2024年,博罗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成功入选省首批信用县。良好营商环境在项目推进中体现。博罗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抓具体项目,以快打快推动一个个项目快落地、快动工、快投产、快上规。良好营商环境还在政府效能的提效提速中体现。2024年,博罗加速推动项目审批的进程,38项省级、15项市级下放行政职权事项已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与深圳市1145项政务事项异地可办。新的一年,博罗将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深化“不见面审批”“高效办成一件事”。拓宽“跨域通办”覆盖范围。同时,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新谋划
实施“罗浮山整体提升计划”,谋划“山上”“山下”项目
在博罗的县域高质量发展工作中,“百千万工程”是总抓手,这其中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是重点。
在引领区建设中,最美旅游公路引人注目。铣刨机轰鸣作业,工程车来回奔波,工人们在各自岗位忙碌……近日,在博罗县湖镇镇,省道254线横河塘下至湖镇段改建工程建设如火如荼,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与此同时,县道293线罗浮山收费站出口至增城交界段提档升级改建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目前,投资8.24亿元、长62公里的最美旅游公路博罗段建设正酣。其中省道254线先行段、县道293线罗浮大道、县道206线已完工。最美旅游公路的建设,不仅让道路变得更加畅通美观,更让沿线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为乡村发展带来更多的商机和人气。目前,最美旅游公路已完成沿线611栋农房风貌提升,引进过云山居等3家全国民宿头部企业参与沿线驿站建设。“这条道路改造后,游客更多了,行车也更舒服更方便了。”在县道223线经过的横河镇老圩村,经营民宿的徐女士对道路的升级改造点赞道,不仅提升了沿线居民的出行条件,也带旺了乡村人气,“如今游客数量明显增加,民宿生意也越来越好。”
与最美公路建设一样,县域副中心建设也让人期待。目前,县域副中心规划建设稳步推进,起步区启动建设,重点打造总投资约114.5亿元的“十个一”项目,引进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博罗实验学校,黄巢墩大道、和安大道等加快建设。新的一年,博罗将锚定珠江东岸创新产业高地、引领区综合服务中心和现代化生态智慧城市标杆的定位,完善县域副中心规划,实现与罗浮山片区产业联动、功能互补。加快起步区建设,稳步推进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博罗实验学校、黄巢墩大道等“十个一”项目建设。完善服务配套,积极引进商业综合体、产业邻里中心、活力低碳办公街区等项目落地建设。
报告指出,坚定不移以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全力打造高品质的魅力新城。其中,高标准规划建设新长宁镇。发挥罗浮山生态资源和优势,做好“山上”“山下”文章,努力将新长宁镇打造成引领区综合门户。实施“罗浮山整体提升计划”,推进总投资6.9亿元的15宗“山上”项目建设。谋划推进总投资69.3亿元的45宗“山下”项目建设,提升交通联通、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民生保障水平。促进文旅体康融合发展。有序推进建筑艺术计划和未来社区建设,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美学+未来社区”新样本。建设体育小镇,以国际标准完善体育基础设施,积极举办越野、登山、射箭等竞赛活动。大力发展沉香、艾草、金线莲等种植产业,努力引进中医药本科院校、建设康养特色中医院,谋划打造中医药健康谷,研发推出中医药特色康养产品,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
促振兴
深入开展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
乡村全面振兴是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2024年,博罗县以乡村振兴为引领,“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这一年,博罗的现代农业增量增效。丝苗米、预制菜、蔬菜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农业龙头企业8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9家、市级21家。值得关注的还有,乡村产业的发展,让农民生活持续改善。2024年,全县303个行政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20万元,占比达91.5%;52个行政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00万元。
新的一年,博罗将精心谋划好产业的振兴。其中,深入开展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全面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三期,建好用好预制菜、茶产业等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2+2+6”农业现代化平台矩阵。完善仓储保鲜、冷链物流配套,加快柏塘三产融合茶叶产业园以及博兴牛肉等产业项目建设。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更多“粤字号”农产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加快形成一批以油茶、南药等为代表的林业产业。与此同时,拓宽强村富民路径。深化“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推广“三变五合”、整村运营等模式,持续开展村组共建。做好省“社村”合作试点工作,大力培育标杆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集体增收,力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超过20万元。
乡村产业发展提质,乡村环境再次刷新颜值。如今,走进博罗县的广大农村,环境越来越美,可谓一步一景,转角便能遇见美。2024年,博罗县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农房风貌提升6092栋,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93.08%。目前,全县90%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2025年,博罗将着力建设和美乡村。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省级农房建设试点、农房风貌品质提升、“两违”整治、“三线”整治等工作,力争整村推进厕所革命100%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8%以上,全域村庄实现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村转变。
惠民生
去年民生支出超90亿元
民生福祉是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24年,博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办好惠民实事,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这一年,博罗推动政策向民生聚焦、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民生支出92.2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5.06%,为近十年最高,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
日前,记者来到石湾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看到,这里升级改造后环境变得更舒适了。关金友是一位独居老人,2024年由于腿脚不便需要专人护理,她搬进了石湾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在这里找到了一群年纪相仿的伙伴。“一日三餐,粥粉面饭,菜式丰富,每天还能跳舞、玩游戏,住着很舒适。”关金友说,除了环境舒适、活动丰富,工作人员日常的嘘寒问暖更是让她倍感舒心。2024年,博罗建成8家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启用长者饭堂8家,总数达30家,实现镇街全覆盖。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博罗如期兑现,交出温暖答卷。
与此同时,公共服务不断优化。新建公办幼儿园2所,新建、改扩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2所,新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以及普通高中公办学位共1845个;深化医共体、医联体建设;县人民医院创三甲加快推进,省中医院与县中医院共建协作医院;启动县妇幼保健院整体异地搬迁升级改造;园洲镇卫生院升级为二级综合医院。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的根本追求,是我们的初心使命,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报告指出,新的一年,博罗将抢抓“百千万工程”和引领区建设等重大机遇,推动一批致富项目、建设一批连心路桥、打造一批惠民服务,让优质教育的阳光照耀博罗每个孩子的成长,让优质医疗的服务保障博罗每一位百姓的健康,让博罗人民的日子过得更加殷实、更加富足。其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博罗中学综合实验大楼、三乡中学教学楼以及投资5亿元的博罗中专新校区续建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完成博罗中学初中部学校操场道路和外立面升级改造、县第二中学新建学生食堂项目建设。提供幸福“医”靠。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搭建医共体信息平台。全力推进县人民医院争创三甲医院,支持县级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完成县妇幼保健院异地搬迁,有序推进县中医院二期,加快县第八人民医院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
本版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 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