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惠州市市场监管投诉举报咨询数据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依托12315平台,共接收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94904件,同比下降10.6%。其中,接收消费投诉61763件,同比下降21.6%,售后服务、质量、食品安全、合同、不正当竞争问题是投诉五大热点问题。
总体情况
约六成消费投诉举报来自线上
《报告》提到,2024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依托12315平台,共接收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94904件,同比下降10.6%,投诉按时初查率、投诉按时办结率、举报按时核查率均为100%。
从诉求来源来看,投诉举报以话务渠道接收为主,电脑PC端、APP、微信、支付宝等移动端多种维权方式形成有益补充。其中,话务渠道共接收35742件,约占投诉举报总量的41%;微信小程序接收27992件、互联网平台接收13306件、APP接收6549件、其他渠道(公众号、支付宝小程序、百度小程序等)接收2080件,来自线上渠道的投诉举报占投诉举报总量的57%;来函接收1949件。咨询工单中话务咨询7284件,来函咨询2件。
消费投诉方面,去年全市共接收消费投诉61763件,同比下降21.6%。售后服务、质量、食品安全、合同、不正当竞争问题是投诉五大热点问题,主要反映商家未按约定时限发货送货,拒绝退换货;产品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经营混杂异物、霉变生虫、“三无”产品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产品;拒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虚假宣传、不正当有奖销售等行为。
线索举报方面,去年全市共接收各类违法行为举报线索25855件,同比上升6.7%。举报问题类别统计显示,排在前五位的是广告违法行为、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产品质量违法行为,专利违法行为、标准化违法行为、农资违法行为增长较快,主要反映商家发布虚假广告、无证以及超范围经营广告;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消费者的维权要求;以种种不实手法对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以及无证经营;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销售不合格产品等行为。
咨询情况方面,去年,全市共接收咨询类工单7286件,同比上升138.0%。从咨询内容看,涉及市场监管业务咨询有7169件(占98.4%),非市场监管业务咨询117件(占1.6%)。属于市场监管部门职能范围的业务咨询问题中,消费者对投诉举报处理的关注度较高,共4337件,占59.5%,其他主要有消费维权知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价格监督、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商品交易市场监督等。
综合分析
食品安全备受关注
综合分析2024年全年消费者投诉举报情况,热点商品类别排名前五的分别是食品类、家居用品类、服装鞋帽类、家用电器、交通工具。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备受关注。数据显示,去年接收的食品类投诉举报16869件,约占全年消费者投诉举报量的五分之一(19.25%)。食品类问题主要涉及商家销售过期变质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食品标签缺失、虚假宣传、将普通食品宣传为具有特殊功效的保健食品等。
家居用品类投诉举报9634件,占全年消费者投诉举报量的11%,主要反映商家售后服务及发货时效与承诺不符,商品存在划痕、床板断裂、污渍、甲醛超标等质量问题。
服装鞋帽类投诉举报6780件,约占全年消费者投诉举报量的8%,反映的问题包括商品质量不过关,服装褪色、面料破损、起球、串色、缩水变形、鞋面脱胶开裂等;购买的品牌服装疑似假冒;购买的商品存在瑕疵,商家推诿扯皮拒绝换新以及规避“三包”义务等。
家用电器投诉举报主要反映产品性能不佳、产品控制失灵;商家促销折扣不予兑现,活动前后差价过大;服务不到位,安装不及时、技术不过关、维修多次无法解决等。
交通工具是人们日常出行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的投诉举报主要反映虚假宣传、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即产品实际性能与宣传不符,产品以次充好,冒充合格产品;经营者与生产者相互推责,拒不履行“三包”义务。由于新国标的执行,反映电动车问题的投诉举报也有所增加。
餐饮住宿服务投诉较多
综合分析去年全年消费者投诉举报情况,热点服务类别排名前五的分别是餐饮住宿服务、销售服务、美容美发洗浴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和文化娱乐体育服务。
数据显示,去年接收的餐饮住宿服务投诉举报5550件,约占全年消费者投诉举报量的6%。消费者反映的问题有商家经营过期变质食品;消费者预订的酒店无法正常入住,改变或取消行程时,预订费用无法退还;虚假宣传,商家利用第三方平台发布优惠信息作虚假折扣,实际无法使用。
销售服务越来越受消费者关注。去年消费者在销售服务方面的投诉举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虚假宣传,广告语中使用绝对性语言;二是利用抽奖活动诱导消费者预付费充值消费;三是利用平板、手机抽奖活动,诱导消费者使用京东白条、支付宝分期贷款消费等。
美容美发、教育培训、文体娱乐等服务领域,预付式消费模式日益普遍,但消费者在享受优惠的同时,也因各种原因容易“踩雷”,消费者对于预付式消费的投诉举报也不少。《报告》发布的信息显示,在美容美发洗浴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和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的举报投诉中,消费者反映较多的是预付式消费问题,如商家由于经营不善等问题关门歇业终止服务,导致消费者预付消费办卡容易退卡难,还有的商家利用预付费欺诈消费者等。此外,商家发布虚假信息、夸大宣传服务功效,诱导市民消费或订立合同等,也是举报投诉的主要方面。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通讯员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