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持续提升社会救助效能,推动救助事项集成联办

区镇村三级“惠助空间” 挂牌运作

2025年03月17日惠州日报惠阳新闻
字号:T|T
    老人在新圩镇长布活动中心开展活动。

老人在新圩镇长布活动中心开展活动。

沙田镇金桔村独居老人家中,适老化改造安装了电热水器;淡水街道“惠助空间”的残疾人会员体验到无障碍设施带来的便利;永湖镇长者安养中心年夜饭桌上洋溢着幸福的味道……这些生动场景都是惠阳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2024年,该区以“六大体系”建设为抓手,在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儿童福利等领域交出亮眼答卷。

2025年,惠阳区将持续提升社会救助效能,建设“1+2+10”标杆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提升儿童福利服务水平,推动民生福祉再上新台阶。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

面对人口老龄化,惠阳区以“六大体系”建设为抓手,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增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让老年人享受全方位的养老服务,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这个热水器太方便了!”沙田镇金桔村的巫阿姨是一名独居老人,过去一直使用燃气热水器,因卫生间环境狭小存在安全隐患。为保障她的人身安全,在适老化改造中,社工为她申请了电热水器,还安装了防摔椅、门铃等设施。

惠阳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按照“一户一策、量体裁衣”原则,聚焦环境改造、设施配备、辅具适配等改造服务项目,为全区22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增强其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让特殊困难老人在熟悉的环境实现“原居安老”。

今年春节前夕,惠阳各镇(街)民政部门为长者安养中心的长者们带来了一道道饱含家乡味道的美食。白切鸡、酿豆腐、慈姑焖猪肉……长者们围坐在一起品尝家乡的味道,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幸福。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惠阳区正以绣花功夫织密养老服务网。2024年,惠阳区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建成12家长者饭堂,实现镇(街)全覆盖;创新打造47张家庭养老床位,提供上门服务782人次;组织养老服务人才培训2259人次,约200名人才登记在库。

探索完成“惠助空间”试点工作

“这里的设施既专业又贴心,特别是无障碍环境建设考虑得非常周全。”日前,惠阳区残疾人联合会组织会员到淡水街道“惠助空间”实地参观,大救助信息平台、慈善超市、志愿者服务中心等功能区域吸引大家驻足,通过沉浸式体验让会员们直观感受到平台的便利性。

据介绍,淡水街道红星社区的“惠助空间”由淡水街道前进社区原办公大楼与红星社区长者服务站联合改造而成。这里宽敞明亮,设施完备,不仅设有大救助信息平台、慈善超市、志愿者服务中心、健康驿站、长者食堂、心理咨询室、多功能室等服务平台,还设有棋牌室、乒乓室、艺术室等休闲娱乐设施,为红星、坝尾、淡环、东风4个社区的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便民服务。

“惠助空间”是首批全省综合救助服务平台建设试点之一,平台集政策宣传、救助资源汇集、社会组织孵化、慈善信息聚集、志愿服务集散等功能于一体,同时依托“粤众扶”综合救助信息系统,旨在推进困难群众救助“一件事”集成联办改革,切实汇聚多元救助帮扶力量,强化服务效能,为困难群众提供更精准、更高效、更温暖、更智慧的社会救助服务。

目前,惠阳区已探索完成“惠助空间”试点工作,已在区民政局、淡水街道、永湖镇以及淡水街道红星社区和定南社区、永湖镇老围下村及吊沥村建成区、镇、村三级“惠助空间”,并挂牌运作。

省首批社会救助改革试点“惠助空间”是惠阳区坚持以六大体系和每周督查清单为抓手,稳中求进、积极作为、改革创新的工作缩影。

2024年,惠阳区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保障城乡低保1474户3255人,特困人员762人、临时救助1135人次;拨付慈善资金及物资2764.77万元,涉及项目共计141项,惠及群众6697人;镇隆镇“双百”社工站成功入选“广东省标杆社工站”;积极实施“惠居工程”,统筹投入资金140万元,完成127户困难家庭房屋修缮,切实改善困难群众居住环境;全区9个镇街均已开展精康服务,服务人数3574人;区社会组织创新服务基地成功培育13家新社会组织。

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日前召开的2025年惠阳区民政工作会议上,惠阳区副区长陈伟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惠阳区将不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完善民政工作六大体系,逐步扩大相关民生保障政策覆盖面。

从“老有所养”到“弱有所扶”,从“困有所济”到“幼有所育”,惠阳区正以“六大体系”建设为引擎,让民生答卷更有厚度、更具温度。围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重大任务,今年,惠阳区将实施国家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儿童福利和权益保障高质量发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3个试点项目以及省综合救助服务平台、服务类社会救助、“乡村著名行动”示范点等3个省级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惠民生、促发展的“惠阳经验”。

面对人口老龄化,惠阳区将持续健全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以打造“未来社区”试点为契机,结合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建设“1+2+10”(1是区级长者服务中心,2是建设2个典型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0是2个典型镇里面建设10个长者服务站标杆)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持续推动老年助餐发展,助餐服务扩面提质,优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加强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实现建档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覆盖率100%。落实老年优待福利工作,做好高龄津贴发放、“银龄安康行动”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保障工作等。

与此同时,健全和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推动“双百”工程优化升级,发挥标杆社工站示范引领和150余名“双百”社工服务基层困难群体的作用,以高质量标准化社会工作服务更好做实底线民生。深入实施“精康融合行动”,全区登记精神障碍康复对象接受规范服务率达到60%以上。全面加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和关爱服务,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

在健全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方面,深入推进省级“乡村著名行动”示范点工作,重点推动惠阳区开展乡村地名建设。做好永湖良井线、秋长永湖线、沙田永湖线3条镇级界线联检工作。在加强社会组织监管的同时,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双平台作用,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在民生建设、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许文昌 通讯员赖允仕