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读〈资治通鉴〉》是我出版的第三本书,2009年2月由华文出版社初版。这是一部读史随笔,全书由79篇文章(含《后记·读史的收获》)组成。时隔多年之后,广东旅游出版社希望我把这本书授权给他们再版。一本书既然市场有需求,出版社愿意出,作者自然是高兴的,于是有了去年7月的再版(此后还有加印)。
这本书写于2007年至2008年。我读《资治通鉴》是从2006年底开始的。此前,心情一直比较浮躁,读书没有规划,也缺乏系统性,纯属消遣。《资治通鉴》原著300余万字,配上注释就远远超过这个字数了。读这样的大部头,当然是需要毅力的。还好,因为历史的味道醇厚绵长,我坚持读下去了。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联系现实,有感而发,边读边写,积累下来,便有了这么一批文章,这是读书的直接收获。另一个收获是,将这部历史巨著读完之后,对很多事情有了新的认识。
《资治通鉴》适合全民阅读,我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希望和喜欢历史、喜欢思考的读者分享一下自己的肤浅体会。
这次再版,因为内容没有增删,为了避免表述混乱,所以没打算改书名。篇目的编排上则作了调整,初版被编辑分为“治人篇”“治事篇”“治世篇”三部分,我认为这个分类并不怎么准确,再版时便恢复原貌,按写作时间顺序排列,不再分辑。
读史要有耐心。历史没有时效性,就像一位睿智的老人家,平静淡泊。对待历史要有足够的定力,不受干扰,细细品读,慢慢领会。历史观照现实,读史不会让你吃亏,它可以让你保持清醒,懂得谦逊之道。
不读历史,难以走向深刻。最近有位知名专业作家闲聊时说起,自己写到后来,越发感到历史的重要性,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更厚实,花了大量的时间系统读史。何止作家,不管哪个行业,都应读点历史,让自己多几分见识,尤其是史籍中的精华,更是富含营养,历久弥新。
(李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