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里,最难忘的美味,是姥姥亲手蒸的馒头。那些馒头仿佛一朵朵松软的云,散发出姥姥双手揉出的浓浓麦香,久久萦绕在唇齿间。
小时候,我轻信了小伙伴的话,用洋娃娃换了她的“魔法”小项链,换完又后悔了。姥姥知道后,就拿来一块火柴盒大小的“面饼干”,将它掰碎,撒在面粉里,神秘地说:“这可是姥姥让馒头变得松软的秘诀!”我正听得入神,姥姥用沾着面粉的手轻点了一下我的小鼻子,温柔地说道:“你的小项链,说不定也特别神秘哦。”那一刻,我仿佛也拥有了“魔法”,竟喜欢上了小项链。多年后我才懂得,姥姥是在用她的智慧,帮我找到人生中的自洽。
上小学后,我很抵触写字,字总是写得歪歪扭扭,气得自己直跺脚。姥姥见状向我卖起了关子:“和面可是个技术活,你要不要试试?”我顿然来了精神,结果却手忙脚乱,姥姥俯下身子把我的手从面盆里捞了出来,搓掉我手上的面团,告诉我,她刚开始蒸馒头时也是如此狼狈。说罢,她将盆里的面疙瘩一点点地按开,一遍遍由内向外揉,一叠一搓,再轻轻拍了拍筋道的面团,在它上边盖上了一层湿布。她意味深长地说:“做不好没关系,慢慢来,总会有做好的时候!”姥姥虽然不曾教我写过一个字,但却用耐心与智慧,帮我练好了“欲速则不达”这五个字。
高考失利,我在调剂和复读之间举棋不定。有一天,姥姥端出来一盆不小心发酵过头的面,得意地说这是“难得的好料”。她加了小苏打,将面揪成小段,面团顶端却形成了凹面。蒸之前,姥姥拿着小勺子在每个面团的顶端浇上了火龙果汁。掀起锅盖的一瞬间,我惊讶地发现每个馒头顶端都裂开了不规则的口子,被染红的面翻卷出来,宛如一朵朵盛开的粉红色康乃馨。我追问缘故,姥姥眼中满是慈爱:“面发酵过头了,正适合做开花馒头,照样好看又好吃!”我心头一颤,或许,生活不尽如人意,却不妨碍成为更好的自己。我放下复读的念头,带着满心期许开始了新的旅程。
时光流转,姥姥的身影渐行渐远,但每当闻到馒头的麦香,我仿佛又看见她站在灶前微笑的模样,那揉进面团里的智慧,依然温暖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