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香港联合举办“集思汇”,近百企业代表探讨产学研资源共享

携手破解“数字焦虑” 智库赋能智造升级

2025年03月12日惠州日报仲恺新闻
字号:T|T
    企业代表参观仲恺高新区展厅。

企业代表参观仲恺高新区展厅。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然而设备利用率低、数据应用能力不足、资金投入压力大……这些痛点正困扰着众多企业,该如何解决?近日,由惠州仲恺高新区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联合举办“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大湾区集思汇(惠州)”活动,吸引近百家本地企业及港资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借助香港国际化优势和丰富经验,推动产学研各界双向沟通与资源共享,助力仲恺高新区企业更好地融入大湾区生态圈。

引入更多力量推动制造业迈向更高层级

仲恺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打造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的核心区域,在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企业面临诸多严峻挑战。

“设备利用率低、产能闲置、同质化竞争以及订单波动等问题,犹如一道道难关横亘在企业面前。”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汤俊表示,当前,随着AI应用的拓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仲恺高新区正全力推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和生产力服务业的发展,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目前,仲恺高新区已有800家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但这一数字仍不足以支撑其打造国际一流数字化转型基地的目标,急需引入更多力量推动制造业迈向更高层级。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内地业务总经理张丽英在会上详细介绍了香港特区政府在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先进技术、帮助企业出海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举措。她表示,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作为以市场为导向的国际新型研发机构,专注于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和工业4.0等领域,具备强大技术与服务能力,能够为企业提供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全方位支持。

此次活动不仅对惠州企业在技术、产品、工艺、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出海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调研,更为企业和政府之间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希望能够将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推动制造业数字化以及新质生产力等理念引入仲恺高新区,进而辐射整个惠州市制造业产业。”

唤醒“沉睡”数据,优化流程及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数字化和智能化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座谈交流环节,企业代表们积极发言,分享各自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经验与挑战。众多企业代表反映,尽管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新机遇,但在技术应用、人才短缺和资金投入等方面仍困难重重。对此,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相关负责人回应,将通过搭建沟通平台,加深企业对香港政策与资源的了解,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助力。

仲恺某电子企业代表分享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探索。该企业已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和数据闭环管控,但在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时遇到瓶颈。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内地业务首席执行官黎少斌现场为企业“把脉”,指出企业积累大量数据后,需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分析,以获取实时资讯辅助决策。他以香港一家繁忙空运站为例,通过开发人工智能系统,利用历史数据训练并依据实时数据预判瓶颈位置,显著提升货运效率。

仲恺某智能家电公司今年计划出海,但面临消费习惯、市场调研、品牌建设等复杂问题,急需专业指导。黎少斌表示,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今年将重点帮助内地企业通过香港走向国际市场。香港拥有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和丰富的国际市场经验,已前往多个热门地区考察,积累大量海外市场信息,计划通过组织考察团和参展等方式,带领内地企业深入了解海外市场,寻找合作机会。

“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黎少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将极大地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信息化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掌握了自身的数据,企业才能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优化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

“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数字化转型。”利佳电讯(惠州)有限公司董事长、惠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王玉珍表示,若不及时转型升级,企业可能在未来3至5年逐渐被淘汰。同时,拓展海外市场也至关重要,企业可通过在海外设立工厂满足客户需求,“希望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的服务能更好地惠及企业。”

惠州“双新”服务基地助企数字化转型

据了解,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作为全国最具规模、以市场为导向、领先科技与综合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新型研发机构,致力于推动香港及大湾区新型工业化,成就发展新质生产力。目前,已协助业界在大湾区成功推动超1400个重点智能化项目和多条智能生产线落地。去年9月,香港生产力促进局设立惠州新质生产力及新型工业化服务基地,为大湾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咨询,帮助企业应对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目前,该局正在推进内地“9+3+1发展计划”,已在9个大湾区内地城市设立“双新”服务基地,未来还将筹建3个卓越技术中心和1个研究院,进一步加强为内地企业提供研发和技术服务,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近年来,仲恺高新区与香港在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作为全省13个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之一,潼湖生态智慧区紧紧围绕特色合作平台建设,与港澳开展产业、文化等交流活动,推动18个港澳台项目与区内企业对接。此外,港澳青年科创园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项目一期已投入运营,项目二期完成主体验收。

在政务服务方面,仲恺高新区实施精准化湾区政务服务,开设“港澳服务”专窗,优化港澳台侨政务专班服务,完善“跨域通办”,在全区配置22台“湾区通办”自助机、56台“粤智助”自助机,推动实现高频服务事项一次办成。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合作共建GoGBA港商服务站(惠州),举办3期“港企探索惠州”活动,吸引超450人次港澳青年及企业家参与,成为惠港澳台侨青年及企业家联谊交流的重要平台。

汤俊期待,仲恺高新区通过香港生产力促进局这一平台,引入更多力量,促使双方在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深化人才交流与培养、“并船出海”等方面实现共赢,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提升惠州工业技术能力,帮助更多中小企业打造自动化与智能化产业链,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制造。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马伟集 李瑶 黄希婕 刘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