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枣种植园里,工人忙碌地采摘青枣。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融心 摄
惠州日报讯 (记者黄宇翔)春日融融,硕果飘香。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龙城街道城西村一处青枣种植园里看到,一颗颗翠绿的青枣挂满枝头,圆润饱满,宛如一颗颗绿色的宝石,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工人们忙碌地采摘、分拣、包装,呈现出一幅生动的“春日丰收图”。
这片果园种植面积约300亩,主要种植蜜丝枣、中叶枣、金桃枣等优质品种,今年亩产预计可达8000~10000斤。“我们的青枣品质上乘,离不开充足的光照、肥沃的土壤以及我们坚持的原生态管理方式。”在果园负责人吴月清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果园。只见一排排青枣树整齐排列,枝叶繁茂,果实累累。摘下一颗品尝,皮薄肉脆、清甜多汁,令人回味无穷。“今年青枣的批发价预计最高可达每斤6.5元。青枣一年采收一次,每年2月底开始采摘,持续至4月中旬。目前主要销往珠三角等地,还有部分销往新加坡、香港等地。”吴月清说,随着青枣的大量成熟,果园也迎来了采摘旺季。自3月8日开园后,不少市民游客前来体验采摘的乐趣。
该果园从2015年开始种植青枣,至今已有10个年头。城西村青枣产业的兴旺发展,不仅为果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青枣种植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修枝搭架、套袋、采摘到分拣包装等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果园专门聘请了一批外地工人以及本地剩余劳动力,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来自河南的果园工人小张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自己在这里主要负责摘果、包枣等工作,收入稳定且满意。
青枣产业的蓬勃发展,是龙门县乡村振兴的缩影。近年来,龙门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市场拓展等措施,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青枣、柑橘、杨桃、龙眼、三黄胡须鸡等特色农产品纷纷走出龙门,走向全国乃至海外市场,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吴月清告诉记者,他们将扩大青枣种植面积,拓宽销售渠道,推动青枣产业多元化发展,“我们希望把青枣产业做大做强,打造成为当地的一张亮丽名片,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