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
登紫云步道 品罗浮文化
沿路标识牌助游客“读懂山水”
2025年03月04日惠州日报博罗新闻
字号:T|T
紫云步道文化标识牌契合罗浮山自然环境。 惠州日报记者黄桃 特约通讯员李渊 摄
惠州日报讯 (记者黄桃 特约通讯员李渊)一边是葱郁的林木、蜿蜒的步道,一边是书卷轴式标识牌,让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又能领略罗浮山独特的人文魅力。近日,罗浮山景区的紫云步道进行升级,通过一套文化标识牌系统,实现“智慧+文化”的旅游模式,赋予这条1.2公里长的步道全新的旅游体验。
记者了解到,紫云步道设有50个书卷轴式标识牌,主色调为温暖的棕黄色,间隔20米分布。该文化标识牌系统围绕四大主题展开:一是“罗浮”之名的起源与演变,结合神话传说与历史记载;二是展示历代画家笔下的罗浮山美景,展现山水画中的仙山意境;三是精选苏轼、葛洪等文人的诗词,传递深厚的文人情怀;最后梳理秦始皇、汉武帝等帝王与罗浮山的渊源,彰显其“仙山”地位。新的标识牌设计融入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进一步提升罗浮山作为“岭南第一山”的文化内涵。
记者看到,标识牌契合罗浮山的自然环境,形成“以天空为媒,微风为信”的天然画卷。同时,标注了“i罗浮”小程序二维码,游客扫码后可获取全景语音讲解、历史背景拓展及周边文旅资源推荐,实现“线上+线下”游览的无缝连接。
紫云步道的改造不仅重现了罗浮山深厚的文化积淀,还整合了历代诗词歌赋与碑记铭文,融入葛洪《抱朴子》中记载的炼丹传说和摩崖石刻中的道家思想。
旅游项目曾入选国家老年旅游典型案例。此次紫云步道的改造特别注重适老化体验,坡度平缓,标识指引清晰,小程序还提供“一键导航”和“语音讲解”等功能,有效解决老年游客旅游面临的问题。
紫云步道的文化标识牌通过诗画结合、古今对话的设计,让游客不仅能“行于山水”,更能“读懂山水”,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感受罗浮山的千年文脉与时代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