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推动农民“经验种植”变“科技种植”

44万亩春耕大幕开启

2025年03月13日惠州日报惠东新闻
字号:T|T
    村干部查看水稻秧苗生长情况。惠州日报记者洪鹊儿 摄

村干部查看水稻秧苗生长情况。惠州日报记者洪鹊儿 摄

    农资网点工人正在运送农资。惠州日报记者蔡伟健 摄

农资网点工人正在运送农资。惠州日报记者蔡伟健 摄

白盆珠镇横坑村的田野上,不少村民已经开始插秧。翠绿秧苗不断种下,连片田野生机勃发。位于梁化镇的惠东县伦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种植基地里,一棵棵小小的蔬菜苗破土而出。平海镇碧甲村田地里穿梭着大型农机,正忙碌地打田垄。去年,该村在撂荒的盐碱地上种植海水稻,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该村联系专业的海水稻提供公司,计划在村子近千亩盐碱地全部种上海水稻……

草长莺飞二月天,正是春耕进行时。随着春雨润泽大地,惠东各地春耕提上了日程。今年,惠东全县春耕面积将超44万亩,其中早稻20.5万亩,蔬菜15.5万亩。为完成计划目标,惠东将推动科技赋能春耕,以“新技术、新机具、新装备带动粮食生产安全新发展”为目标,全面推动水稻工厂化育秧生产技术,为推动农机化转型升级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支撑。

科技赋能

水稻工厂化育秧省人力降成本

日前,惠东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在稔山镇范和村举行2025年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推广示范现场会。来自全县各镇(街道、度假区、旅游区)的农机工作负责人、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大户等约60人共同观摩学习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为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活动现场,技术人员详细讲解了工厂化育秧的流程和优势,包括精准播种、恒温催芽、智能管理等环节,展示了现代化农业装备的高效与便捷。种粮大户钟永双在铁涌镇流转了378亩耕地,今年春耕打算全部种上水稻。他认为,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实用性强,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还为今后的农业生产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水稻工厂化育秧中心总经理何志强介绍,目前该中心建设有水稻工厂化育秧流水线两条、智能催芽室5套、生产车间1000平方米及育秧大棚,今年还新引进了水肥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可对秧苗进行温室远程可视化监控、育秧大棚环境控制等,全年可供秧5000亩以上。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唐湘如介绍,水稻工厂化育秧作为现代化育秧模式,是新设备、新品种、新技术融合催生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借助新设备实现土地利用率的提升,精准调控温湿度与光照等环境条件,以新技术节省大量人力成本,培育出品质优良的秧苗,为水稻优质高产筑牢根基。

该活动的举办全面拉开了惠东县科技赋能春耕的序幕。惠东还计划于3月下旬举办一场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演示现场会,以农机化技术带动春耕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围绕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大农机化人才培训力度,推进农机与农艺融合。

土壤改良方面,惠东县针对不同区域土壤养分状况,将依托“施肥博士”平台,结合作物需肥规律,制定个性化施肥配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在蔬菜种植区推广“有机肥+无机肥”相结合的模式,在水稻种植区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科技加持全力完成今年春耕目标。

物资保障

52个连锁网点确保农资稳定供应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连日来,惠东县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公司里大货车不断集结,将一车车农资送到惠东各地农民手上。为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今年初,该公司及52家连锁网点共调入肥料2800多吨、农药约23吨,库存1406吨,能满足全县春耕生产需求。

为确保春耕顺利,惠东县一方面做好农资供应工作,充分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同时,为保障农资价格稳定,惠东县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及连锁网点做到早储备、早谋划。去年冬储期间,该县积极购进冬储优惠价格的农资商品,并给农民朋友最优惠的农资价格,“近期很多的肥料价格都明显上涨,我们依然保持原有的价格。”

日前,在大岭街道一家农资销售门店记者看到,不少农户正在选购农药、化肥等。为方便农民购买农资,惠东县供销社农资公司设有两个配送中心和6家庄稼医院,形成覆盖全县的农资服务网络。该公司严把农资质量关,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农资商品专项打假行动,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科技下乡

挖掘单产提升潜力

惠东县针对蔬菜种植过程中人工成本过高的现状,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将肥料溶解于灌溉水中,实现灌溉与施肥同步进行。在蔬菜种植区安装滴灌系统,精准输送水肥,实现均匀施肥,不仅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还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为农户实现节本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持。

技术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为把新技术“送”到农户手中,近年来惠东县不断推进农技人员下乡,走到田头手把手教农户种植技术,并取得良好成效。最近,惠东一批农业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企业、合作社等一线,通过多种形式调研春耕备耕情况,了解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指导农户做好水稻育秧工作。

同时,围绕“提单产、提品质、提效益”目标,推广良种、良法、良机配套技术,“农技轻骑兵”科学指导农户开展秧苗管理、田间水肥调控及病虫害绿色防控。发放水稻优新品种(青香优19香)到各乡镇“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推广应用主导品种。

接下来,农技人员将组织水稻优新品种示范现场观摩活动,重点推广示范水稻密植栽培管理技术、测土配方施肥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主推技术。通过现场指导、技术示范等方式,推动农民从“经验种植”向“科技种植”转型,挖掘单产提升潜力。

另外,为减少连作障碍、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惠东县将派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大力指导农户合理轮作,通过水旱轮作降低土传病害发生率;通过蔬菜与豆科作物轮作,提高土壤氮素含量。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农户了解并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惠民政策,助推该县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

惠州日报记者蔡伟健 赖金朗 特约通讯员叶衍达 通讯员黄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